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古话说,皇家无血亲。

在中国的历史上,曾有很多人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手中沾满鲜血,秦二世胡亥、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

每一次皇权的更替,似乎都伴随着腥风血雨。

在清朝,也曾发生过一场激烈的皇权争夺,在这其中,曾有数名皇子离奇身死,而他们去世的真相,却在多年后,被两个孩子发现。

这其中究竟蕴藏着怎样的玄机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溥仪是清朝的末代皇帝,彼时封建王朝被推翻,新的气象即将来临。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他身处于两个时代的夹缝中间。

那座巍峨恢弘的紫禁城,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庄重威严的古老都城,它代表着封建王朝最后的辉煌。

而对于溥仪来说,紫禁城,是他自幼生活的家。

在溥仪死前,他曾再次来到故宫,为的只是寻找一样东西,那样东西上面记录着被深埋多年的皇室秘闻。

究竟是怎样的秘密,让溥仪如此念念不忘呢?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一百年前。

一、神龛中的神秘包裹

这一日,风和日丽,故宫地面的汉白玉砖石被太阳炙烤得滚烫,溥仪和弟弟溥杰在紫禁城中奔跑玩耍。

这时的他们还不知道,在这四方的红墙之外,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无忧无虑的时光将在不久之后,一去不返。

两兄弟在紫禁城的宫殿中穿梭,很快就来到了他们最喜欢的地方,养心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养心殿,最开始是嘉靖皇帝炼丹小憩的居所,后来被掌权的宦官用以处理军机要务。

从那时起,养心殿就成为了清朝皇权统治的中心,多年来它见证了许许多多的重大事件。

养心殿的第一次大型修缮是因为雍正皇帝。

众所周知,在清朝的众多皇帝中,雍正是出了名的勤勉

根据历史记载,他每天两点半就起床,三点上早朝,一天只睡四个小时,一年之中也只有过年时才会休息几天。

他每天宵衣旰食,甚至觉得出门吃饭睡觉都是在浪费时间,为了节省出更多的时间处理朝政。

雍正皇帝将养心殿大规模改造,使其成为了日常处理政务、召见大臣、休息用膳的绝佳场所。

自雍正开始,养心殿便是皇帝专用的住所,其内冬暖夏凉,装饰也美轮美奂,这也是溥仪和溥杰喜欢这里的原因。

兄弟俩常常来到养心殿玩耍,但这一次,他们却在养心殿里发现了一个不得了的东西。

清朝的皇帝大多信奉藏传佛教,他们在北京城修建了很多寺庙,比如白马寺、广济寺、北海公园的小西天等等。

为了能够随时礼佛,雍正皇帝把养心殿的东配殿空出,专门用来供奉佛像。

除了礼佛之外,雍正还会在这里进行祭祖的仪式。

总的来说,东配殿是一个既能祭祖又能礼佛的场所,这样一个庄重威严的地方,平常是不会有人轻易进来走动的。

溥仪兄弟俩也被告诫过多次,不要随便进入东配殿玩闹。

但是小孩子的心性总是顽劣,你越不让他去,他就越想进去一看究竟。

兄弟俩看着东配殿紧紧关闭的大门,终于忍不住溜了进去。

命运的大门就此打开,两个孩子就在这里揭开了清朝的一大悬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兄弟俩在东配殿里四下翻弄了一会儿,发现这里除了祭祀用品和贡品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两人颇为扫兴,还以为这东配殿有多重要,如今看来也不过如此。

整个东配殿,唯一比较奇异的东西就是墙面上的神龛,神龛花纹繁复,其内神像栩栩如生,异常精美,溥仪和溥杰就把目光聚集在了神龛上。

溥杰年幼,直接走过去将供奉的神像拿了下来,两人拿着神像端详了一会儿也没看出什么门道,就当溥杰要将神像放回原处时,溥仪却发现了一点儿不对劲儿。

“等一下,这神龛里面好像还有别的东西?”溥仪疑惑道。

溥仪将手伸入神龛中,随后一块方寸大小的黄纸包被他拿了出来,黄纸包上面布满灰尘,颜色也有些暗淡,想来已经有些年头了。

纸包侧面有一封条,封条上写有不让爱新觉罗子孙开启的话语。

拿到黄纸包的二人十分兴奋,正如探险的少年发现了惊天宝藏一般,他们也觉得自己窥探到了不得了的秘密。

兄弟俩压根没有在意封条上的警告,直接打开了纸包,毕竟此时大殿中没有别的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说出去便好。

黄纸包内是一道密诏,密诏上写着,毒杀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

当溥仪和溥杰看到密诏上的内容时,两人面面相觑,无比震惊,他们连忙把密诏放回原处,飞快地离开了养心殿。

跑出养心殿后,他们相互约定,要将今天看到的事烂在肚子里,不能向外透露。

那么这密诏中提起的八阿哥和九阿哥是谁呢?两人又为什么如此忌讳提起他们呢?

二、九子夺嫡最后的赢家。

密诏中的八阿哥和九阿哥正是康熙皇帝的两个儿子。

众所周知,康熙皇帝的子嗣极多,历史记载,康熙皇帝有三十五个儿子,其中有二十四个活到了成年。

皇帝枝繁叶茂对于皇家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皇位继承人来说就不是什么好消息了。

这活下来的二十四位皇子中有九个人参与了皇位之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九子夺嫡。

当时康熙皇帝的第一个儿子,也就是大阿哥,很不受康熙的重视,身为庶长子的他从一出生就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

二阿哥胤礽,自幼机敏聪慧,天赋极高,深受康熙的喜爱。

更重要的一点,他乃是皇后所出,是真正的嫡子,康熙喜欢这个儿子已经到了偏爱的程度,在二阿哥出生两年后就将其立为皇太子。

在此后的几十年间,二阿哥在不断的历练中变得成熟,身为太子的他曾多次代替康熙皇帝祭祖,也经常辅佐康熙处理朝政。

但是好景不长,二阿哥在权力的熏陶下,变得狂妄贪婪,他不满足于现状,开始结交大臣,结党营私,试图分散皇帝的权力。

帝王的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酣睡?哪怕是儿子也绝不可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康熙四十二年,康熙囚禁太子太傅于宗人府,康熙四十七年,太子不思悔改,康熙皇帝在盛怒之下,废太子,将其囚禁于咸安宫中。

二阿哥遭到废黜,太子之位空悬,其他的皇子意识到机会来了。

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康熙的儿子没有一个是庸才,他们怎么会甘心将帝位拱手让人呢?

大阿哥知道自己没希望当皇帝,于是选择投靠八阿哥胤禩。

他常常在康熙皇帝面前举荐八阿哥,甚至找来算命的说胤禩有当皇帝的命,后来,他又被人发现使用魇镇之术企图杀害废太子胤礽。

大阿哥的所作所为被康熙得知,康熙眼看着自己的儿子们竟然手足相残,十分失望心寒,他将大阿哥囚禁起来,并对八阿哥产生了猜疑。

康熙怀疑大阿哥的所作所为都是受八阿哥的指使,因为在当时,八阿哥确实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

他是康熙受封爵位的皇子中最年轻的一个,朝中也有很多大臣支持他,百姓对他的评价也很高,将其称为八贤王,康熙皇帝一开始是颇为看重他的。

有句话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经过大阿哥的一顿搅合,八阿哥已经失去了皇帝的信任。

康熙将大阿哥囚禁之后,又想起了废太子,他想起这些年的倾力培养,想起数十年的父子之情,决定再给废太子一次机会。

从这里就能看出,康熙皇帝真的很偏爱这个儿子,就算是犯了大错,他也愿意原谅。

康熙四十八年,二阿哥胤礽被重新立为太子,但是胤礽屡教不改,结党营私,意图皇位。

康熙五十一年,康熙皇帝再次废太子,并将其圈禁起来,二皇子失去了皇帝给他的最后机会,就此退出了夺嫡的舞台。

当时太子党中还有一位阿哥,就是四阿哥胤禛。

他本来是拥护太子的,太子废黜后,他曾多次为太子进言,但是事到如今,已经回天无力,四阿哥只好自立门户,联合十三阿哥胤祥,参与了夺嫡之争。

失去康熙信任的八阿哥也并没有轻易放弃皇位之争,他联合了十四阿哥胤禵、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三位皇子,与朝中多位大臣勾结,盘桓数年,意图皇位。

此时朝中的势力已经明朗,以四阿哥为首的四爷党,和以八阿哥为首的八爷党。

康熙皇帝在位的最后十年里,两大党派一直进行着激烈的交锋,明争暗斗不断。

康熙五十三年,毙鹰事件发生,此事过后康熙皇帝对八阿哥深感厌恶,甚至言明:“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驾崩,这位在位六十多年的贤明君主,在畅春园中永远闭上了眼睛。

与此同时,康熙近臣隆科多,宣布皇帝遗诏:着四阿哥胤禛继承大统。

八爷党中的十四阿哥此时远在西北,虽然手握兵权但也鞭长莫及,圣旨已下,八阿哥如果再想质疑,那就是谋反之罪。

四阿哥胤禛,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在这混乱的局势下登临帝位,史称,雍正皇帝。

但是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俗话说,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有太多的人惦记着雍正的皇位,他只好用一些特别的手段,来保全皇帝的宝座。

三、宗人府中的离奇死亡。

雍正皇帝在刚登基时,并没有急于打压八阿哥及其党羽,而是对其予以重任,摆出一份容人的姿态。

俗话说,温水煮青蛙,等到猎物意识到危险时却为时已晚。

雍正皇帝在稳固自己皇位的同时,也在不断削弱胤禩的势力,他将从前那些拥护胤禩的党羽逐步清除,等到胤禩再也无力反抗时,这才图穷匕首见。

雍正二年,雍正皇帝多次斥责胤禩办事不利。

雍正三年,雍正皇帝斥责胤禩挑拨是非,并革去王爵,派人日夜监管。

雍正四年,雍正皇帝将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革去黄带子,幽禁宗人府。

也就是这一年,八阿哥与九阿哥病死在宗人府中。

史书有记,胤禩和胤禟的死颇为离奇,两人在宗人府中得了奇怪的病,呕吐了数天才痛苦离去,因此有不少人推测,胤禩和胤禟是被雍正皇帝下旨毒死的。

但是这样的猜疑很快就被镇压过去了,擅自揣测皇帝在当时可是大罪,况且也没有证据,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谁也没有想到,这件事背后的真相竟然会在多年后被两个孩子发现。

溥仪和溥杰自小时候打开密诏后,就再也没有接近过东配殿,这件事也一直藏在两人心中。

新中国成立后,溥仪想起这件事,觉得或许应该让历史变得完整,于是就前往故宫,希望能够找到当年那道密诏。

令人惋惜的是,由于相隔的时间太久,其中不知发生过怎样的变故,神龛内的密诏已经不翼而飞了。

得知这样的消息,溥仪十分遗憾,好像小时候与弟弟在紫禁城的那些经历,如今就像一场梦一样,找不到任何痕迹。

或许是心怀遗憾,溥仪将这件事详细地写入了自己的自传中,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告诉世人,那段尘封的历史。

但是在溥仪自传出版前,有关于这段的内容却被删减了,具体原因应该是那封密诏至今下落不明,若将这个故事公之于众,恐怕有些草率。

几年后,溥仪因病离世,这件往事就深埋于他的心中。

后来,在90年代,溥仪的弟弟溥杰在一次采访中提起了这件事,或许是想了却哥哥的遗憾,他再次详细地讲述了儿时的所见所闻。

当时的溥杰已至耄耋之年,这段尘封百年的往事也通过这位老人之口,重见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