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气是辰月的开始,也是木气隐藏,火气显现的开始。此时显现的火气,就是一年之新火。于是人们在清明之前,将旧火全部熄灭,并用榆柳之木请新火,谓之改火。在新旧之火交替之时,有一段禁火的时间,最终演变成了如今的寒食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初的禁火节大多在三天到七天之间,最长可达到一个月。由于禁火的时间过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其时间也在逐渐缩短。曹操就曾经下令取消了禁火节,后来晋朝取代魏国,希望大臣都能像介子推一样忠诚,于是又恢复了三天的禁火节。

在禁火期间,人们不生火,家家吃冷食,被称为寒食节。因此人们在寒食节前一天,要准备很多食物,以备禁火期间食用,所以寒食节前一天,家家户户,炊烟袅袅,忙着准备食物,被称为炊热日。

炊热日是为了给寒食节禁火期间准备食物,而寒食禁火,是为了清明请新火,三个节日相辅相成,其源头就是清明火初显。以前的寒食节,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冷冷清清,而是人们期盼中的幸福时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老话说:吃穿住用行,人生五件事,吃饭永远排在第一位,正所谓一日三餐,一顿不吃饿得慌。然而在宋代以前,普通一天只吃两顿饭,诸侯一日三餐,只有皇家一日四餐。当年淮南王被流放期间,就将他一日三餐减为两餐,以示惩罚

不仅吃饭的次数有限制,就连时候也有规定,正所谓“不时不食”,除非皇帝恩赐。然而在寒食禁火期间,就没有了这些限制,人们可以随心所欲,从早到晚,想吃就吃,这对于吃货来说,还真是一种期盼。正所谓“馋妇思寒食,懒妇思正月”。

元代的《梧桐雨》中有一段描述:寡人自从得了 杨妃 ,真所谓朝朝寒食,夜夜元宵也。《金瓶梅词话》中也有一段:穿袍儿的也有五六个,以下歌儿舞女,得宠侍妾,不下数十,端的朝朝寒食,夜夜元宵。于是“朝朝寒食,夜夜元宵”就变成了一个词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寒食禁火期间,要吃什么?

书云:寒食火禁,以冬至一百四日,谓之炊热日。饭面饼饵之类,皆以为信宿之具。又以糜粉蒸为甜团,切破曝干,尤可以留久。以松枝插枣糕置门楣,呼为子推。子推是一种用枣和面做成的饼子,也是纪念介子推的一种食物。

人们将饼子做好之后,用柳枝串在一起,悬挂于门楣上风干,以便于保存。此时温度回升,燕子归来,家家门前挂着一串串的面饼,被称为“子推燕”。这种面饼,就是寒食禁火期间的主要食物之一。

当然除了面饼之外,还有馒头和鸡蛋等,人们将馒头做成各种形状,让孩子吃,俗话说:吃了文具,文思大进。吃了耕具,种田有劲。都是一种美好的寓意。人们将煮熟的鸡蛋染成红色,被称为“镂鸡子”。

书云:寒食日,俗画鸡子以相晌。古之豪家,食称画卵。有些地方,则在寒食节吃炒奇,也就是将土放入锅中烧热,然后将切好的小面块放入土中炒熟食用。这种炒奇,正是清明前后最佳食物之一。

清明是辰月的开始,人们刚刚从寅卯月的强木气场中走出来,进入了辰土之月。土为脾胃,被强木之气压制了许久,正是需要加强土的力量。土的源头在午火,午火熄灭而成未土,未土高温而干燥,是四季土的源头,也是被火烧过的土,被称为灶心土。

书云:伏龙肝即灶心土,须对釜脐下经火久炼而成形者,具土之质,得火之性。其功专入脾胃,有扶阳退阴散结除邪之意。那么炒奇在土中被炒熟,凝结着未土的精华,正是补充脾胃之力的食物之一,也是清明前后的主要食物之一。

这些都是可以久放之物,为了顺应节气的变化,人们还特意准备了百花粥。此时正是百花盛开的季节,盛开的百花,就是此时此刻大自然的力量结晶。书云:寒食禁火三日,造场大麦粥。洛阳人家,寒食装万花舆,煮桃花粥。桃花三株,空腹饮用,细腰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寒食节还真是“吃货”的节日,人们吃着枣子饼,馒头炒奇和鸡蛋,喝着可以消食的桃花粥,并且没有时间和次数的限制,所以:馋妇思寒食,懒妇思正月。朝朝寒食,夜夜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