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中考压线考入重点高中,毫无疑问“凤尾”的问题就避无可避了。

尽管家长之前也给孩子在思想上做过一些工作,但当真的要面对这一问题的时候,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还是依旧难以接受,“凤尾”所带来的压力还是有点大。

最终家长还是表示当初应该选择做“鸡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家长认为如果自己的孩子当初去的是一所普通高中,那么以孩子的能力肯定是能排名靠前的,会成为名副其实的“鸡头”,而这样的体验感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自信,有利于孩子继续进步……

这已说法必然会得到很多人的认同。

但事情真的会如我们想得那般简单吗?

首先,我并不否认确实会有一些有能力压线进入重点高中的学生如果去了普通高中有可能成为“鸡头”。

但我们要知道的是,这其实是也是一个“概率”问题,并不是绝对的。

高中学习和初中学习是没法比的,尤其是在当下,不说这些“压线”水平的学生了,就算是那些以高分考入重点高中的学生都不敢说一定能把高中学习学得非常好、继续保持非常好的名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别看自己是重点高中的“压线生”,实际上这部分学生中有一部分真的未必会比普通高中的重点班学生学得更好。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认为“凤尾”比“鸡头”更厉害,是因为我们只是去看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了。

但我们要搞清楚的是所谓的“分数线”指的只是被录取的“最低分”,重点高中的最低录取分数肯定是会高于普通高中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个分数也会比普通高中的重点班分数线也高!

事实上,大多数“压线”考入重点高中的学生,他们根本也进不了普通高中的重点班。

如此,“鸡头”也就无从谈起了。

其实,关于“更自信”的假设也过于理想化了。

清华、北大也有学习成绩倒数的学生。

那是不是为了不倒数就应该去差一点的大学?

按照“更自信”的逻辑,是不是去越差的学校就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自信呢?

很显然,即便是能带来更大的自信也不会有人这么做的,反而更多人会庆幸“摸高”被更好的大学录取上,不是吗?

事实上没几个人敢说“凤尾”去了另外一所学校就一定能成为“鸡头”的。

很多时候,之所以会有这么多人愿意相信,是因为他们会不自觉地把中考成绩以及当下在重点高中的学习状态、学习资源优势等都代入之后主观臆断的。

例如有人会觉得如果“凤尾”能按照现在的学法,在差一点的学校就一定能成为鸡头。

可我们要知道的是差一些的学校,跟那些最好的高中比起来往往是方方面面都会“差一些”的。

尤其是在教学质量、学习氛围等对学习影响很大的方面,这里差一点那里差一点,最后综合作用之下就会“差出一大截”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凤尾”们,在这种环境下,其学习质量也必然会受到一定影响,且这个影响很难说会不会导致“凤尾”变不成“鸡头”。

其实真的成为“凤尾”也不要怕。

压力不都是有害的,更多时候有害的不是压力,而是面对压力时相关人员的处理态度、应对方式。

就比如这位高中生的情况,之所以压力大是因为其自尊强的缘故,之前的心理建设不是没用,只是当我们面对问题的时候一时难以接受罢了。

尤其是刚上学这段时间,不说那些学习天赋高的学生了,这类学生就算是有也没不会有太多的,更多比自己学得好的学生,更多时候他们只不过是比我们在此之前付出得更多罢了。

别的不说,光是那些在上高中就认真学过一遍甚至两遍数理化的学生在当下尤其是在重点高中比比皆是。

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作业还是一些拓展练习,那些人的学习效率都会高出我们一大截,所以我们暂时没有他们学得好不是很正常的吗?

可怕的不是现在的成绩差,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这个“差”是如何形成的。

再加上我们还极可能在听课质量、作业效率等方面需要再提高。

而所有这些的改善、提升都是需要时间的。

不要总盯着当下,把眼光放长远一些。

例如,高一排名很可能看的是九科,但到了高二(有的是高一下)就会选科了,这种情况下可以战略性方式几门课的学习——不是一点不学,认真听课但作业该放就放,大不了就是被老师批评、惩罚,那就批呗、惩呗,权当“忍辱负重”了。

再比如从学习方法上进行优化,多请教、观察其他同学,也可以跟老师交流,结合自己的特点更合理地分配时间,提升学习效率、质量。

还有就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比如背单词这事儿最好利用碎片时间去背,不要拿大块时间去背……

让自己忙碌起来,把精力专注于效率、质量的提升,自己跟自己比,不断让今天的自己比昨天做得更好,让这周的自己比上周的自己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过程也许一个学期下来就可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可能需要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但应该没人会怀疑这样下来就一定能撕掉“凤尾”这个标签吧。

整天和那么多比自己优秀的人一起学习,换角度看,除了压力肯定还会有很多得我们庆幸的收获,不是吗?

所以,真正解决问题的从来不是所谓的“鸡头凤尾”论,“自信”不仅仅只是来自于成绩、排名,更多时候包括自信在内,都是来自于我们对一件事情的更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