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3讲

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越来越好。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只要抓住一条,就能让他成为学霸。就是今天要讲的这门课,成长型心态。

我说一句非常绝对的话,只要一个孩子具备成长型心态,他100%会成为学霸。为什么这么说呢?

你可以先看一看你的孩子是否存在这些问题?

他是不是特别害怕失败?是不是不敢面对挑战?是不是很少重做错题?他上课不敢提问?考试特别紧张?面对困难轻易放弃?如果你的孩子存在任何一个问题,说明他缺乏成长型心态。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

你现在可以对照一下,作为家长,你有没有如下行为?你看到孩子做错题非常生气?看到他学得慢也很生气?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考试成绩低,你会批评指责?孩子成绩不好,你认为是因为他没有学习的天赋?不是学习的料?……

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如果存在任何一个问题,你都要认真听一下今天这门课。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你真的被里面的故事触动了,可能会彻底改变孩子的命运,孩子从此走向逆袭之路。

我先给你介绍一个人,她叫做卡罗尔·德韦克,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首届“一丹奖”得主。这个奖项是教育领域的最高奖项,奖金高达3000万港币,比诺贝尔奖还高三倍。她到底做了什么研究,能够获得教育领域的最高荣誉?就是成长型心态,也被翻译为成长型思维。她的著作被翻译成中文,就是非常著名的那本书《终身成长》。成长型心态充分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人能够越学越好?为什么那些原本看起来很聪明的孩子,后来越学越差?成长型心态比智商、勤奋、方法都重要。可惜的是,90%的家长和孩子,连这个词都不知道。

上一篇我们讲了:学习的本质,就是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不会是必然的。如何面对错误?如何面对失败?如何面对挫折?这是学习中最重要的一课。如果缺乏成长型心态,你知道会出现什么严重的后果吗?

你知道马戏团是怎么样训练大象的吗?看起来强壮的大象,只需要一个小木桩,就能被拴住。为什么呢?因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它被用铁链拴在木桩上。小象也想逃走,但是它的力量还不足以挣脱木桩。铁链磨破了小象的腿,剧烈的疼痛让它放弃了逃走的念头。等到小象长大以后,即便能够轻松地拔掉木桩,但小时候给它带来的疼痛记忆太深了,让它觉得自己无法挣脱铁链,所以,它就会乖乖地留在原地。大象这种自认为“逃不掉”、放弃尝试的状态,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这个概念,是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提出的。他用狗做了一个经典的实验。起初,他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警报声响起,就给它实施电击。狗关在笼子里,当然想逃跑,但是跑不出去。多次实验之后,只要警报声响起,狗就开始爬在地上,颤抖、呻吟、哭泣,等待电击。实验到了最后,警报声再次响起,但是,在电击前,实验人员把笼子门打开了。这时,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狗没有选择逃跑,而是趴在地上开始颤抖和哭泣。它本来可以逃避,但现在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后来,实验人员又用跳蚤、老鼠等动物也做了类似的实验,都出现了习得性无助。

你现在可以停下来,反思一下。你的孩子,是不是也像绝望的狗和小象一样,经历过同样的遭遇?他是不是经常遭受打击批评?经常被指责埋怨?你是不是总说他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孩子一直经历失败,很少成功,他是不是认为自己笨?不是学习的料?如果有这些状态,那也是习得性无助啊!他如果已经认为自己无药可救,就会躺平认命、放弃努力,结果就真的越学越差。如果你家孩子的成绩很差,那99%的可能,是心态出了问题。所以,你一定非常关心,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孩子产生这种自卑的心理呢?

我再给你讲一个真实的故事。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他来到一所小学,找来十几个班级,对学生进行了测验。之后,罗森塔尔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的名单交给了老师,并叮嘱他们一定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根本没有什么测试,都是随机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回到学校,对那些学生进行了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成绩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性格开朗、自信心强。显然,研究者的“谎言”对教师产生了暗示。当教师发自内心地相信,这些孩子以后会非常优秀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行为等传染给孩子。孩子们也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喜爱和期望,变得更加自信、积极努力,所以取得了惊人的进步。这就是罗森塔尔效应,在心理学上,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

现在,我们再回到塞利格曼那个实验。实验提供了两个对照组。坏消息是,如果小狗尝试过很多次,也逃不出去,就会形成习得性无助,就会放弃努力、放弃挣扎。好消息是,如果没有经历过那么多次的打击,或者每一次,他都有机会逃开那种痛苦的局面,他就不会产生习得性无助。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成长型心态。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两种心态,要么固定,要么成长。两种心态、就像两扇门,是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背后就是两种人生、两种命运。一种是自暴自弃、躺平认命,一种是奋力拼搏、改变命运。

什么是成长型心态?就是:你认为人的能力、是一成不变的?还是可以培养的?换句话说,你认为现在的表现,是否决定了未来的能力?一个人如果过分注重短期表现。认为表现不好,就代表自己没有能力,是个loser,以后也没希望了,这就是固定型心态,就是习得性无助。其实,无论你现在的成绩多么不理想,但你只要相信,找到科学方法,不断努力奋斗,以后的能力就能不断提高,这就是成长型心态。

不同心态的学生,面对同样的问题,会有不同的选择,就会有不同的命运。

面对错题:固定心态认为,不会说明我笨;学得慢说明我没有天赋;讨厌重做错题;害怕犯错;而成长心态不害怕犯错,他们知道学习就是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不会做很正常,不会才需要学习,学得慢就慢慢学。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过程中,尝试了1000种不同的材料,都失败了。但他说:我不是失败了1000次,而是找到了1000种不适合的材料。这就是成长型心态。这种心态、能够让你从失败中学习,最终走向成功。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有你能够正视失败,失败才是成功之母。

基金桥水的创始人达利欧,在他的著作《原则》这本书中,说过一段非常经典的话:

人们通常会为自己犯错感到沮丧,这是因为他们目光短浅,只看到了不良的结果,而没有看到错误实际上也是进步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以前有一位滑雪教练,他也指导过迈克尔·乔丹,那位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篮球队员。他告诉我,乔丹简直沉醉在自己的错误中,把每次错误都当成改进的机会。乔丹明白一个道理,错误就像是玩小拼图游戏,每完成一个,就会得到一个宝贝。当你每犯一个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就会使你在未来免于再犯几千个类似的错误。

只有成长型心态的人,才知道:错误是礼物,从错误中学习,才是最高效的学习。

面对问题:固定心态的学生不敢提问,不好意思问同学问老师,觉得别人都会,就自己不会,会显得自己很蠢、很丢脸;而成长心态的学生,不懂就问,他们知道,问题越多进步越大,把不会的都学会了,就能变聪明,所以他们闻过则喜。孔子入太庙,每事问。有人嘲笑孔子:谁说孔子知道礼?孔子说:这就是礼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孔子尚且不耻下问,何况你我。你不敢提问,攒了一堆问题;害怕丢脸,才会真的丢脸。

面对考试:固定心态会紧张焦虑,害怕考试,认为考不好是坏事,胜利了骄傲,分数低就找借口,推卸责任;成长心态不怕考试,把考试当作查漏补缺的工具。考试结束之后:固定心态会把卷子扔掉,认为结果已定,不想再面对糟糕的自己;而成长心态、会认真做试卷分析,从错误中学习。

这张图来自于卡罗尔·德韦克的著作《终身成长》。你可以对照一下自己的想法,看看你现在对于学习的态度,到底是固定型心态,还是成长型心态?

我们人生成长过程中,会面临无数选择,面对挑战、面对阻碍、面对批评、面对成功,如何看待努力?如何看待失败?都可以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不同的心态,会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选择,就会有不同的命运。

所以归根结底一句话:心态不同,选择不同,命运不同。学习的本质,就是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不会是必然的,无论是失败还是犯错,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只有具备成长型心态的学生,才能从失败中学习,才能成为学霸。我这个学习高手系列课程,后面会介绍非常多、非常好的学习方法,毫不夸张地说,有的能够提高十倍的学习效率。但是,要想让方法真正发挥作用,你必须先具备成长型心态。那么问题来了,怎样培养孩子的成长型心态?

孩子是家长的复印件。家长具备成长型心态,孩子就会有。如果你见到孩子犯错就大呼小叫,连打带骂。他当然会害怕错误,自我否定,陷入习得性无助。相反,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你能够接纳宽容、耐心引导,当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你没有批评他、指责他,而是鼓励他、相信他。让他知道,分数不重要、排名不重要,只要耐心把错题学会,自己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这样的事情做得多了,就会培养孩子的成长型心态,就能越学越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结一下:

1、学习的本质:从不会到会,不会是常态,非常正常

2、总是打击批评,就会产生“习得性无助”,会躺平认命

3、记住罗森塔尔效应,要相信“相信的力量”

4、固定和成长是两种选择,代表两种人生、两种命运

5、不怕犯错,正视失败,这样的失败,才是成功之母

6、不怕丢脸,主动提问,不懂装懂才会真的丢脸

7、不怕考试,把考试当作是查漏补缺的工具

8、家长具备成长型心态,孩子才会有成长型心态

9、心态决定方向,跑错方向,越跑越糟。

只要你具备成长型心态,就一定能成为学习高手。

要想让孩子具备成长型心态,你需要和他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所以下一篇,我们会重点讲一讲、亲子关系这个话题。家长先做到自己应该做的,孩子自然会给你惊喜。

一切乾坤未定,你我皆为黑马。只要拥有成长型心态,你一定会成为学霸。

好的。这一讲就到这里,我们下一讲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