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摘要】小米不用害怕缺销量了,但单子太多也有烦恼,下一步的挑战是如何做好渠道交付。

为此,小米采用交付中心直营+半独立经销商的混合模式布局渠道。

其汽车部已经在大幅招聘销售,其中甚至包含诸多地区的销冠,但现有门店和销售数量依然不够,各门店也尚处于磨合期。

这一境况下,部分已经下的客户在一番不甚如意的试驾体验后选择退订。

在关注焦点下的小米还需要一点时间。

以下为正文:

时隔6天,热度飙升的小米su7终于要在北京亦庄小米汽车工厂开启首批交付仪式,同时,全国28座城市的交付中心也将同步开启交付。

发布会后“秒没”的5000台限量车型小米SU7创始版终于要正式面见客户。

事实上,从官方宣布其24小时大定88898台开始,生产和渠道的考验就已经压在了小米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发布会已经吊起海量热度的前提下,怎样服务好这8万多名真正付款的用户,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考验。

就渠道模式来看,小米最初的计划是采用直营模式,但从目前看,第一波选择采用交付中心直营+半独立经销商的混合模式。

举例而言,小米在每个城市都要建立一个交付中心,其中有小米的全职员工负责销售,可以直接开单,属于直营模式。经销商则通过自己的渠道进行售卖,但他们的员工需要经过小米的管辖培训,而且一部分经由小米招聘,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经销商服务不周到导致的后续消费体验问题。

从这个逻辑出发,这也是小米从手机时代就积累下来的对经销商强管控的渠道思路。

这部分经销商中,一部分来自原手机市场的体系,另一部分则从原各家车企的销售中招聘。

近期,据一位接近小米人事方面的从业者透露,小米已经吸纳了一批小鹏、特斯拉、理想、蔚来等汽车品牌的销售,这其中一部分是正常的人员流动,另一部分则是小米花费高薪请来的,多个地区的销售冠军甚至都被挖了过来。

但从数量上看,目前的门店销售数量依然不太够,而且短期内存在磨合与调整的需要,尤其是要最大化降低经销商之间相互博弈带来的负面影响。

举例而言,各地的门店销售方式并不一致。深圳海雅缤纷城的门店由小米之家进行改造,采用新能源汽车周边的模式;河南郑州的门店则全部自营,交付由交付中心负责,经销商只负责售后。

各地区针对自身情况制定不同政策,但一旦落定,小米自己的交付中心和经销商都能直接开单,因此实际上会存在抢单的情况。

对此,一位深耕汽车渠道的人士表示,短期内这一混合模式对小米来说影响不大。巨额单量压力下,只靠门店或者交付中心任意一方都难以很好地处理。长期来看,可能会在某些时段存在串货降价,双方恶意抢单的情况,但在此之前,小米还有一段渠道改革的缓冲时间。

尽管如此,眼下的渠道交付也已经承压明显。

正如雷军在发布会上预判的那样,作为互联网出身的小米,面临极大的舆论压力,哪怕出现一点问题,也会被大家无限放大。

眼下最火烧眉毛的难题就是线下门店因爆火出现的杂乱。

据公开资料,小米汽车上市后首个周末门店客流近万,很多人都是慕名而来,试驾一直排到凌晨3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汉某线下门店

对此,雷军也公开回应“我们销售门店的数量和接待能力不足,可能会导致大家的体验没那么好”。

这是一个很微妙的况,线下体验对小米汽车潜在客户的影响可能比线上评估技术大得多。

部分客户对产品技术的了解并不充分,很多甚至是在发布会之后就激情下定了,希望能通过线下试驾来完成剩下50%的感知补足,但近段时间的线下门店情况,很可能会让这部分客户失望。

据相关博主透露,其本人在发布会后就下定了小米su7的pro版本,首个周末的线下试驾却体验不加。在已经有预约的情况下,依然排了很久的队,而且因为人流量过大,原本的试驾时间被缩短为15分钟,不仅没能体验小米拿手的车手互联等生态,试驾车还没有搭载小米汽车的智驾功能。

在十几分钟的试驾过程中,车体本身也充斥着因试驾次数过多而留下的“汗味”,整体体验不佳,试驾结束后,该博主也选择退订了小米su7。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不少客户身上。据知名汽车行业博主孙少军调研,目前退订率约40%,“因为门店数量较少,进店量完全超过门店承受能力,部分客户因为无法正常接待和提车时间选择退订,观望交付口碑”。

客户画像整体偏年轻,对网上信息比较关注,但对汽车行业了解不多,知道主品牌,看重品牌和雷军个人影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一形势下,又作为手机进军汽车市场的新势力,门店交付稍有不足,潜在客户都可能会降低心理预期。

打好交付的关键一仗几乎成了“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的选择,也给小米汽车品牌的塑造带来了诸多不稳定因素。

当然,小米进军汽车行业的第一仗着实打的不错。

很多并不关注智驾、座舱、超跑的用户第一次完整地看完了一场汽车发布会,“这些功能不是第一次有,但用户是第一次知道这个概念”。

小米作为出身手机的新势力,带来的最大贡献之一可能就是智能汽车概念的下沉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些功能,互利和规模化才更容易实现。

当然,在此之前,小米汽车还有一场渠道和交付的战斗要打。

套用雷军在发布会上的一句话,小米很酷,但交付一定很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