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我国货币当局正式使用广义货币供应量M2取代银行信贷总额,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是广义货币呢?

我国货币分为从M0到M3四个层次,只公布前三个,而M3只测算不公布。

M0=流通中现金,指商业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

M1=M0+活期存款,也叫准货币。

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非银存款,即广义货币。

从M2的构成来看,主要由流通中的现金与各种银行存款组成,后者占据的绝对优势。

货币供应量属于数量型指标,而利率属于价格型指标。

随着金融创新(例如余额宝)的不断深化,M2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的有效性越来越弱,各国央行转而采取利率这个价格型指标取代。

截至2024年底,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299.56万亿,是GDP的2.31倍,超过美国与欧盟的总和。

1、纵向比较

广义货币M2与GDP的比值,通常用来衡量全社会的货币化水平,即在全部经济交易中,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交易所占的比重。

1978年,这个比值仅有0.38,2023年达到了2.31。

这说明了经济货币化程度的提高!

究其原因,原本不能交易的土地、医疗、教育、企业产权(股票)等资源,都进行了市场化改革,客观上需要更多的货币。

2、横向比较

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长期超过美欧的总和!

货币的内生机制是贷款创造存款,而我国又是以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为主要融资渠道。

与此同时,货币本身也是一种债权凭证。广义货币中的存款部分,更多是由商业银行内生创造出来的,而不是央行“印”出来的外生货币。

广义货币的增多,说明债务也在增加!

根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发布的《2023年度宏观杠杆率》:2023年末,我国宏观杠杆率全年上升13.5个百分点,从2022年末的274.3%上升至287.8%。

宏观杠杆率是指全社会债务规模与GDP的比例,287.8%的宏观杠杆率说明社会总债务是GDP的近3倍。

房地产作为天然的抵押品,其价格上涨将导致贷款增加,从而增加广义货币供应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结一下,有关广义货币M2的误区:

1、M2是央行印出来的

M2由现金和银行存款构成,2月末M0(即流通中的现金)只有12.1万亿,其余287万多亿都是银行存款。

其中,流通中的现金是央行“印”出来的,而银行存款主要是由商业银行通过贷款派生出来的,央行很难控制M2总量。

截止2月末,央行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上的“货币发行”科目余额只有37.2万亿,与近300万亿的M2相差甚远。

而且,2月末37.2万亿的余额要低于1月末的37.73万亿,说明央行在春节后回笼资金,但同期M2还是增长的。

2、美国M2低于中国,是因为统计口径的不同。

不同之处在于,美国将1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定期存款纳入M3。

但中国的M2,即使剔除所有定期存款(无论金额大小,无论居民或是企业,),也要高于美国。

此外,中国M2同比增速也长期高于美国。

3、M2每个月都增长

2月底M2余额为299.56万亿,有人据此推断3月份的M2将超过300万亿。

这个说法并不严谨,因为M2余额不是每个月都是增长的,有季节性波动。

例如,2023年4月份的M2余额就低于3月份。

4、房地产是货币蓄水池

房地产作为抵押物,通过贷款加杠杆创造出大量的M2,从而推升房价。

因此,房地产不是蓄水池,而是“印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