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日本知名企业小林制药再次卷入风波。截至3月28日晚,服用该公司含红曲成分保健品的消费者已有5人死亡、114人住院,约680人就诊或准备就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制造业曾经是全球公认的典范,享誉世界。"精密制造"、"精益求精"的理念,成为日本制造企业引以为豪的品质象征。然而,近年来频频爆出的造假丑闻,无情地击碎了这一神圣的光环,日本制造业正在跌落神坛。

一连串的丑闻不断摧毁着日本制造的美誉。2021年,制药企业小林化工因药品造假而被勒令停业,高管长期默许造假,约500种药品中近80%存在造假记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汽车巨头丰田旗下子公司大发汽车安全测试造假,64款车型被迫停售,其造假历史可追溯至1989年。
早在2017年,世界500强、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神户制钢公司就承认篡改检验数据,以次充好卖给了包括波音、通用在内的500多家客户。而神户制钢的造假历史甚至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年,全球第二大汽车安全气囊生产商日本高田公司也因持续10多年篡改检测数据导致20多人死亡、200多人受伤,申请破产,堪称"切尔诺贝利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触目惊心的丑闻,昭示着日本制造业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作为制造业大国,日本企业理应是诚信经营、精益求精的楷模,如今却沦落至造假泥淖,令人震惊失望。

这场风波震撼了整个世界。那些曾经令人仰慕的品牌,恐怕也将从神坛跌落,成为"昔日英雄"的遗憾注脚。日本制造曾是他国企业的榜样,现在却正成为"反面教材"。

而我们了解日本制造业造假丑闻的目的,绝不是要因他国错误而沾沾自喜,而是应该以此为鉴戒,反思并加强本国企业的诚信经营和监管机制。日本制造业的陨落,正是敲响了所有国家的警钟。

面对这场危机,我们决不能故步自封、自满自傲,而要虚心学习其中的教训,及时查漏补缺,努力创建更加诚信、更富竞争力的制造业生态,引领全球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要以日本制造业的陨落为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推动本国乃至全球制造业的诚信体系建设,共同开创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