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印和李书福的造车策略是相通的。只是恒大汽车被恒大集团两万亿债务拖累,最终失败。许家印未能完成救赎,锒铛入狱。

相反,吉利集团的李书福却将此策略跑通,将吉利从一家濒临破产的摩托车厂变成了中国最大的汽车集团。

2019年刚成立的恒大汽车被许家印描绘得惨兮兮的:“我们要资质没资质,要技术没技术,要经验没经验,要人没人,要制造基地没有制造基地,一穷二白。”在汽车业务上,恒大确实是一无所有。

所以当年11月2日许家印在“恒大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上宣布了恒大造车的战略以及目标: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

这几个词的含义很简单:能买的就买,买不了的就跟别人合作,多跟供应商们交朋友,搞朋友圈,最后把企业做大,产品做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买买买”是最重要的核心,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核心。但是这“暴发户”式的造车战略让许家印本人以及恒大汽车受尽嘲讽。

不过对当时除了钱什么都缺的恒大汽车来说,通过“买买买”加速恒大汽车的成长却是最靠谱的一条路线。这可以帮助恒大汽车快速切入汽车制造行业,快速实现从0-1的突破,从而做大做强。

毕竟如果一切都靠自己从零开始,慢慢积累和沉淀,等造出车来,黄花菜都凉了。

虽然许家印造车失败了,但“买买买”的这一造车战略,却被李书福走通了,一举将吉利从一家濒临破产的摩托车厂发展成为中国最大汽车集团。

1、李书福:造汽车没什么难的,不就是四个轮子加两个沙发嘛

李书福1963年出生在浙江台州,高中毕业后靠着从父亲处借来的120元开始自主创业。先后开过照相馆、开过冰箱制造厂、卖过建材。

1993年,30岁已经多次创业成功的李书福瞄上了摩托车行业。为了快速获得摩托车生产许可资质以及技术,他花巨资收购了一家濒临破产的国有摩托车厂。

李书福只花了三年时间就将的摩托车厂规模就带到了年销20万辆,畅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度。李书福第一次品尝到了通过“买买买”给企业带来迅猛发展的甜头。

1996年,李书福开始偷偷地为自己的“汽车梦”做准备。以扩大摩托车产能的名义在临海城东买下800亩地。第二年便宣布投资5亿元进军汽车行业。

他先是入股了四川的一家汽车厂,迅速获得一定的技术基础。然后买来几辆奔驰、红旗进行拆解学习,重新构建,还真的拼装出一台新汽车--“吉利一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都嘲讽李书福,认为他不知天高地厚地把汽车当玩具了。

面对质疑,李书福说出了那句经典狂言:“造汽车没什么难的,不就是四个轮子加两个沙发嘛。”

不过对李书福的造车梦来说最致命的是当时国内汽车行业一直也没向民营企业开放。没有造车资质,他做出来的汽车就不能上路,更无法上市销售。

虽然他入股四川汽车厂获得过汽车生产许可证,但是那张证只能生产客车,无法生产乘用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下来的几年,李书福四处求告,争取国家政策的支持。1999年12月,时逢国家计委一位主任到台州调研,李书福当面请命:“请允许民营企业大胆尝试,允许民营企业家做轿车梦。”讲到激动处,李书福干脆来了句“荡气回肠”的话:“如果失败的话,请给我一次失败的机会!”

时间来到2002年,当时中国市场上一台夏利就敢要价13万元,一台桑塔纳更是高达20万元。高昂的价格注定汽车不是普通老百姓消费得起的。

同一年,国家政策开放,吉利汽车成功获得乘用车造车许可证。李书福立马将自己的汽车以5.8万的价格推向市场,迅速掀起一场“腥风血雨”。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吉利一度将车子的起售价调低至2.99万元。

凭着价格优势,2006年底,吉利骑汽车的年销量就突破了20万辆,在中国车市中排名第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吉利汽车的销量是上去了,但是质量以及服务却饱受用户抱怨,甚至连经销商都开始倒戈。媒体对此更是口诛笔伐。

2、全球“买买买”,实现超越

痛定思痛,李书福于2007年5月17日宣布吉利汽车开始进入转型期,开始向“技术先进、品质可靠、服务满意、全面领先”的方向发展。

为了获得更好的造车技术和管理体系,提升品牌形象。李书福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买买买”路线。

2010年李书福力排众议主导吉利以18亿美元完成了对沃尔沃的100%收购。

彼时吉利造车才13年,而定位豪华品牌的沃尔沃已经有近百年历史。这一起“蛇吞象”的收购事件震惊了全球汽车行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与福特的协议,即使沃尔沃被吉利汽车收购,吉利汽车却不能使用沃尔沃的技术。

不过对吉利来说,虽然不能直接使用沃尔沃的技术,但是吉利自此却能从容地看清沃尔沃背后的所有细节。这些东西是“局外人”永远无法触碰得到的。

这好比你去餐馆吃饭,不到后厨,只看饭菜,你就不会知道饭菜是如何做出来的;当你走进后厨,即便别人不教你,自己也能看会。

后来吉利对奔驰的收购,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踹开奔驰的“后厨”看个究竟。

自此吉利在沃尔沃的反哺下驶入高速发展轨道,不管是技术还是服务还是管理都得到了脱胎换骨的提升,逐渐实现对其他所有自主品牌的超越。

从2017年开始,吉利汽车连续5年夺得自主销冠头衔。

李书福之于痴迷于在全球“扫货”,道理其实一点就破。那就是以金钱抢时间,以金钱换技术,快速实现企业扩张,做大做强,实现公司的全球化策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中国最大汽车集团诞生

目前,吉利已经是世界500强,旗下共有8家上市公司:2005年在香港上市的吉利汽车,1998年上市被吉利2016年收购的钱江摩托,2003年上市被吉利收购的华菱星马,1997年上市被吉利收购的力帆汽车、2021年在瑞典上市的沃尔沃、2022年在美国上市的极星和亿咖通,以及2024年在美国上市的路特斯。

加上旗下的远程汽车、极氪汽车、曹操出行的IPO也蓄势待发。届时,吉利在全球将拥有共计11家上市公司。这样的资本规模,在中国汽车行业中是无人能及的。简而概之,通过多年来“买买买”之路,以及自身的发展和布局,吉利已经是中国最大的汽车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