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不少一二线城市的二手房市场,还是相对比较火热的,但是,大多数的成交,是以价换量才获得的。

可以说,最近的楼市行情,生生把二手房市场砸出了一个性价比的洼地。

于是,不少买家看到一些小区有低价的捡漏房源,就开始盲目往上冲。

但是,却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小区在相当程度的容积饱和度之下,承载和容纳了最大容量的居民、车辆之后,小区的居住体验感,是否还是依旧舒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区是否达到入住的饱和度,也和小区所处的地段、小区的规模、楼龄以及周边配套成熟程度有关系。

一般来说,一个小区交房后,如果地段、配套、品质都还不错,那么只需要3年左右,业主就会陆陆续续装修入住,整个小区就能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入住率,大概是在60%~80%左右。

这样的小区,只要在工作日上下班早晚高峰期、周末夜间去实地看一下,就能感受到小区的生活氛围,以及周边道路的拥堵情况,比如车位是够用、商业是否热闹等。

如果居住和生活氛围良好,没有明显的硬伤,那么饱和度测试就是过关了的。

反之,如果一个小区位于郊区边缘地段,周边配套又不成熟,那么,很可能交房三五年后,入住率都还达不到50%以上,无论是人气,还是商业配套,也都是稀稀拉拉。

这样的小区,就很难判断其是否能够经受住饱和度测试。

就算到了小区实地考察,也很难感知到,未来一旦入住率达到一定饱和度之后,小区会不会堵车、车位是否足够、商业配套是否匹配小区生活等。

因此,对于这类无法判定饱和度测试结论的二手房小区,在入手的时候,就应该尤其审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过去的二手房交易经验来看,一些位于城市核心地段的大型社区、超大型社区的饱和度测试,往往是更能够得到比较完好的验证的。

地段核心,保证了入住率,而大型社区、超大型社区的人口容纳规模,保证了对应商业配套的规模和齐全,通常能够容纳的居民数量更多,入住率更容易提升上去,商业配套也更容易匹配上来。

比如:

一个是超大型社区,入住率达到70~80%,虽然小区内部道路或周边稍显拥堵,但却依然很热闹活络;

另一个是中小型的低密度、高品质社区,入住率不到50%,周边不拥堵,商业配套也比较稀疏。

二者对比起来,很显然,前者超大型社区,饱和度测试的结果,要明显优于后者。

后者虽为低密度的中小型高品质小区,但是未经过饱和度测试,现在虽然周边不算拥堵,但谁能预测得到,未来它的入住率一旦达到70~80%之后,状况会不会比前者超大型社区更加糟糕呢?

对于二手房交易而言,选择的原则,本来所倚赖的就是一个确定性,选择那些经过饱和度测试的更加具有确定性的项目和小区,往往才是规避未来风险、把握当下优势的明智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