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近,不少网友赫然发现,以前只要登录就能正常观看的会员卡,突然“不够格”了。多家视频网站纷纷将独播或者首发的影视剧综内容提升为“SVIP”会员观看内容,如果不将普通会员升级成“SVIP”,将不再能够在电视端观看相关版权内容。而这升级的会员费,单月需交15元至20元,整年包年也要接近百元。

最新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10.67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3613万人,使用率为97.7%。然而,用户持续快速增长并没有满足某些视频网站的“胃口”,报道显示这类网站又有了新的赚钱套路:给独播或者首发的影视剧综打上“SVIP”的标签,普通会员只有花钱升级为“SVIP”,才能观看相关内容。

这不是视频网站第一次玩类似的把戏。比如,此前视频网站所谓的会员“免广告”名不副实,只是免片头广告,用户需要再付费才能免看12种广告。再如,某些视频网站的“VIP付费超前点播”,出现用户追剧买了VIP还要买VVIP的怪相。在舆论一轮又一轮“炮轰”之后,视频网站有所改变。但这类网站善于玩收费套路的恶习似乎未改。

按理说,用户付费成为视频网站会员后,应该可以看视频网站所有的内容。这类网站又围绕“SVIP”玩起收费套路,与此前的“VVIP”有相似之处,都让VIP会员权益打折,然后通过“+VIP”的方式“发明”新的会员制。通过这种操作,视频网站等于重复收费——既通过VIP收费一次又通过SVIP收费一次,普通观众观看成本明显增加。

视频网站对此的解释是,对影视剧综内容进行会员等级限制,“是由于版权方要求”,平台是出于版权保护的因素才要求用户升级。但这一说法很快被打脸,有制作公司指出,制作公司与视频网站的版权买卖几乎都是“一锤子买卖”,更不存在借此赚取会员升级利润的可能。而记者发现的真相是,视频网站也是版权方,网站自定收费规则。

视频网站这种做法,首先涉嫌违约。虽然尚不清楚合同细则,但视频网站突然改变收费规则,很可能侵犯了普通会员的权益。其次,还涉嫌违法。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如今视频网站突然不让普通会员观看独播内容,其当初是否告知真实情况,值得追问。

另外,视频网站当初在推广普通会员时,有没有虚假宣传也值得深究。因为如今突然不让普通会员在电视端观看相关版权内容,不免让人怀疑其当初推广普通会员的宣传,有没有违反《广告法》规定。一旦构成重复收费,还涉嫌违反《价格法》。如果视频网站“会员不加钱升级,电视端让你没法看”的操作违约又违法,完全“不讲武德”。

有网友指出,买会员就能免广告、看VIP内容。买完了普通会员,又出现了超级点播、单片付费;原来电视端看视频还可以用普通会员登录,现在登录也失效,只能再去升级“SVIP”。视频网站的收费就像“套娃”收费。这一路“套”下来,虽说视频网站获利不少,但这种套路式“收割”普通会员的赚钱手段并不光彩,需要依法反制。

如果视频网站违约又违法,普通会员可依法维权。针对电视“套娃”收费,有关部门已进行治理。能否将视频网站“套娃”收费也纳入治理范围,值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