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后,五十年代初期,军委和总政就开始了实施军衔的评估工作,1955年9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首次正式实施军衔制。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上,军衔制拉开了新纪元,促进了我军的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的发展。不管从何种角度来看,1955年9月27日开始的全军范围内的大授衔,评出了我军“十大元帅”“十大将军”等。

这些我军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高级将领,成为我军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座座丰碑,为中国民众所代代敬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进行军衔评估时,能成为兵团级的军官,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当时,军委有规定只有中将(含)以上的军官,才有资格称作我军的“高级将领”。

兵团属于三等军衔,仅次于一等军衔的军委主席、副主席、总司令级,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也仅次于二等军衔的大军区司令员、政委、军委委员级,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将军衔。

兵团级军衔标准,又分细分为正兵团级副兵团级准兵团级。正兵团级的基本军衔为上将,比如第1兵团司令员王震、第3兵团司令员陈锡联、第5兵团司令员杨勇、第8兵团司令员陈士榘、第10兵团司令员叶飞、第14兵团司令员刘亚楼等。

副兵团级,原则上授予中将,部分能授上将。比如第3兵团副司令员兼第12军军长和政委的王近山、第7兵团副司令员兼浙江军区副司令员王必成等人,被授予中将军衔。

比如授予上将军衔的有,第12兵团第一副司令员陈伯钧、第12兵团副司令员韩先楚、第13兵团第一副司令员李天佑、第14兵团副司令员刘震等。

准兵团级,原则上授予中将,正军级别,原则上授予少将,部分授予中将。但是在准兵团级中,贺炳炎却是个特殊的案例,他被授予上将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元法、聂凤智、李作鹏、张国华、梁兴初、梁必业、吴克华、郑维山、杜平、丁秋生、甘渭汉、刘兴元、肖望东、王恩茂、曹里怀、罗舜初等人,被授予中将军衔。

在副兵团级军官中,贺晋年仅授予少将军衔,这在1955年9月27日的全军大授衔中,称得上是个特殊的案例。

贺晋年,是1928年2月入党的老党员,出席了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他在军中的履历也极为丰富。

红军时期曾经担任陕甘游击队第三支队骑兵大队副大队长、陕北游击队第一支队政委、陕北游击队总指挥部参谋长、红27军第1团团长、红15军团第81师师长

抗战时期,贺晋年担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1团团长、三边军分区司令员、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第3旅旅长等职。

贺晋年积极组织部队开展大生产活动,被评为边区劳动英雄,毛主席亲笔为其写了“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奖状。

解放战争时期,贺晋年担任合江军区司令员,指挥部队剿灭土匪谢文东、李华堂部。任东北民主联军骑兵纵队司令员、第7纵队副司令员、第11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48军军长第15兵团第二副司令员等。

贺晋年,在军中的资历很老,是作为副兵团级参与军衔评估的,最初,只给其评为大校军衔。毛主席在看到拟定的军衔等级名单时,看到贺晋年仅被拟授予大校军衔。

毛主席认为对贺晋年拟定的军衔等级不合理,在他的专门关注和过问下,准兵团级的贺晋年同志的大校军衔,最终被改为少将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关于贺晋年拟定军衔的消息出来时,据传贺龙元帅看不下去,为其打抱不平,这显然不符合他的功绩和地位。与贺晋年一起搭档的原红15军团第81师参谋长李寿轩,都被评为中将军衔;反而是当时的师长只能授予大校军衔,这个反差实在是太大了。

贺晋年,其军衔在评估时,就一再被压低,是负责军衔评估的人员考虑到了建国之初,贺晋年与高岗之间的一些错综复杂的关系。

有历史知识的都知道,高岗曾任红15军团副政委,贺晋年担任下辖第81师师长。高岗担任西北局书记时,贺晋年西北局委员。

贺晋年率领第48军南下,兼任赣南军区司令员和赣南区党委书记。是时任东北局书记、东北人民政府主席、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高岗,把贺晋年调回东北。

高岗提议让贺晋年担任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并兼东北军区卫戍部队司令员、防空部队司令员、装甲兵部队司令员,参与组织抗美援朝的后方支援工作。

当初贺晋年被高岗重用,此后高岗出事情以后,贺晋年的军衔自然也会受到一些影响,故而评衔比较低。

但贺晋年毕竟却荣获了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这般资历可谓非同寻常。

当时,给贺晋年拟授和上报的军衔是大校,后面在毛主席和贺龙等军委其他领导的争取下,贺晋年才被授予少将军衔。兵团副司令员贺晋年的军衔异常,其原因是显而易见的。

1955年9月27日,贺晋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军首次大授衔中的热门话题,引发了当时军界的议论,包括后来中国民众的议论,这是客观事实,其实也没有必要藏着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