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八路军伏兵神头岭,日军到路口忽然停下,派出骑兵搜索。周希汉一看,暗叫不好:“骑兵快踩到路边隐蔽的战士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俗话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我军向来以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闻名,抗日战争时期的神头岭伏击战,完美的展现了这一点。

1938年3月,八路军一二九师根据总部“多自主开展山地游击战”的指示,不断谋划怎么打击日军16师团的嚣张气焰。

日军16师团自进驻晋东南地区以来,烧杀抢掠、强男霸女,无恶不作,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更加令人气愤的是,该师团号称“打遍天下无敌手”,根本不把八路军及国民党友军部队看在眼里。

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决定给他们一个下马威,将此重任交给了三八六旅,同时派遣三八五旅七六九团进行支援。

熟读兵书的陈赓旅长运用调虎离山之计,派陈锡联率七六九团佯攻黎城,命令七七一团与七七二团在潞城、黎城之间选择合适位置设伏。

陈赓的计划是,陈锡联制造大的声势,让日本鬼子感觉黎城危在旦夕,从最近的潞城调派部队前去救援,从而进入我军的伏击圈。

七七二团团长周希汉负责伏击地点的侦察与确定,他沿着潞城、黎城之间的公路研究了大半天,始终眉头紧蹙,心里上下打鼓。

原来,这一带几乎都是平地,没有明显的山坡,更别提茂密的植被了,根本不是传统中设伏的有利地形。雪上加霜的是,即使在略有海拔差的河沿地段,公路也不在最低处,而是穿河沿而过。

不过,身经百战的周希汉敏锐察觉到神头岭一带可能有机会,因为这里虽然也是平地,可是公路两侧有不少国民党部队之前遗弃的战斗工事,可以为指战员们提供隐蔽场所。

周希汉将这个情况向陈赓和其他首长进行了汇报,最终经过开会研究达成了一致意见,决定兵行险招,就在神头岭设伏。

周希汉率领全团提前到达神头岭,在原有战斗工事的基础上,又开挖了一段壕沟,确保全体官兵都能够有地方隐蔽。

周希汉非常细心,他让战士们把所有挖出来的新土都堆到战斗工事后面或者壕沟里面,甚至连战斗工事外杂草的朝向都与原来确保一模一样。

周希汉利用战斗动员的时机,着重强调了作战纪律。全团实现无线电静默,即使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间也不得使用任何照明工具,除非他亲自下命令,否则无论发生任何情况,不允许任何人提前开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指战员们全部埋伏到位,黎城方向枪炮声大作,看来陈锡联那边进展得很顺利。周希汉只希望来自潞城的日本鬼子早点到来。

话说驻守潞城日本鬼子,果然要倾全力救助黎城。只是这时突然有八路军在城外袭扰,他们不得不留下一半的兵力应对,派出另外一千五百名日伪军沿着邯长公路向黎城方向开拔。

事实上,这是陈赓为了减轻伏击部队的压力,专门派出一个连制造大肆攻击潞城的假象,使得日本鬼子不敢倾巢而出。

日本鬼子排成了一字长阵,在狭窄的公路上浩浩荡荡杀来。他们果然傲慢的很,骑兵步兵与车队之后,还拖着长长的辎重部队。

在快进入神头岭之时,日本鬼子指挥官突然下令全军停下,让最前方的骑兵前去侦察。

周希汉心里咯噔一下,难道日本鬼子提前知道了这里有伏兵?不过他依然以不变应万变,静观敌人下一步的动向。

离公路最近的战斗工事只有二十米左右,日军骑兵的一匹战马都差点踩到了工事后面的小战士,所有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可是纪律严明的战士们还是默不作声。

所幸日军骑兵并未将重点放在这些废弃的战斗工事上,而是神头岭对面的申家山 。在确定没有异常之后,日本鬼子终于全部进入了我军的“口袋”里。

“打!”随着周希汉一声令下,指战员们扣动扳机,瞬间打了日本鬼子一个人仰马翻。敌人们刚想反击,一颗颗手榴弹在他们中间爆炸,许多人被送上了西天。

“冲啊!”我军的冲锋号响起,指战员们刺刀上膛,杀向了日本鬼子中间,现场充斥着敌人哭爹喊娘的绝望之声。

这时,有两三百敌人拼死打开了一个缺口,向神头岭西面的神头村方向逃跑。好在埋伏在附近的某连1排,在排长蒲达义的追回下,数次击退了敌人的进攻。

周希汉也注意到了这个情况,及时派出一个连去追击这些逃跑的敌人,里应外合之下将他们全部歼灭。

这次伏击战,共击毙敌人1400余人、俘敌80余人、缴获各类枪支300余件、毙伤和俘获骡马600余匹,而我军仅仅损伤了两百多人。

神头岭伏击战,彻底击碎了日军十六师团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鼓舞了当地抗日军民斗志,是一二九师抗战史中的一场经典战例。

后来,就连在伏击战中逃跑的日本随军记者多酒沼也在《脱险记》中写道:神头岭战斗大伤皇军元气,八路军的灵活战术,实在令人难以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