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好文:一文带你看懂中苏决裂的真相
温读
2024-04-06 10:19天津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二战结束后,苏联是第一个宣布与国民党政府断绝关系并承认新中国的国家。
1950年,中苏签订《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标志着两国关系进入空前友好的阶段。
冷战初期,我国几乎是奉行“一边倒”的政策,完完全全站在“老大哥”这边。
1957年,毛泽东访问莫斯科的时候,曾经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我们树矮,苏联树高”,还称呼赫鲁晓夫为“班长”。
可以说,此时两国之间甜蜜得犹如新婚夫妇,然而天下无不散的宴席。
大国之间的关系变幻莫测,就在毛泽东访苏一年后,中苏之间出现了始料未及的裂痕,并且迅速从“蜜月期”走向了“冷冻期”。
这一变化,对两个大国,乃至全世界的局势都造成了深刻影响。
从携手割席分坐
纵观中苏关系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958年裂痕初现。
毛泽东曾说:中苏闹翻实际上是在1958年,他们要在军事上控制中国,我们不干。
这句话精准概括了矛盾的由来。
1958年,中苏领导人之间发生了一场严重冲突,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事件。
这是中苏关系走向破裂的导火索。
当年4月18日,苏联国防部长马林诺夫斯基写信给彭德怀,希望双方共同投资1.1亿卢布,在中国南方建设一座大功率的长波电台,使用时间双方各占一半。
彭德怀同意了,但提出由中国自行建设。
随后,双方多次洽商,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长波电台”的问题还没解决,新的问题又来了。
当年7月,赫鲁晓夫提出“希望同中国建立一支共同潜艇舰队”,但是要以苏联海军使用中国港口作为交换。
高瞻远瞩的毛泽东看穿了苏联的用意,很不高兴,直接予以拒绝,并痛斥苏联打着“合营”的名义索要“租借权”。
此后,赫鲁晓夫秘密访华,但仍无法缓和双方僵局。他和毛泽东的关系也变得很紧张。
1958年,赫鲁晓夫再次狮子大开口,要求中国为西伯利亚的伐木工程提供劳力,这让毛主席深感不快。
他直言道:赫鲁晓夫同志,你知道多年来都说中国贫穷落后,人口众多,失业问题严重,因此是廉价劳力的来源。但你要知道,在中国,我们认为这是污辱。你这个建议让我们很难办。如果我们接受你们的建议,别人……就会认为苏联对中国的看法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看法是一样的。
很显然,在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方面,毛泽东是寸步不让的。
1959年矛盾升级。
国庆节前夕,赫鲁晓夫抵达北京。
他刚到北京,就在中南海颐年堂和中国领导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赫鲁晓夫要求中国服从苏联外交的需要,在台湾、印度等问题上相应地实行“缓和”政策,对美国和印度都不能强调斗争。
一向坚持独立自主的毛泽东当然不买账,严厉批评苏联的妥协政策。
赫鲁晓夫恼羞成怒,直接用难听的语言讽刺中共领导是“好斗的公鸡”。
1960年正式决裂。
1月31日,苏联大使把赫鲁晓夫的一封信转交给毛泽东。信中称,苏联打算单方面裁减120万军队,要中国配合苏联。
对此,中国并没有如苏联所愿。
赫鲁晓夫恼羞成怒,攻击中国不配合他对美国的“缓和”政策。
更令人气愤的是,赫鲁晓夫还到处做东欧国家的工作,对毛泽东极尽嘲讽挖苦之能事,煽风点火怂恿东欧国家一致“对付中国”。
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人意识到问题日趋严重,但是并不想和苏联直接撕破脸,因此采取了比较克制的态度。
但出乎意料的是,赫鲁晓夫并不打算就此作罢,而是直接把战火越烧越猛。
7月16日,苏联不顾中国政府一再挽留,召回在华全部专家,并撕毁了全部援华合同。
至9月底,1390名在华工作的苏联专家全部返回了苏联;343个专家合同被取消,257个科学技术合作项目终止。
对正处在困难时期的中国来说,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1960年后大军压境。
时间进入上世纪六十年代,中苏矛盾逐渐激化,长达十余年的冲突终于被摆上了台面。
苏联在中国伊宁、塔城等地区进行颠覆、策动暴乱,煽动大量边民越过边境线,两国国家关系的恶化愈益严重。
1966年,中共中央决定,不派代表团参加苏共二十三大,两党关系就此中断,之后的军事冲突愈演愈烈。
到1968年为止,苏联军队已在新疆--蒙古--东北一线部署了大量地面部队,上千架战机与中程导弹直指中国境内。
1969年3月,中苏历史上最严重的边境冲突终于发生了:苏联军队在边境巡逻时常越线,甚至枪杀我国边民,我国军队被迫开枪自卫。
双方之间的冲突从口角之争上升为冷兵器,再升级为热兵器冲突,珍宝岛战役由此爆发。
从前同气连枝的盟友,终于走到了兵戎相见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