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与孔子:推动上帝智慧与中华智慧的融合

丁华乾

这些年,接触和学习了老子《道德经》,深为其震撼,我有以下感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道德经》是一部“天书”。2595年前,老子诞生,我以为,他就是“上帝”派遣下来,向人类传达宇宙信息,教化人类的。它集中体现在《道德经中》。《道德经》虽然只有5000多字,但字字珠玑、句句真言,站位高远、博大精深、思想深邃,仰观天象、俯视人类,既揭示宇宙、天体、宏观世界的运行规律,又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还告知我们自己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如何应对危难,如何解决矛盾,如何知善恶、懂进退,等等。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从蒙昧到开化,从开化到文明,需要“天人”点化,需要神灵启蒙,老子就是这样的“神”。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老子开启了中华文明的“源”。不然,当时的孔子也上门请教老子。毋庸讳言,年轻时的孔子,也从老子那里获得了思想启发。当代,国际社会亦承认老子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据说,《老子》一书的外文译种就多达266种,它在世界上的发行量仅次于《圣经》。
第二,理清老子学说与孔子思想的关系,寻求中华文明的最佳组合。在人类文明史上,先后出现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歌白尼、莎士比亚、牛顿、培根、伏尔泰、康德,和中国的老子、孔子、孟子等人。他们的学说,既同根同源又各有千秋、相互补充,形成了完整的文明体系,我们不能抬高一个、贬抑一个。正所谓“和而不同、美美与共”。老子、孔子、孟子等先圣,他们的思想具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和特点,具有互融性、关联性和继承性。例如,老子思想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哲理性,为我们提供了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孔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它提倡“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为统治阶级提供了治国安邦的指导思想,为为政者提供了行为规范,为社会进步提供了文化动能,为庶民百姓提供了道德规范。孔子影响的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国风、政风、族风和家风,还影响了世界,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第三,以老子思想为核心的中国智慧来认识当今世界、应对复杂形势。当下,正是世界百年未遇之大变革时期,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断东扩,刺激俄乌冲突爆发,至今两年尚未熄火。美国对中华复兴耿耿于怀,采取了遏华制华国策,挑动台海冲突,在南海不断挑动搞事。日本仍亡我之心不死,与美积极配合,加紧对华文化渗透、人员进入。如何治乱镇邪?化敌为友?老子的思想,能提供策略指导。如“水利万物而不争”,启示我们刚柔相济、善于应变,减少与美国的正面冲突,与美、英、法等发达国家保持经贸合作,保持民间往来交流,不要强出头、忙逞能,急于想取代美国霸主地位。特别是在俄乌冲突中,始终保持中立,是明智的,即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不选边站队、不拉偏架,是符合老子思想的,不至于在国际舆论场中陷入被动,从而保持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主持正义的公正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稳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缩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争取西方发达国家加入和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最终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实现天下大同的远景目标。

又如,老子的核心思想是“无为”,并不是说“不要有所作为”,而是说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强行去“为”,要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因势利导、量力而行,善于把“不利”转变为“有利”,才能成功。

再如,凡事要有一个“度”,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领导不可能把下级捆得死死的,要给下级一个执行和发挥才能的空间。当年,蒋介石指挥国民党军队打内战,就是事必躬亲、包揽一切,让下属没有机动权,这也是导致国民党军事失败的重要原因。高明的领导,往往是只看结果,不看过程,让下级自由发挥,效果反而更好。

第四,深入持久研读老子《道德经》,参悟其玄机奥秘。老子学说,初学比较玄乎、抽象、深奥、费解,学者们也对具体句子的解析各说不一、难求一统。这正是它的高深莫测之所在。只有不断学、反复学,用心悟、深思考,才能逐步学懂弄通、把握精髓。例如,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还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听来很费解,但仔细琢磨,就能理解:世间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系统,都依循一定的规律变化,人是宇宙本原“道”中自然演进过程中的产物,是万物中的一物。故而,人要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要效法自然、遵循自然,天一合一、和谐共生。

老子不仅“谈天说地”,而且“泄露天机”,如“动善时”、“大象希声”、“大器晚成”,就是鼓励人才顺天由命、积累势能,不断学习、不怕磨难,一旦时机成熟,便主动出击捕获,才能取得成功,发展自己、有益社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上所述,老子思想是“天眼”,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脉;孔子儒学是“高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集大成。他们共同构成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当今世界的许多“不确定”,恰恰是永恒的“确定”。我们只要把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就能增强文化自信,无论局势如何变化,挑战如何严峻,我们都能应对自如,以不变应万变,以“无为”助有为,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完成民族复兴伟业,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者系重庆市孔子儒学研究会党支部书记)

编辑整理:一带一路门户网

特别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疏漏,以最新统计为准。若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