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从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关注日”。

自闭症的概念1由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专家莱奥·坎纳首次提出,在医学上也称孤独症。

2024年4月2日是第十七个世界孤独症日,今年联合国的主题是:

Awareness, Acceptance,Appreciation:Moving from Surviving to Thriving.

意识、接纳、欣赏:从苟延残喘到茁壮成长。

今天,时值「 世界孤独症日」的第十七年头,我们精心挑选了4本图书,带你走进自闭症的世界,去了解那些成长背后的残忍与温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儿童咨询诊断工作指南

本书基于《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 5 版)》的诊断标准和症状描述,结合本领域绝大多数最新的研究,用不同的方法确认或扩展了以前的研究发现。

全书资料翔实,从性别、文化、发展精神病理学等视角看待儿童异常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系统性地阐述了诊断和干预策略的理论研究。

与此同时也指出了现存诊断标准的局限性,为心理从业者提供了难得的批判性思考。

王俊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这本书不仅讨论了风险社会下儿童的脆弱性和心理弹性,也提醒学者们去关注一些国家因战争、恐怖袭击、贫困、儿童虐待、物质滥用等社会问题对儿童造成的不利影响。

雷雳|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二级教授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

本书基于发展视角,注重多维度因素,强调文化背景,依据实证研究梳理了 10 余个儿童和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我相信它能帮助读者更新对于儿童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学到新思路和新方法。

剖析孤独症的内心世界

本书作者1947 年出生于美国波士顿,两岁时被诊断患有孤独症,直到四岁才开始说话。

她以独特的视角和精妙的科学性笔触,分别从孤独症的起因、诊断标准、早期干预、治疗方法、以及孤独症患者的思维模式、感官问题、情感问题、人际交往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我们开启了孤独症主观体验的一扇窗户,能够近距离地了解孤独症患者的世界。

以其人生故事改编的电影《自闭历程》荣获美国电视艾美奖、美国电视电影金球奖以及美国演员工会奖等多项大奖。

摘自《华盛顿时报》

坦普尔·葛兰汀为我们开启了孤独症主观体验的一扇窗户,其价值在于,我们可以通过探索人类大脑应对世界挑战的方式,来更深入地了解人类思想。

Alex Pacheco|美国善待动物协会主席

坦普尔·葛兰汀给世人留下了充满慈悲之心的宝贵遗产,这是一段充满勇气与决心,且极富价值的旅程。坦普尔·葛兰汀在社会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世界因此将会更美好。

探寻自闭症患者的大脑之旅

车行老板约翰·埃尔德·罗比森在机械、电子、音乐及摄影等方面极有天分,40 岁才意识到自己原来是一名自闭症患者。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经颅刺激临床实验(TMS),以期改善自闭症所导致的情感及与他人交流的低能,结果却生发出意想不到大脑变化与人生经历。

TMS 是利用脉冲磁场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通过改变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膜电位使之产生感应电流,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的生化反应。

一场探寻自闭症患者可塑性问题的科学实验

作者经历经颅刺激临床实验后,通过情感及行为的前后对比描述,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激荡起伏的情感由失明到复明的画卷。

一个关于感人至深的非凡故事

作者从实验性治疗方法中获益从而改变自己人生的精彩故事,充满了激励人心的教益,也为医学工作者、脑神经科学家提供了一个精彩的案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度且有趣的自我诊疗

这是一本既有深度又有趣味性的精神疾病诊疗指南,详细介绍了抑郁障碍、焦虑障碍、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物质成瘾等精神健康问题。

对任何患有或可能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来说,这本书都可以对他们有所帮助。

它打破了人们在精神健康方面的禁忌,就如何帮助精神障碍患者战胜各类精神障碍、健康乐观地生活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并且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去污名化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沈家宏|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督导师

位作者基于他们的职业素养和亲身经历,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和优美活泼的文笔,为我们诠释了我们有所惧怕的精神障碍诊疗的前世今生,让精神障碍变得不再那么狰狞和魔性,而是一个可以从容面对和积极解决的问题。

王志仁|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

北京大学回龙观临床医学院主任医师

尽管不同国家对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和干预有所差异,医疗体制和就诊流程也不尽相同,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这本书能够起到科普的作用,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参考。

内容素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文案润色|阅想时代

插图|源于网络

艺|艺术疗愈 念|正念练习 读|共读营活动

阅想时代「阅心理」系列课程已上线

一键扫码,领取福利试听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