提到战国时期强大军团,就无法跳过魏武卒这个名字。它是由著名军事家吴起所训练的精锐重装步兵,替魏文侯南征北战。

据说魏武卒参与了七十二场战斗,全胜场次六十四场,胜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其余百分之十则是与对方打平。这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也愈发体现了魏武卒的强大,还有吴起作为军事家的优秀程度。

那么历史上,魏武卒在战国时期到底处于什么水平呢?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支钢铁之师的成功呢?

魏武卒的强大绝不是空穴来风,在战国初期,魏国凭借魏文侯的贤明和吴起卓越的军事才能,让魏国成为了最强大的诸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史记》和《吴子励士》的记载,周安王十三年,即公元前三百八十九年,魏国和秦国爆发了阴晋之战,吴起带领五万魏军击败了十倍于自己的秦军,创造了先秦时期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让吴起一战封神。这五万魏军的主力部队就是魏武卒。

魏国敢于多次主动挑衅秦、楚、齐、赵这种战斗力强悍的诸侯国,正是有魏武卒这支当时无敌的部队为基础的。

魏武卒并非浪得虚名,是用强悍的战斗力赢得了荣誉。在《荀子》一书中,对魏武卒有过详细的描述,里面提到,魏武卒士兵身披三层重甲,每人都能开十二石的弓弩,随身携带五十支箭。

先秦时期,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魏武卒士兵都是拥有怪兽一般臂力的狙击手。此外,每个士兵都背着长戈,腰胯重剑,头上戴着钢盔,身上背负三天军粮。

即便身上带着这么多装备,士兵们依然能做到半日行军一百余里,机动性非常高,放在当今来看,魏武卒就是战国时期的特种部队。

荀子对魏武卒的评价是威国之兵,也就是专门用来攻城拔寨,对其他诸侯国发动灭国之战的精锐部队。

可见,贤明如魏文侯,图霸之志也是非常坚决的。拥有如此优秀的作战部队,魏国能用五万精兵击败五十万秦军也就不意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提到魏武卒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魏武卒战斗力的强悍与严格的选人标准密不可分。

魏文侯让吴起训练士兵,从里面挑选出身体素质最好的且对国家忠诚的年轻人,让他们互相持兵刃搏斗。

第一轮选拔后,让胜出者进行射箭比赛,用十二石硬弓对士兵的臂力及命中率进行统计,达到录取标准的人再进入下一轮。

入围的士兵将身赴百斤石块进行长跑测试,筛选掉耐力不足的士兵,留下的人就成为了魏武卒的一分子,日后进行统一训练,并在战斗中积累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吴起打造出了这支常胜之师。

其二,魏武卒之所以在战国前中期横行天下,在于它的作战特点,是一支高机动性重装甲步兵。

战国时期,中原各诸侯以步兵方阵为主,重装甲师,防御力虽然高,但是却是以失去机动性为代价的。

而轻步兵虽然机动性高,防御力却很差,容易被弓箭和兵刃所击杀,魏武卒同时拥有高机动性、高防御力的特点,既能用弓箭对敌军进行远程打击,又能在近战中凭借重甲防御优势,以一抵十对敌人步兵方阵进行冲击。

这种作战方式让包括秦国在内的其他诸侯非常不适应,在短时间内没有找到击败魏武卒的方法,才成全了魏武卒高胜率的战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三,魏文侯为了激励士兵为国效力的热情,给魏武卒士兵的奖励是非常丰厚的。

他们不但每月能拿到不菲的收入,还会赐予土地让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同时魏武卒士兵一旦战死,魏国会承担起抚养他们父母妻儿的义务,每月给牺牲士兵家属一定的财政补贴,他们的子嗣也有做官的优先性。

对于立过功的士兵,魏国会减免他们的税负,让他们更加心无旁骛的为国家效力。在这么优厚的待遇下,魏武卒士兵自然会誓死效命魏侯,处于斗志高昂的情绪中。

有人会问,既然魏武卒如此强大,魏国又怎能在马陵之战中让齐国揍得毫无还手之力呢?还被秦国夺走了河西之地呢?

其实要上面的问题也不难解答。首先,魏国在几次战争中失败,都是魏文侯去世后,魏惠王在位时发生的,当时吴起也去世了,魏国军队是由庞涓和太子申率领的,昔日强大的魏武卒失去了优秀的统帅和精神寄托,战斗力和斗志方面也有所下降。

而且自魏惠王开始,魏国也逐渐向外交方面转变,对魏武卒士兵的待遇方面也有所下降,军队的斗志远没有魏文侯在位士高昂,这也导致了魏武卒战斗力的下降。

其次,魏国地处四战之地,决定了魏武卒必须拥有高机动性的特点。一旦其他四国联合进攻魏国时,能做到对各方向的敌军进行有效阻击。

史料文献中提到,魏武卒有个弱点,就是攻击技巧性不足。也就是说,士兵的近战格斗技术粗糙。齐国有名的作战部队被称为“齐技击”,虽然在正面战场上硬拼不是魏武卒的对手,但在孙膑的调教下,运用有效的战术,在让魏军疲于奔命的基础上,设置诱敌之机,将魏军分割开来,逐一进行击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魏将庞涓是位优秀的统帅,战术素养很高。奈何齐国军师孙膑技高一筹,最终让庞涓饮恨身死,令人唏嘘。

而对于秦国来说,不断针对敌军特点,完善自身,是它最终统一六国的原因之一。秦国在研究了魏武卒的作战优势后,商鞅变法时逐渐发展出令诸侯更加闻风丧胆的“秦锐士”,是魏武卒的进阶版。

“秦锐士”不但拥有魏武卒的所有优点,还着重培养了士兵更加出色的格斗技巧,被荀子评价为“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定义了两支精锐部队的强弱。

失去了优势的魏武卒,也在秦锐士和胡服骑射后的赵国骑兵的夹击下,逐渐丧失了往日。

总体来看,魏武卒的战斗力是强悍的,只是败给了魏国当权者的决策。它自身的停滞不前,没有革新,让秦、齐、赵等国研究出了对付魏武卒的办法,造成了魏武卒在战国中期后的逐渐没落。

有人说,吴起去世后,魏武卒也随之而死了,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纵观战国时期的最强部队,魏国的魏武卒、齐国的齐技击、赵国的赵边骑、秦国的秦锐士,大家觉得他们的战力排名怎么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