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为先 艺为本

——著名书法家丁锐先生印象

牧心

回坊位于西安城内西北隅,当地人将世居于此的回族人称为坊上人,如今的回坊已成为中外游客必来打卡的著名美食文化街。坊上人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其店铺匾额更为讲究,或大或小的店面里也多悬挂有书画作品,这众多书画作品集中反映了坊上人的道德修养、思想情感、处世哲学、精神寄托以及对未来的追求,其中尤以署名“长安回坊丁锐”的书法作品更是笔力遒劲,雄浑劲健,令人过目难忘。

初见丁锐先生,便理解了古语“字如其人,人亦如字”这句话的含义,与之交谈,先生那虚若怀谷,慷慨爽言,待人诚恳的高风更是赫然再现。 丁先生出于书香之家,自呀呀学语至识文断字就深受家庭浓烈的文化气息熏染,数十年如一日苦心钻研书法艺术并持之以恒,先生为人正直,做事坦荡,这些优秀的品质无一不体现在其书法作品中,观其书,行笔犹如脱缰骏马腾空而来绝尘而去;又如蛟龙飞天流转腾挪,字里行间厚重雄浑,大气脱俗,观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夸,笔迹若流水行云。 中国艺术悠久的发展史中,书法是一种凭借线条和形体结构来表现人的气质、品格、情操和修养的综合性艺术。书法注重气势之美、意态之美、韵律之美,更讲究筋骨之美。丁锐先生书法四体兼善,尤以行、草书见长,其行书结构严谨,静中有动,动中寓静,有清新爽朗的艺术效果;草书则势若行云流水,或伸或缩,用笔浓淡枯湿相间,变化自然。其色,其形,其浓淡枯湿,其断连辗转,粗细藏露皆变数无穷,气象万千。

艺术本源于生活,但艺术上的成熟与分量,离不开多年的沉淀和积累。诚然,书法是绝离不开笔墨技巧的,每位书法学者都在此道路苦心钻研以磨炼高超的书写技能,但书法家不同于手艺人,并非仅描龙画凤,若不通晓文字、不钻研揣摩历代书法名家之迹,决计是不能将胸中的豪气寄之于翰墨,书法的意趣则不能被发挥到极致,正因为如此,丁锐先生方能沉心静气的长期浸淫书法艺术世界之中,博采众家之长,潜心揣摩,心研笔读,巧妙地把古人笔墨了无痕迹地融入自己的书法中。

丁锐先生不仅是一位书法大家,也是一位书法教育家,更是一位仁义之士。他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在创作之余,亦为回坊书画艺术发展殚精竭虑,退休后不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上门求学、求字,先生始终秉持一种真诚之态和真情之心,总是有求必应,不厌其烦。历来从艺者都或多或少有清高孤傲、偏执自我的脾性,但丁锐先生的宽容、热情、真诚,使他能够团结很多人,共同为回坊书画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效力。公益性的书画活动往往会花费书画家许多精力,但丁锐先生却乐此不疲,凡事躬行,扶危济困,帮助弱势群体。西安回坊随处可见先生题写的牌匾,这随处可见的,不仅仅是艺术,更是挂满人间的真情。

古来修文必修德,修德是修文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所谓“德为先,艺为本”、“心正则笔正”。丁锐先生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其为人、从艺、追求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真正做到了德艺双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