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印度文明

古印度文明是发源于印度河流域的古老文明。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印度人在文艺、哲学以及自然科学等领域均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古印度的两部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传唱至今,依然为人们津津乐道。印度佛教于公元前6世纪产生之后传入中国、日本、朝鲜等国,对东方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今日人们常说的“阿拉伯数字”。其实源自古印度,至于目前世界通用的记数法也是由古印度人创造的。

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指的是古印度成立吠陀圣典的时代,分前后两期。前期从公元前1500至前1000年,这一时期雅利安人侵占印度,建立起以畜牧为主的生活方式。他们将自然界神格化,崇拜多神,并设有专门主持神灵祭祀仪式的祭祀者。祭祀者在仪式上吟唱的赞歌,被合编为《梨俱吠陀》,这一时期被称为前期吠陀时代。后期从公元前1000至前700或前600年,雅利安人在恒河建立起农耕社会,其内部出现了阶级分化和王权。此时人们编辑了《沙摩吠陀》等三吠陀及《祭仪书》、《森林书》、《奥义书》等广义的吠陀圣典,这一时期被称为后期吠陀时代。

雅利安人

雅利安人是生活在今伊朗和印度北部的古老民族。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雅利安是一个游牧部落联盟,处于父系氏族部落时期,奉行多神崇拜,以畜牧为主要生活方式。后来,为了拓展生存空间,雅利安人开始向外迁徙,从而形成了人类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民族迁徙浪潮。一批雅利安人进入欧洲,占据了欧洲的大片土地;另有一部分雅利安人进入西亚;还有一部分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先后占领了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并建立起国家,开创了持久而辉煌的印度文明。

婆罗门教

婆罗门教是古印度宗教之一,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形成,源自古老的吠陀教,现为世界五大宗教之一,其信徒主要集中在印度。婆罗门教于公元前6至4世纪发展到鼎盛时期,之后由于佛教和耆那教的兴起而走向衰落。直到8至9世纪,经过商羯罗的改革,婆罗门教吸收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义,发展成印度教。婆罗门教信奉多神,崇拜自然神,承认婆罗门的权威;同时,相信轮回业报之说,认为一个人生死轮回的源头在于“业”,“业”就是人的现世行为。这一宗教后来传入缅甸与东南亚各国,对这些地区的文化产生了一定影响。

《奥义书》

《奥义书》是古印度吠陀时代的圣典之一,是以韵文和散文形式阐释吠陀经典的思辨性著作。《奥义书》主要记录历代印度圣贤的思想,是古印度最重要的哲学典籍,也是后世印度哲学的根基。《奥义书》顾名思义,就是具有深刻含意的书,是千年不衰的印度圣书,也是印度人思考自我和宇宙的源泉。有印度《论语》之称。《奥义书》最早出现于公元前9世纪,有《广林奥义书》、《歌者奥义书》、《由谁奥义书》等等,较晚出现的则在公元后产生。《奥义书》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相传,佛教的思想就是源自于《奥义书》。

佛教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传说佛教是公元前6世纪由释迦牟尼在印度创立的。佛教诞生前,古印度奉行婆罗门教,国内有严格的种姓制度,国人被分为四等,每个人都必须依照自己所处等级的规定生活。释迦牟尼对这一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得出“众生平等”的结论,认为万物皆有佛性,经过刻苦修炼,人人皆可成佛。这种人人平等的思想在当时使佛教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佛教的基本教义包括“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五蕴”等。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我国,并逐步中国化,对中国的哲学、文艺、语言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是佛教创始人,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根据记载,王子悉达多自幼聪慧,相貌不凡。19岁时,他目睹世人生老病死的苦痛,又见到种姓社会弱肉强食的情景,心有所感,便决定出家修行,思考世间万事万物之本源。35岁时,悉达多在伽耶山的一棵菩提树下静坐49天之后大彻大悟,于是创建了佛教,被世人尊为“佛陀”,圣号“释迦牟尼”。后来,他辗转于印度北部和恒河流域,传教多年,往生后留下舍利,分布与印度诸王国。

印度两大史诗

印度两大史诗指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作于公元前4至4世纪,其以群雄逐鹿时代的印度为背景,讲述了同是婆罗多后代的邪恶的俱卢族与正义的般度族之间为了争夺王权而战争的故事,其间又穿插讲述了许多神话传说以及哲学和法典,因此这部史诗还具有百科全书的意义。《罗摩衍那》则以阿逾陀城王子罗摩同其妻悉多生离死别的曲折神话故事为主干,反映了古印度宫廷内部的勾心斗角和列国群雄间的较量,被认为是印度文学史上“最初的诗”,流传甚广。

孔雀王朝的统治者

孔雀王朝(约公元前321~前187年)即古印度摩揭陀国王朝,其创建者为公元前325年发动起义的旃陀罗笈多,他赶走了亚历山大驻守于印度河流域的马其顿军队。据说此人出身于一个以养孔雀为生的家庭,故其王朝以孔雀命名。在王朝第三任统治者阿育王统治期间,孔雀王朝发展到顶峰,国力强盛.统一了几乎整个南亚次大陆,阿育王还将佛教定为国教,并派人前往世界各地传教,使佛教徒的踪迹遍布欧、亚、非三大洲。这一时期,中国的汉王朝、欧洲的罗马帝国以及印度的孔雀王朝是世界上最为富强的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玛雅文明

玛雅文明是古代南美洲印第安玛雅人创造的辉煌文明,是印第安文明的代表。玛雅文明大约形成于公元前2500年,兴盛于3至9世纪,15世纪后神秘地走向衰落,其文化成就如文字、天文学、历法等几乎彻底消亡。19世纪末,一些考古学家发现了玛雅文明的遗址,于是人们才知道这个文明的存在,开始对这个神秘的文明进行研究。目前已知,玛雅文明创造了超越时代的城市经济成就和辉煌的艺术与建筑成就;玛雅人拥有丰富的文学、史学资料,在天文学和数学方面的知识水平是当时世界上一流的;玉米、西红柿等美洲农作物,也是玛雅人最先培育的。

来源:《世界历史常识》(刘永升 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