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沙县小吃,你有多久没有去吃过了?

曾经的它,全球门店数量一度超过9万家,远超肯德基和麦当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餐饮界知名扛把子——兰州拉面和黄焖鸡米饭的围追堵截下,依然稳坐“国民小吃”王座。

年营业额更是超500亿元。

在国内,不管在哪个城市,你几乎都能在某个转角遇到一家沙县小吃。

中国人不能没有沙县,就如同西方不能失去美国牛肉拉面。

但如今,围绕在沙县小吃身上的负面声音越来越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沙县小吃,似乎正在褪下光环:

很多人不知道,沙县小吃和传统餐饮的加盟连锁完全不同,它的飞速扩张,靠的是一种非常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模式。

靠着这种模式,它不仅在全球开了9万多家店,并且还能保持一种相对标准的特殊快餐形态。

沙县小吃,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如今它又为何风光不再?

让天下没有好割的韭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沙县小吃兴衰背后的商业逻辑。

1

沙县小吃的扩张,靠的其实是一种奇特的商业模式——“同乡同业”。

你可以把它看作一种特殊的小吃产业集群。

类似如今遍布全国的湖南新化打印店,发源自福建晋江的运动鞋,还有山东曹县赫赫有名的棺材产业等等。

它们通常是由同一地区的人群经营相同或者相关的产业,并且这些人还都多少有点沾亲带故。

比如像安踏、特步、361°这几家比较知名的运动品牌,它们的创始人,实际上都姓丁,而且还都是晋江人。

而快递行业,这几通几达, 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就更加紧密了。

靠着这种特殊的乡土社会网络和地缘关系,老乡带老乡,彼此抱团发展,然后逐步把产业辐射到全国各地。

这种模式,不是加盟,却比加盟更加生猛,更具生命力。

沙县小吃,就是靠着这样一股神秘的原生力量,在极短的时间内自发扩散到全国各地,保持了一种相对标准的特殊快餐形态。

那么,沙县小吃,到底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呢?

这一切,还得从一场金融危机开始讲起。

关于沙县小吃的真正起源,和乾隆微服私访创造的那些传统小吃的故事一样,众说纷纭,可供考究的资料不多。

但大多离不开当地暴雷的标会,以及一群因此负债,不得不背井离乡的失意中年人。

所谓标会,你可以简单把它理解成一种民间自发的非正规融资组织。

它在福建、广东和浙江一带广泛流行。

标会本身其实带有一定的合作互助性质,参与者可以通过标会筹措资金或赚取利息,但由于缺乏法律约束,有的内部操作非常随意,甚至可以称得上狂野。

用今天的视角来看,这就是非法集资啊。

不巧的是,作为全球免签代言人,福建人的路子向来也比较野,或者说,比较有冒险精神。

这种“双倍狂野”所带来的,那都已经不叫火上浇油了,是火药堆里扔导弹。

早些年很多会头筹资金额动辄几百、几千万,为了集资,承诺的回报率还都特别高。

于是,很多尝到甜头的会员还会跟亲戚朋友借钱,多投几个标会。

经常看法制节目的朋友都知道,到这一步,就差不多到传统的跑路环节了。

1992年前后,沙县以及附近地区的许多标会暴雷,会头卷钱跑路,留下一众背着债务的会员在风中凌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得已,他们只能也跟着跑路,出去打工还债。

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都跑到了福州、厦门等沿海城市发展。

毕竟,大城市嘛,机会更多一些。

对于一群学历普通,技能普通的普通中年人来说,在当时可以选择的余地,其实并不多。

那会外卖、快递、网约车这“零工三件套”也还没发展起来,所以很多人除了进厂上工地,也会选择去经营一些本地小吃,自己比较熟,做起来也简单。

只需要架上锅炉,支起小摊就可以开业。

早期很多沙县人卖的,也是制作相对简单,能够快速出餐的扁肉(也就是很多人眼中的馄饨)和拌面。

扁肉一块钱一碗,拌面更便宜,一碗只要五毛。

可以说,沙县小吃价格实惠的特性,是从开始就刻在基因里的。

这也让它在当时变得非常受欢迎。

再加上,90年代,我们的城市化进行的如火如荼,无数的农民进城打工,进厂谋生。

这为城市注入了天量的流动人口,还有他们带来的廉价的需求。

沙县,抓住了这一波时代的红利,很快就在厦门等地站稳脚跟。

第一批经营沙县小吃的人,就是从这一块钱一碗的扁肉里挖到了第一桶金。

从一些资料来看,当年做得比较好的那一批沙县人,一天就能有三百多的营业额。

要知道,这可是90年代,这一天的营业额,已经赶上当时很多普通人的月薪了。

累是真的累,但赚钱,也真赚钱。

而在这之后,很多赚了钱的沙县人,也会继续开设新的门店,或者带着自家亲戚朋友,乡亲邻居一起经营,抱团发展。

老乡带老乡。

一个人走出来,带动一个家族,一个家族又带动一个地区。

这就是,同乡同业的特色模式。

也是沙县小吃在全国各地“繁衍”的起源。

2

但真正让沙县小吃门店数量突飞猛进的,其实是一个神秘角色——沙县政府。

实际上,在1997年之前,沙县小吃并没有在小吃界留下什么响亮的名号,并且整体还处于一个比较松散的状态。

门店也大多还集中福州、厦门等小部分地区。

直到97年开始,沙县政府针对沙县小吃,在各乡镇设立小吃办,同时还组建了沙县小吃同业公会和沙县小吃业发展服务中心,给从业者提供资讯和培训服务等。

而且他们不光出人出力,最关键的是,还出钱。

从早期的报道来看,2004年沙县小吃进军上海的时候,开一家店就给1000元的补贴,07年到北京开拓市场的时候,更是一度涨到了3000元一家。

开店贷款方面也给出了相当大的便利,甚至还提供无息贷款。

正是因此,才让沙县小吃迎来爆炸式增长,门店遍布全国各地。

可以说,沙县小吃的发展——

既不是很多人理解的,完全是靠“老乡带老乡”这样一种自组织的,完全去中心化的模式;

也不是完全中心化的加盟模式。

而是在“同乡同业”“政府扶持”的双重助力下,在自组织的同时,还有一个制定基本规则的中心组织。

这才造就了沙县小吃这种不依赖加盟,却依然能够飞速扩张的神奇业态。

3

但是,这些还不是沙县小吃爆火的全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很多地方小吃,一旦离开本地,认可度马上就断崖式下跌。

但为什么沙县小吃却可以把门店开到各地街头巷尾,获得全国人民的认可呢?

便宜只是一方面。

更重要的是,沙县小吃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融合,创新的特殊产物。

很多人比较熟悉的沙县小吃,可能是沙县小吃的“四大金刚”——也即扁肉、拌面、蒸饺和炖罐。

但其实,如果你观察过沙县小吃的菜单,你能够很容易发现,它所售卖的,是各种兼容南北风味的平民美食。

它既有北方的面条、饺子,也有南方的米粉、粿条,更特殊点的,比如像福建的芋饺,甚至是柳州的螺蛳粉也都能在这里找到。

不同地方售卖的沙县小吃还不太一样。

咸淡自调,丰俭由人。

你总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食物。

当然,沙县小吃最生猛的,还是它的性价比。

问题是,沙县小吃在SKU如此之多的情况下,为什么不仅能够快速出餐,还能做到这么便宜呢?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沙县小吃早期大多是夫妻店模式。

他们的店面通常不大,并且选址上没有特别高的要求,一般选在社区附近,有一定的人流量,房租又不是特别昂贵。

房租成本就已经省了一大截。

另外,这种“便宜”,其实是建立在夫妻两人长时间共同经营,夙兴夜寐,惨淡经营,不辞辛劳,不计较人工成本,几年下来就累出一身病的代价之上的。

这一行,老人喜欢称之为“勤行”.

因为不勤快你真的干不来。

六点开店,很多店主往往两三点就得起床,烧水、和面、拌馅、包饺子......只要沾上早餐,就没有一个能睡好觉的。

像我之前接触过的某些沙县小吃门店,夫妻俩一年365天,起码有360天是从早忙到晚,把自己当驴使。

一楼出餐,二楼就是睡觉+库房,天天和米面粮油睡一起,把在外租房的成本都给省了。

而且他们不是说只有一两天这样,而是几乎天天保持这样的工作强度。

这种模式,这样的成本,让那些大型连锁品牌怎么比?

如果是正儿八经的快餐,估计要两班倒,三班倒了,还不能做特别复杂的面食。

在这样的情况下,削减掉大部分的房租、人工等成本,沙县小吃的利润空间实际上就大多了,菜品自然也可以做得更加便宜。

4

但是,如今的沙县小吃,终究是不如过往了。

为什么?

网上关于“沙县小吃为什么不行了”的讨论特别多,但核心原因,其实就一个:

性价比变低了。

性价比可以说是沙县小吃曾经大杀四方最重要的一个特质。

但这些年下来,这个特质似乎在被不断剥除。

大家能够很明显感受到的一点就是:沙县小吃变贵了,变得“量少价高”。

当小吃吧,它又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

扁肉、拌面之类也不是什么不可替代的东西。

当正餐吧,现在没有个三四十以上根本就吃不饱;

而且同样的价格,沙县小吃的竞争对手就多得多了。

这就让它的定位显得十分尴尬。

而更尴尬的是,这种“性价比”降低,已经是不可逆的态势。

就像我们前面提到的,沙县小吃的便宜,是建立在夫妻俩长时间共同经营,大幅削减各项成本的基础之上的。

但不说这些年普遍上涨的物价,以及人工、房租水电等方方面面的成本。

而更为关键的是,做事情会把命拼上的那一代人,老去了。

如今的年轻人有了更多的选择,不必再去把命放进那台绞肉机里,这说明,也是时代的一种进步。

当然,时代进步的同时,一个侧影就是,城市化进入尾声,工厂实业举步维艰,房价涨上天,流动人口再难留在大城市中。

与之伴随的就是那些便宜好吃的廉价餐,也失去了最大的客群。

归根结底,这是一代人的老去,同样也是一个时代的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