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3月11日,我国的第一位开国女将军逝世,人们在整理她的遗物时被震惊了。

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为新中国成立做出如此大贡献的人,竟然只留下了少得可怜的遗物。

另外,当人们得知她的遗嘱时,都纷纷流下了敬佩的眼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女将军是谁?她的遗物又是些什么呢?

开国女将军的遗物

1955年9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齐聚在中南海的怀仁堂,这天下午要举行新中国第一次授衔仪式。

在这些为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帅当中,只有一位女性的身影,她的名字叫李贞

“祝贺你李贞同志,你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

周总理亲手将少将军衔命令状授予了李贞,并紧握她的手说了这样一番话。

李贞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她成为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将军,值得一提的是,她的丈夫甘泗淇也在授衔仪式当中,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很多人都称呼夫妻俩人是开国将帅当中的“双子将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贞作为一名开国少将,在生活上面却异常简朴,生活水平甚至比很多普通百姓还要低很多。

在20世纪50年代的末期,李贞将军之前一直在用的毛巾被终于破烂地不成样子,于是,她破例购买了一张舒丽亚牌的提花毛巾被。

每次到了春季和秋季,李贞和丈夫都会拿出提花毛巾被使用,用得时间长了,被子难免会破,李贞就会用针线去修补,这床毛巾被一直被使用了30多年。

如果有人被邀请到李贞家里做客,这个人进去李家的第一感觉肯定是走错门了,因为李贞家里清贫的简直不像话。

家具非常简单,一个破旧的沙发,用了不知道几十年了都不舍得换,旁边还有李贞从湖南老家带来了藤椅,大部分藤条都已经断掉了,但她一直都舍不得扔。

再看看卧室里,只有一个床、一个衣柜和椅子,跟会客厅的家具一样,非常破旧。

1982年,过一天就是元旦了,李贞家中迎来了一位老领导,领导被李家的景象震惊到了,十分愧疚地说道:

“像李贞大姐这样德高望重的老领导,生活得这么艰苦,是我们工作的失职。”

对此,李贞笑了笑,说道:

“这些家具虽然破旧了些,但扔掉也可惜,修一修,补一补,还可以用嘛!你们不要为我费
心了。”

可是,李贞生活条件如此之差,老领导放心不下,最后于1984年的春季,组织多次劝说李贞,最后她才同意搬到北京军职干部楼房里去。

虽然说是搬家了,但李贞身上勤俭节约的品质却不曾改变,李贞的衬衣和外套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补丁,一双棉鞋也是修修补补凑活着穿,一穿就是十几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贞极少购置衣物和被褥,她平时穿的衣服大多都是许多年前留下来的青布衣服,那个棉布军大衣都已经掉色了也舍不得换。

李贞曾经有一个孩子,但当时正处于战争环境,唯一的孩子不幸夭折了,后来的她再也没有怀上孩子。

虽然没有亲生子女在世,可她抚养了20多名烈士遗孤,她把最纯洁的爱都献给了这些孩子们,把这些孩子当做亲生子女来看待。

李贞夫妻俩的收入全靠国家发的工资,虽然工资不算低,但眼下还有20多个孩子需要养活,吃饭、穿衣都是钱。

李贞有时会邀请孩子们来家里,光吃饭就得摆3桌,但李贞毫不吝啬,给孩子们吃她能提供的最好的饭菜。

为了增强孩子们的体质,李贞夫妻俩还会定时给孩子们提供牛奶等营养品,过节放假时,还会带孩子们去公园里玩,或者是去看电影,增长孩子们的见识。

这件事军队的领导也是知道的,为了减轻李贞夫妻俩的生活压力,曾想为李家发放一些抚养孩子的津贴,并给李贞家给予特殊照顾。

但毫无疑问,李贞拒绝了,她表示:

“战争年代十分艰苦,现在条件好了,我们不能贪图享受,丢掉艰苦奋斗的好传统。”

李贞夫妻俩把每个月得到的工资基本都花在了20多名孩子身上,用在夫妻俩自己身上的少之又少。

后来,那20多位孩子长大了,成为了国家栋梁,为祖国的医疗、科技、教育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孩子们有能力回报李贞了,他们就想给“母亲”买床被子,买几身新衣服,但李贞并不同意。

虽然李贞已经不用再给孩子们操心了,但她的生活依旧清贫,因为她把多余的钱全都用来帮助其他有困难的干部家庭上了。

1990年3月11日,李贞永远离开了我们,在弥留之际,她的脚上仍穿着那双打满补丁的袜子。

人们在为李贞将军整理遗物时,只在其家里发现了4把破旧的藤椅,一个已经使用了40多年的行军箱,一台14年前的电冰箱,一件打满补丁的衣物,一床使用了30多年的提花毛巾被,4枚勋章以及旧时首封的两根小金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李贞的遗嘱中这样写道:

“一根金条捐给自己的家乡浏阳县,另一根捐给丈夫甘泗淇的家乡宁乡县,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存款一分为二,一部分捐赠北京市少年宫,一部分作为自己的党费上交。”

在场的人们都被这一幕感动到痛哭流涕:

“将军心里总是装着人民,唯独没有她自己。”

悲惨的童年

有谁能够想到,开国少将李贞的出身竟然是童养媳。

李贞于1908年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一贫苦人家,是家里的第6个女儿。

在李贞诞生的那年,父亲李光田已经年近40岁了,毫无疑问,多一个人多一张嘴,这让李家本就不富裕的生活变得更加捉襟见肘。

李光田有两份工作,种田和捕鱼,那两亩半田地是租种地主家的,粮食收成很少,而且出去交租,到手也剩不了多少。

捕鱼那就更不用说了,运气好了还行,运气不好,接连好长时间都捕不上来一条。

根据李贞的回忆,当时最常听见的,就是父亲每次出门回来后的叹息声。

等到李贞6岁时,就被父母卖到了别人家当童养媳,临走那天,母亲特意给李贞换上了一件新衣服。

那个家庭姓古,是一个医生家庭,收入还算不错,但还远远达不到富裕的程度。

父母把李贞送过去的那天,古家人答应说一定好好照顾她,但是,这也就是说说,古家人内心其实是看不起李贞的。

古家原本有3个女孩,李贞排最小,其中一个年龄大点的女孩轻蔑地对李贞说道:

“你还不知道吧,你是来给我弟弟当童养媳的。”

其实小小年纪的李贞并不理解“当老婆”的含义,但是她可以从古家人的语气中看出来,“当老婆”就是天生要被欺负的。

事实也正是这样,古家人把劳累的家务都安排给6岁的李贞做,砍柴、挑水、洗衣、做饭等等。

而且,古家人对李贞很是严厉,饭菜做得不好吃了要挨打,砍柴不够数也要挨打。

李贞的“未婚夫”比她大四岁,很不懂事,只要心情不好了就会拿着李贞出气,从小到达,李贞都记不清到底挨过多少次打了。

等李贞长到十四五岁时,已经懂的了不少道理,因为常年的劳作,身体也变得硬朗起来,她不堪忍受这种生活,便偷偷和其他的童养媳商量逃走。

但是李贞的想法被古家人看出来了,为了能控制住李贞,古家人就想让她赶快跟儿子成亲。

李贞16岁那年与丈夫结婚了,婚礼是旧式婚礼,但是丈夫性格暴躁,婚后也一直虐待李贞,所以说李贞婚后的生活也不尽人意。

一直到1926年,大革命的浪潮席卷湖南,18岁的李贞认识到,革命不光能改变自己悲惨的生活,还能改变全国千千万万穷苦百姓的生活。

李贞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妇女解放协会,其实“李贞”这个名字是从她报名填表时才开始有的,此前她是没有名字的,大家都喊她“旦妹子”。

谁说女子不如男

妇女协会里有很多比李贞年纪大的姐姐,她们对李贞格外关心,经常会询问李贞的生活情况,李贞有什么困难,大家也会尽全力去帮助。

李贞在妇女协会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和关怀,为了回报大家的关心和照顾,每次有什么活动或任务,李贞都是“打头阵”的那个。

李贞跟随协会大姐一起去发动群众、组织工会和妇女协会、儿童团,李贞负责的表现多次获得了组织的肯定。

李贞是本地人,对当地环境非常熟悉,所以说组织上有很多机密文件的运送都是交给李贞来完成的。

因为李贞表现出色,一路成长为了浏阳县永和乡妇女协会委员长、区妇女协会委员。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而此时的李贞才刚刚入党一个月时间。

位于长沙的许克祥紧接着发起了“马日事变”,屠杀了很多共产党人,团防局也把共产党员李贞列为了“逃犯”。

李贞的叔祖父在团防局里当伙夫,他趁着夜色找到李贞,将通缉令的事情告诉了她,妇女协会的成员赶紧凑了3枚铜钱交给李贞,充当逃跑时的路费。

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捕,李贞协同几名共产党员躲进了深山,可后来被敌人察觉,李贞只好在深夜返回家中。

在母亲的安排下,李贞被送到了城里,在一大户人家做佣人。

虽然革命遇到了挫折,但李贞从未放弃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她一边工作,一边想办法与组织取得联系。

后来,环境稍加安定,李贞打扮成一位卖坚果的女子回到了老家,终于在几天后找到了几名共产党员。

几人成立了一个党支部,李贞担任支部书记,最后经过不断努力终于与上级党组织接上了头。

1927年,由毛泽东领导的秋收暴动队伍来到了浏阳,李贞听说后冲出房门,找到了自己的队伍,并积极筹集物资,参与到了攻打浏阳城的行动当中。

等秋收暴动的队伍离开浏阳以后,李贞等人根据党组织的要求组建了浏东游击队,队长是刘少奇,李贞任士兵委员长。

游击队成立之初只有20人,两只枪,但不到一年的时间,队伍就发展到了200多人,武器装备也有了很大的补充。

在浏东游击队作战期间,李贞曾有过一次壮举。

那是一年寒冬,游击队在十八折与敌人打了一场遭遇战,战斗打了整整一天,游击队员们的子弹全都打光了。

敌人见势步步紧逼,看架势,是想要把游击队员把死路上逼。

包括李贞在内的六七个队员只好边打边退,一直退守到狮子崖上,眼见已经无路可退,敌人又围了上来。

李贞随即大喊一声:

“不能让敌人捉活的,往崖下跳。”

话罢,李贞身先士卒,直接跳下了悬崖,其他战士同样也相继跳了下去。

幸运的是,李贞最后被一棵树“救”了。

在下落过程中,李贞落到了树上,树枝提供了缓冲作用,奇迹般地捡回了一条命。

不知过了多久,李贞在悬崖下醒了过来,她找到了另一位幸存的同伴,两人把牺牲的战士就地掩埋了。

然后两人互相搀扶着走了70里地,最后才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巾帼不让须眉

李贞虽然是个女子,但身体格外强壮,打起仗来比很多男战士还要勇猛,红6军团的首长曾夸赞她是“红军中智勇双全的女将”。

1928年4月,游击队面临着枪支短缺的问题,张启龙在想办法为队伍筹集枪支的过程中,意外在观音堂被团防局的人抓走了。

王首道(省委特派员)认为,张启龙作为敌人通缉的“要犯”,肯定不会被枪决,而是会被送到敌人送到县城领赏。

该怎么营救张启龙呢?李贞和王首道的想法不谋而合,那就是拦路劫救。

但是敌人也不是吃干饭的,万一敌人安排了一个“诱饵”,把张启龙给“掉包”了怎么办?

李贞想了一个办法,她把自己打扮成一个街头小贩,偷偷溜进了观音堂,暗中打探情报,果然不出她所料,敌人确实转移了张启龙的位置。

晚上,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李贞获得了张启龙的具体位置,于是便带领着游击队准备营救,但是,等游击队到达目的地后,张启龙却不见了。

李贞非常愤怒,直接把刀架在了敌人的脖子上,呵斥道:“告诉我张启龙在哪?不然砍掉你的脑袋。”

那人战战兢兢地回答道:“在林家祠堂。”

随后,李贞带领着游击队战士们冲到林家祠堂将张启龙解救了出来。

前文提到,李贞被逼跳下悬崖,那时候的她已经怀有身孕了,当她醒来时,只感觉下半身湿漉漉的,她明白,孩子流产了。

这是李贞在战火中第一次流产,第二次是在过草地的时候。

那是1935年11月,李贞跟随红2军团和红6军团长征,第二年的夏天,大部队步入了草地中。

李贞担任了红6军团组织部长,同时她也是红2方面军的组织部长,身上的担子极其沉重,而且,当时的她已经怀有7个月身孕了。

草地的环境是恶劣的,想要吃顿饭都成了奢望,李贞只能和其他战士一样啃草根、吃树皮。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身体情况下,李贞最为担心的还是其他战士的身体情况,她只顾着照顾其他的战士,完全忘记了自己虚弱的身体。

终于有一天,李贞撑不住了,还没等大部队走出草地,李贞就生了一场重病,最终导致早产。

甘泗淇(李贞丈夫)为了救李贞,把收藏多年的一支金笔给卖掉了,这支笔是他在莫斯科中山大学读书时的毕业奖品,非常稀有。

经过努力,李贞保住了生命,但孩子却不幸夭折了,因为流产和早产的影响,李贞再次没有机会怀孕生子了。

在后来的抗日战争中,李贞主要在后方工作,丈夫甘泗淇担任了120师政治部主任,一直奋斗在抗日前线。

解放战争中,李贞担任了政治部秘书长,甘泗淇为西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在解放大西北的斗争中,夫妻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后来的两人还一同参与了抗美援朝的战斗当中。

其实夫妻俩这么多年过去了,李贞一直觉得愧对丈夫,因为她没能给丈夫留下个孩子。

一天,李贞找到丈夫,说道:

“趁现在还来得及,我们离婚吧,你再娶个妻子,给你生个孩子吧。”

但甘泗淇却不是这么想的,他坚定地回答说:

“我要的是爱人,不是孩子!而你是我唯一的爱人,你就好好做我的爱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