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气象台2号升级发布强对流天气橙色预警。

这是2013年至今11年以来首个强对流天气橙色预警,也是中央气象台设立气象灾害预警标准以来首次发布强对流天气最高等级的预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是强对流天气?

想象一下,你正在家里熟睡,突然间,整扇落地窗像被炸弹炸了一样,瞬间崩塌,连人带床被吹出窗外,这不是电影,这是真实的南昌。

#南昌强对流天气已致4死10余人伤#的消息迅速登上热搜,让人心痛不已。

大家好,我是奥利给!我们专做老人和孩子都能听明白的科普!

强对流天气包括雷暴、短时强降水、大风、冰雹等天气现象,有四个特点:来的快、强度大、范围小,时间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它来得快,走得快,经常搞突然袭击,一半也就一小时到十几小时,短的甚至只有几分钟。

而且火力很集中,一般在十几公里至二三百公里,有的水平范围只有几十米。

它是怎么形成的?

3月至4月,春季升温快,午后气温较高。同时,在南风暖湿气流的持续增温下,低层大气变暖,变成了一个温暖的大池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时候如果中高空出现降温,暖湿气流和冷气团在空中不期而遇,下面的暖空气因为吸收了足够的热量,就会膨胀,密度减小,就像水缸里的油。

当密度较小的油处于水缸底部,当然会想尽一切办法往上爬!而冷空气就像是一块沉重的“地毯”,水和油互不相让,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较量”。️

上升的湿热空气流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之后,它饱含的水蒸气就会凝结成水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水滴很重,就得往下落,但在降落的过程中,又被更强烈的上升气流冲了上来,冲上来之后就变成了更大的水滴。

最后下面的暖湿气流实在拖不住了,它就变成暴雨落了下来。

南昌这次遇到的,是一种叫做飑线的强对流天气系统,飙车的飙,听起来就更猛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是“飙线”?

气象上所谓飑,是指突然发生的风向突变,风力突增的强风现象。

强对流天气再加上变幻莫测的强风,恶劣天气就更加肆无忌惮,通常伴随有雷暴、大风、冰雹甚至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现象,而且速度快,破坏性大,往往让人措手不及。

飑线的另一个“杀手锏”就是下击暴流,这次在南昌也出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一种什么情况呢?简单来说,就是雷暴云中的强下沉气流,当它们到达地面时,会形成一股直线型的大风,越接近地面风速会越大。

这种大风的威力巨大,能够在短时间内造成严重的破坏。

再加上城市里的狭管效应,威力有继续加倍!

什么是狭管效应?

当风从一个开阔的区域吹向一个狭窄的地带时,风速会因为空间的收缩而增加。城市里高楼林立,当气流钻入到楼宇之间,风自然会变得更加强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狭管效应不仅在城市中常见,在自然界中也同样存在。比如,在两座山峰之间,或者河流穿过狭窄的山谷时,都可能出现狭管效应。

你可能会问,春天出现这种可怕的强对流天气正常吗?答案是:在南方,这并不罕见。

三四月份,江南一带的强对流天气就进入了高发期。南昌的雷暴天气从三月开始增多,到了四月,平均雷暴日数能达到6.2天,仅次于7月的雷暴高峰期。

怎么应对强对流天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央气象台2号升级发布强对流天气橙色预警,而且是2013年以来首个强对流橙色预警,也是中央气象台设立气象灾害预警标准以来首次发布强对流天气最高等级的预警。

中央气象台预计至3号20点,安徽南部、江苏南部、上海、湖北东南部、湖南东部和中南部、江西、浙江西部、福建西北部、广西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有10级以上雷暴大风或冰雹天气,局地风力可达12级以上,最大冰雹直径20毫米以上。

所以,小伙伴们,面对强对流天气,咱们可不能掉以轻心。记得关注天气预报,一旦有预警,就要及时做好防护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应尽量在室内躲避,进入抗风能力较强的建筑物,关闭门窗,减少室外活动等。

当短时强降水发生时,尽量不要开车,当必须外出时,请远离棚架、广告牌等搭建物,通过积水路段应确认安全后再通过。

当雷暴发生时,应当进入具有防雷措施的建筑物躲避,远离危险电源等。

我是奥利给,我们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