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2月,贵州独山军校搞了一个“技术测验”,19岁的广东青年杨应彬在23总队,1000多人中勇夺第一,这让他备受瞩目,杨应彬本人,也是沾沾自喜。

在进军校之前,他还有些担忧,因为他身高只有1米55,而且长期打摆子,体质羸弱,他担心自己经不起军校的摸爬滚打,谁料仅仅7个月的时间,便“脱胎换骨”,在军校中出人头地。

有了这次耀眼的成绩,杨应彬相信,自己可以在国民党队伍中爬的更快,之所以想向上爬,不是杨应彬有多大的官儿瘾,而是因为他是一名红色特工,只有真正打入敌军内部,才能发挥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应彬,广东大埔县人,出身贫寒农家,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在他12岁时,便写了一本《小先生的游记》,讲述他从大埔县出发,跟同学们前往上海寻找陶行知旅途中的悲欢记录。

此书一出,立即引起轰动,没多长时间,便再版了12次,每次2000多册,因为内容太过真实,还一度被国民党列为“禁书”。

凭借这本书,山区少年杨应彬一举打入左翼文化圈,并受到陶行知等人的悉心培养。

在上海,杨应彬参加了左联和抗日救亡,因为思想进步头脑活络,14岁加入共产党,16岁便进了周恩来亲自领导的“中共特别支部”。

1937年7月,侵华战争全面爆发,时任淞沪战场右翼军总指挥兼第八集团总司令的张发奎,为提升军队士气,特邀郭沫若帮他成立一支“战地服务队”。

当时的郭沫若,已是文化圈的名人,他振臂一呼,几十名作家、音乐家、戏剧家,便投身张发奎的队伍。

这其中当然少不了红色特工,16岁的杨应彬就是其中一员,他的顶头上司名叫左洪涛。

在张发奎队伍中,杨应彬先后参与了淞沪会战和武汉会战,为了号召更多人参加抗战,搞文艺工作的杨应彬等人,经常深入群众中表演抗日节目。

除此之外,他们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张发奎和他军中的将士。

他们巧妙的把共产党的抗日主张,融入到张发奎的演讲稿和文章,还积极与张发奎军中的将士们交流,一点点的改变将士们的思想

1938年年底,张发奎调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战地服务团”解散了,但以左洪涛为首的红色特工,却留在了张发奎的部队。

左洪涛担任长官部秘书,杨应彬和其余几名成员,则在长官部警卫营工作,都是围绕在张发奎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0来个人,想要在张发奎部搞出什么大事情来,当然不可能,他们的任务,是长期潜伏,慢慢打进核心部门。

于是,在左洪涛的操作上,1940年5月份,张发奎本人亲自保送,将杨应彬送进了贵州独山军校深造,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事情。

张发奎亲自保送的人,在军校的比赛中拔得头筹,若张发奎知道了,那肯定开心不是?

结果这个喜讯还未传到张发奎耳中,杨应彬便出事情了,因为他遇到了三个不讲“规矩”的队友,他们分别是王洞若、郑体诗和郭弼昌。

在杨应彬取得好成绩后,他们三人先后给杨应彬写信,在信中用到了“巴黎公社的穷孩子”、“你播下的种子萌芽”等字眼。

很不幸,这三人的来信,被独山军校截获,一看信的内容,就有人怀疑杨应彬的身份了,当时,虽然国共二次合作,但第二次反共高潮已经开始,很快,杨应彬就被军校给秘密逮捕了。

被捕后的杨应彬并未慌乱,面对国民党反共分子接连十几天的审讯,他都是沉着冷静的应对,没漏出一点破绽,可是,那些人不肯罢休啊,他们誓要从杨应彬嘴里问出些什么。

随着时间的推移,审讯杨应彬的人耐心渐渐耗尽,他们抱着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的心态,给上司打了报告,要处决杨应彬

而杨应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怎么自救,成了摆在他面前的一道难题,他被秘密关押,同志们根本不知道这个事情!

好在一点,杨应彬在独山军校的人缘不错,他有个同学叫彭朗,此人跟杨应彬关系要好,也曾在交谈中,流露出同情革命的一面,于是,杨应彬决定求他帮忙。

他用汉语拉丁文写了封信,让彭朗偷偷带出去,交给了他的女友兼接头人邓黎亚。

邓黎亚是江苏省海门县灵甸镇人,比杨应彬大2岁,她家境不错,但命运悲苦。

邓黎亚出生时,母亲大出血而死,8岁时父亲又因病离世,只剩她跟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1931年,12岁的邓黎亚,曾投靠上海的姑母在上海求学

1936年,17岁的邓黎亚考入天津女子师范学校,这段时间,她的奶奶离开了人世,1937年,邓黎亚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

可惜入学没多久,侵华战争爆发,作为一名有志女青年,她拒绝了去美国留学的机会,毅然回到炮火连天的上海,参加了革命。

到上海没多久,她又听到了一个噩耗,自己在老家的继母和弟弟,被日军的飞机给炸死了

1938年1月,邓黎亚也加入了张发奎的“战地服务团”,在这里,她与杨应彬相识相恋,成了亲密战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是恋人,但二人却相约,不到抗日胜利的一天,绝不结婚!

比起杨应彬来,邓黎亚入党很晚了,是1940年随张发奎的部队进入广西柳林时,她才成为一名党员,在柳州以儿童剧团指导员、教师等身份做掩护,推广进步书刊,宣传进步思想。

同时,她也是组织规定的,唯一可以跟身在独山军校的杨应彬直接联系的人

在收到杨应彬送出来的密信后,邓黎亚慌了,她立即找到左洪涛,让他想办法救人!

看到杨应彬的求救信,左洪涛开始思索,怎么才能让杨应彬脱困,思来想去,他发现,能救杨应彬的只有张发奎!

可怎么样才能让张发奎救杨应彬呢?很快,左洪涛就有了主意,他决定拿杨应彬考第一的事情做文章。

在见到张发奎后,左洪涛就跟他聊事情,然后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把杨应彬考了全校第一的事情,跟张发奎说了。

果然,张发奎听后觉得很有面子,是乐的哈哈大笑,他决定写信表扬一下杨应彬,同时再给自己在独山军校的部下,担任军校主任的韩汉英写一封信,让好好培养杨应彬。

写信这种小事,张发奎自然不用亲自动笔,他就把此事交给了左洪涛,左洪涛闻言大喜。

给韩汉英写信时,左洪涛措辞严谨,力举杨应彬年轻有为,望其多加爱护培养

给杨应彬写信时,则用的是长辈对晚辈说话的口吻,教导他要勤奋学习,将来前途不可限量。

左洪涛的信写的很好,张发奎看后很满意,在信的末尾,签上了自己的大名。

收到信后,韩汉英一愣,这位杨应彬是张发奎身边的红人?看内容……还可能是张发奎的晚辈,这么悄么声的杀掉,肯定不行啊!

而那些反共分子,在看到这两封信后,也不敢再造次了,他们哪里能惹得起张发奎?

于是,杨应彬非放了出来,只是,他在独山军校一直受到监视和怀疑,直到1942年,杨应彬离开军校返回张发奎的部队,

回归张发奎部后,杨应彬受到了重用,被任命为警卫团机枪连连长,他开始教战士们如何使用重武器,还给他们上政治课,讲国内外形势,讲团结抗战,讲持久战、讲反法西斯等等

他的这一举动,又引起了张发奎军中顽固派的怀疑,跑去张发奎那里告状,张发奎闻言,哈哈一笑:“他从小跟我一起在战场上抗战,有什么可怕的?”。

为了让杨应彬更上一层楼,1943年冬,张发奎又把他送到桂林陆军大学西南参谋班学习,直到1944年8月,才学成归来,在张发奎参谋处作战科当参谋

此时的杨应彬,终于开始显现他的作用,他真正开始接触这支队伍的核心,他把自己了解到的内幕,通过左洪涛,一点点送到了中共南方局。

蒋桂矛盾、陈诚与何应钦的矛盾等等,可谓是事无巨细,这为我方在西南开展统战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左洪涛、杨应彬等人是欢欣鼓舞,他们给组织打了报告,希望能回归苏区,但组织认为,他们留在张发奎部作用更大,没有同意。

1945年底,左洪涛、杨应彬、邓黎亚跟着张发奎来到了广州,此时,国民党反动势力,加大了内部的清查,许多同志被迫撤离,杨应彬的身份,也受到了怀疑。

当时的他,在广州行营的军事核心机关参谋部任作战参谋,为了更好的潜伏,他决定跟相恋多年的女友邓黎亚结婚。

之所以要结婚,是要借此机会“秀肌肉”,展示自己在国民党内部的人脉,让国民党反动派投鼠忌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场婚礼,声势浩大,他们不仅请了张发奎来当证婚人,还请了200多名国民党高官来参加婚礼。

在去邀请张发奎时,张发奎问了他们一个心惊肉跳的问题:“你们是不是共产党?”。

这话,把杨应彬和邓黎亚吓得不轻,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张发奎又接着说:“如果是,你们可以结婚,如果不是,你们也可以结婚,最怕一个是,一个不是,将来一个要做鳏夫或一个要做寡妇。”。

为什么张发奎要这么说呢?原来,他这个人,压根就不在意自己队伍里有没有共产党。

早在第一次国共分裂之前,他的队伍中,就有许多共产党人,贺龙、刘伯承、聂荣臻、陈毅、朱德、林彪、叶剑英、徐向前等人,都曾当过他的部下

南昌起义时,他没有去追击起义部队,在后来围剿红军时,他也是消极应对,能不打则不打,抗战爆发后,张发奎则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抗日上,至于队伍中是什么人,他不关心,只要对抗日有帮助,他是能用就用。

他之所以会问杨应彬二人是不是共产党,是害怕他们不属于同一阵营,将来自相残杀!

在张发奎身边将近10年,杨应彬、邓黎亚当然知道张发奎是怎么样的人,但他们并没有如实相告,而是打着哈哈:“我们跟您这么多年了,是什么人您最清楚,我们都不是!”。

闻言,张发奎哈哈笑道:“不是就好,不是就好!”。

果然,在张发奎给他们主持婚礼后,没人敢再怀疑杨应彬的身份了。

1946年1月,杨应彬无意间听到参谋部谍报人员的对话,说是在我方的东江纵队安插了间谍,闻言,他立即将情报送了出去,我方有了警惕。

紧接着,他在整理资料时,又发现了一份蒋介石发给张发奎的密令,要求张发奎将东江纵队聚而歼之,一网打尽,他立马又将这份情报交给左洪涛,让他传递了出去。

正是因为杨应彬这份情报,东江纵队2500多名抗战骨干和家属安全北撤,但也因此,他和妻子邓黎亚的身份,受到了张发奎的怀疑。

不过,张发奎并没有找他们的麻烦,而是派人警告他们:“你有共产主义思想,我们管不了,你可不能有行动呵!如果你有行动,党纪、国法、军纪都要制裁你。”。

从这一点也足以看出,张发奎对共产党人的宽容。

虽遭受怀疑,但杨应彬、邓黎亚夫妇并未撤离,他们继续潜伏,解放战争打响后,他们的上级左洪涛也撤离了,只剩他们继续收集情报。

1947年夏,形式更加严峻了,在征的组织同意后,杨应彬、邓黎亚借口送亲人回家,也离开了广东行营。

离开后,他们转道香港,来到十万大山和雷州半岛参加革命,1949年9月,广州解放,杨应彬开始参与广州的接管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杨应彬夫妇留在了广州工作。

杨应彬先后担任任广州军事管制委员会副秘书长、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主任,中共广东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常委兼秘书长,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党组书记等职。

而出身清华大学的邓黎亚也不差,先后担任中共广州市委副秘书长,广州市顾委会委员,广州市直机关临时党委第一副书记等职。

可惜的是,在浩劫期间,杨应彬夫妇受了6年的苦楚。

2013年,邓黎亚离开人世,享年95岁,2年后,杨应彬也撒手人寰,享年9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