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初读刘姥姥进贾府一回,会觉得好笑,甚至认为刘姥姥非常诙谐,无论说话还是动作,都特别有喜感。

但当我们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当我们也遇到生活上的困难,再读刘姥姥这一回,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一回,曹公不徐不疾,娓娓道来,刘姥姥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才见到初掌家不久的年轻媳妇王熙凤,也顺利打到了秋风。
这其中,刘姥姥的卑微姿态,可圈可点,如今读来,深深敬服之余,又忍不住鼻酸。
刘姥姥带着外孙板儿来到荣国府门前后,她并没有直接上去问路,因为贾府的气派和门前的簇簇轿马,已经让她这个庄稼人心生怯意。

贾府毕竟是百年豪门啊,毕竟是天下望族啊,毕竟是国公府啊,别说刘姥姥这样的贫寒人家,就是一般的富裕人家,到了贾府门前,估计气势都要减三分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可以想象,刘姥姥要上去问路,得鼓起多大的勇气啊。毕竟宰相门前七品官,那些看门的,可也不找伺候着呢。
于是,她先是掸了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蹭到角门前。你看刘姥姥的动作,先掸衣服,这是拍去身上的一路风尘,既然问路,自然得齐齐整整,干干净净,恭恭敬敬的。

此时的刘姥姥,尽显卑微姿态。说是走亲戚,其实就是来借钱,来乞讨来了。

刘姥姥一个乡野农妇能有什么好衣服穿?但她却掸了掸衣服,这既是掸去一路上的风尘,也是顺便整理下衣装,这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刘姥姥教板儿几句话,无非是告诉他要听话不要乱跑要懂礼貌见了人要跪下磕头等等,估计刘姥姥一路上也没少教。
后来我在想,板儿只有五六岁,可那年冬天,天还没亮,就要冒着严寒跟着姥姥一起进城,连饭都没吃,这个小男孩一路上会不会哭闹呢?那一路是他自己走来的,还是走一段姥姥背他一段呢?

想象这么一个画面:冬天的早晨,天刚蒙蒙亮,一个老人牵着一个孩子,嘴里不停哈着热气,走过寒冬的田野,迎着冬晨的冰霜,匆匆往城里赶……
刘姥姥为什么是“蹭”到角门前,而不是“走”到角门前。蹭有拖延,脚擦着地慢慢走的意思。此时的刘姥姥,显然是十分卑微且难为情的。
毕竟是个七十岁的老人了,虽然是黄土埋到脖子的人了,但脸面和尊严还是要的。如今却带着外孙来贾府打秋风,还是两手空空,因为根本买不起礼物送人,这让她如何开口才好呢?
但既来之,则安之,看到那些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贾府豪奴,刘姥姥虽然还是心里发怵,有些怯场,但一想到女儿一家,也只得蹭上去问话。
刘姥姥说的是“太爷们纳福”,贾府的奴才,在刘姥姥这些穷人乃至外人眼中,竟然被尊称为太爷,真的是宰相门前七品官啊,这些靠着贾府狐假虎威的奴仆,个个也都是见人下菜碟的主儿。
他们先是打量了刘姥姥一回,大概是看刘姥姥满身风霜,穿着贫寒,又是个老婆子,所以根本就没放在心上,只是很粗暴地问了句“哪里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估计这些豪奴,一看刘姥姥的装扮,身边还带着一个脏兮兮的孩子,当时就判定,这不知是哪里来的讨饭的呢,自然不会把她放在心上。
可等刘姥姥说明来意后,那些人听了,再没人理她。可也难怪,谁让她是个衣衫褴褛的穷婆子呢?别说这些奴仆不搭理她,估计自始至终都没拿正眼看过她。
这也罢了,可偏偏这些豪奴心眼还坏,不指路也就罢了,还让刘姥姥远远地在墙根底下等着。这完全就是把刘姥姥当猴耍呢。

可又能怎么样呢?刘姥姥还得一直陪着笑脸,谁让她有求于人呢?俗话说,阎王好过,小鬼难缠。

同是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但总有人把手中的一点点权力用到了极致,最大限度地为难与自己同一阶层的人。

如果不是其中一个诚厚的老者为刘姥姥指路,大约刘姥姥真会在那里等上半天。

其实这些豪奴的口气,和看人下菜碟的举动,别说刘姥姥,估计生活中的我们也都不陌生吧?刘姥姥为了女儿,真的是豁出了自己的老脸,把自己卑微到了尘埃里啊。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