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美四月天,

清明莫忘椿萱情

清明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原本不是节,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每年的时间也不固定,一般在阳历4月4日至4月6日。

清本正源,方得始终。

清明所以成为重要节日不但与久违的盛唐有关,也与古老的寒食节有关。

寒食节起源

三种说法以介子推为盛​​

今天的清明节其实融合了古代的寒食节。

目前,学术界关于寒食节的起源有三种学说:周代禁火说、古代改火说和纪念介子推说。

前两种说法主要是基于史料研究,第三种说法民俗学者基于民间感性的文化理解。

寒食禁火说

《周礼·司烜氏》

今人对于清明节与寒食节的历史考证,主要参考了1500多年前南朝梁代学者宗懔所写《荆楚岁时记》。其文说:

去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táng)大麦粥。……按《周礼·司烜氏》: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农历二月,官吏摇着木舌金铃巡行国中,宣令国人禁止烟火。)

《周礼·司烜氏》的记载是关于禁火说的最早文献记载。

禁火,是古人基于对星宿的崇拜,而举行的祭祀大火星的仪式之一。

晋代葛洪根据西汉刘歆原稿辑成的《西京杂记》也记录了寒食禁火说:“寒食禁火日,赐侯家蜡烛。”

汉代,寒食这天虽然全国禁火,但皇帝却赏赐给侯门贵族以蜡烛,特许照明,以示恩宠。

唐承汉制,因袭旧例,也在寒食传烛示恩。

如韩翃(hóng)《寒食日即事》便诗曰: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又如窦叔向《寒食日恩赐火》诗曰:

恩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

电影随中使,星辉拂路人。

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贫。

再如南宋祝和甫在《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八·〈天时部·三月赐新火〉》中引唐朝《辇下岁时记》说:

唐朝清明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顺阳气也。

钻燧改火说 太史公《史记》

改火说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钻燧改火,期可已矣。”东汉著名经学家马融注解说:“《周书·月令》有更火之文:

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zhàyóu)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故曰改火

不同时节更换新火,主要是为了防止时疾。

纪念介子推

桓君山《新论》

关于纪念介子推说,最早见于桓谭著《新论·离事》。

原文:

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虽有疾病缓急,犹不敢犯,为介子推故也。

桓谭(约前23—56年),东汉哲学家、经学家、天文学家,字君山,沛国相(今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区人)人,历事西汉、王莽(新)、东汉三朝,曾因在汉光武帝刘秀面前公开批评图谶怪诞非经,几乎被下狱处死,后死于贬谪途中。

火烧介子推

蔡邕著《龙蛇歌》

火烧介子推的说法,最早见于《庄子 ·盗跖 》记载:

介子推至忠也,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文公后背之,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fán,焚烧)死。

到了东汉末年,蔡邕著《琴操》,他根据《庄子·盗跖 》细化了介子推的传说故事:

《龙蛇歌》者,介子绥(suí)所作也。晋文公重耳,与子绥俱亡,子绥割其腕股,以救重耳。重耳复国,舅犯、赵衰,俱蒙厚赏,子绥独无所得。绥甚怨恨,乃作《龙蛇之歌》以感之,遂遁入山。其章曰:有龙矫矫,遭天谴怒,卷排角甲,来遁于下。志愿不与,蛇得同伍,龙蛇俱行,身辨山墅。龙得升天,安厥房户,蛇独抑摧,沉滞泥土。仰天怨望,绸缪悲苦,非乐龙伍,惔(dàn)不眄顾。文公惊悟,即遣求得于绵山之下。使者奉节迎之,终不肯出。文公令燔山求之,火荧自出。子绥遂抱木而烧死。文公哀之,流涕归,令民五月五日(日期与寒食节并不符合),不得举发火。

蔡邕所写介子推割股和被晋文公放火烧死的故事,属于解释寒食节来源的民间附会。

近现代的《辞源》和《辞海》对“寒食节”释义时,使用了与介子推有关的传说故事:春秋时,介子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复国后,隐居介休绵山。

晋文公重耳烧山逼他出来,子推母子隐迹焚身。晋文公为悼念他,下令在子推忌日(后为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火寒食,形成寒食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史书上的介子推:和传说中不太一样

以上这些典籍,只能作为说法的佐证,不一定是真实发生的历史。

我们再看看史书上是怎么记载介子推和他的故事?

正说介子推

《春秋左氏传》

《左传》,全称《左氏春秋传》,相传作者是生活于春秋末年的鲁国左丘明,约作于公元前403-前386年,是中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在这部权威史学著作中并没有介子推割股给重耳(晋文公)充饥和晋文公为逼他出山误将其烧死的记载。

《左传·鲁僖公二十四年》原文: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由上文可以看出,介子推认为晋文公之所以回国成为了霸主,是因为天命,非跟随他逃亡的大臣之功。

他自己不屑去索要赏赐,也不愿意与那些取得赏赐的人为伍,遂说服母亲与他隐居山林到死。

后来,晋文公想起介子推来,但没有找到他,就追封了他来铭记自己的过失。

司马迁之载

《史记·晋世家》

《史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历时14年撰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在这部权威史学著作中也没有介子推割股给重耳(晋文公)充饥和晋文公因为逼他出山误将其烧死的记载。

《史记·晋世家》原文:

文公元年春,秦送重耳至河。咎犯(狐偃,姬姓,狐氏,字子犯,晋文公的舅舅)曰:“臣从君周旋天下,过亦多矣。臣犹知之,况于君乎?请从此去矣。”重耳曰:“若反国,所不与子犯共者,河伯(河伯,黄河水神。)视之!”

乃投璧河中,以与子犯盟。是时介子推从,在船中,乃笑曰:“天实开公子,而子犯以为己功而要市于君,固足羞也。吾不忍与同位。”乃自隐渡河。

秦国护送晋文公重耳回国到黄河边时,大臣咎犯却对晋文公请辞,晋文公当然不舍,当即发誓回国后和咎犯要共富贵。

介子推认为咎犯这是以退为进,借机向晋文公索要功劳,觉得他这种行为很不耻,不愿意和他一起同渡黄河。

寒食节移风易俗

曹操也反对禁火

移风易俗,自古有之。到了东汉中期,博学洽闻,为儒者所宗的周举(105~149)在做并州刺史(并州,九州之一,其地约当今河北保定和山西太原﹑大同一带地区。)时,曾经到太原介子推庙做吊文,通过说服教育让民众改变不利于身体健康的习俗。此事载于《后汉书·周举传》。

周举作吊书

范晔《后汉书》

《后汉书》是南北朝时期宋代著名史学家范晔撰写的东汉史书,记载了从王莽至汉献帝近两百年的历史,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列,合称“前四史”。

周举作吊书原文:

举稍迁并州刺史。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古代于寒食节禁火,称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zhé)一月寒食,莫敢烟爨(cuàn,烧火做饭),老小不堪,岁多死者。

举既到州乃作吊书以置子推之庙言盛冬去火残损民命非贤者之意以宣示愚民使还温食。于是众惑稍解,风俗颇革。

并州地区的百姓依照寒食节习俗,每年冬季有一个月不能生火煮饭,只能吃冷食,体弱的人有因此而死亡的。

周举到了并州,通过公祭的形式向百姓宣传此陋俗并非是介子推本意,大家应恢复熟食。

经过宣传,并州寒食节禁火的风俗有所改变。

曹操明罚令

唐《艺文类聚》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后来,实力最强的曹操统一了北方。

他听说并州地区寒食,便以法令形式予以禁止。

此事详见《艺文类聚》。

《艺文类聚》,唐代文学家欧阳询与令狐德棻、陈叔达、裴矩、赵弘智、袁朗等十余人于武德七年(624年)编纂的一部综合性类书,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官修类书,保存了中国唐代以前丰富的文献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罚令》原文:

闻大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介子推。子胥沉江,吴人未有绝水之事,至于子推独为寒食,岂不偏乎?

且北方沍(hù,冻结,寒冷。)寒之地,老少赢弱,将有不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

曹操听说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当时都属并州)四郡,为了纪念介子推,从冬至到一百零五天后的寒食都必须禁止烧火,只让吃冷食填饱肚子。

曹操认为这种行为非常极端,所以下令规定以后不准再吃冷食,如有违反的,户主要判半年刑,主管官吏要判一百天刑,县令郡守要扣发一月的俸禄。

唐代寒食墓祭

宋元后清明取代寒食节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上古时期,祭仪中已有春季祭祀宗庙大礼;

春秋战国之际,墓祭风气兴于民间;

汉代,上坟扫墓之风日渐流行,人们还会在坟墓里埋钱,故常有人盗墓,后来,人们便不埋真钱了,改用纸钱。

我们今天的烧纸钱之陋俗即源于此。

“会人有盗发孝文园瘞(yì,埋葬)钱。”《史记·酷吏列传》

“汉以来葬丧皆有瘞钱,后世里俗稍以纸寓钱为鬼事。”《新唐书·王璵(yú)传》

到了南北朝,形成了“寒食墓祭”的习俗,但被视为“野祭”。

这时的“官祭”是从上古传下来的春分祭祀高禖(méi)。

高禖即高母,在人们只认其母,不认其父的原始社会,高母就是祖先。

夏祀女娲,殷祀简狄,周祀姜嫄,祭高禖求子的祭祀称“禖”。

“禖,祭也。”《说文·示部》

“禖,求子祭。”《玉篇》

“仲春之月,玄鸟至之日,‘以大牢(太牢礼,天子的祭祀之礼)祠于高禖’。”《礼记·月令》

私人之春祭后来被逐渐改到了寒食节。

到了唐玄宗时,寒食节扫墓祭祖成为了国家礼俗。

《旧唐书·玄宗纪》记载:

“寒食节上墓拜扫礼经无文,但近代相沿,积久成俗,士庶之家,每逢寒食节无不祭扫。”

鉴于此俗已久,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年(732)下《许士庶寒食上墓诏》:

“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

此时,寒食墓祭作为国家礼俗被确定下来,在全社会推行。

但唐朝之后,寒食节由盛转衰,逐渐式微。

寒食节影响人们的健康,自然会被历史淘汰。

宋元之后,清明逐渐取代了寒食节。

典籍里的清明,作为中华文明的文化记忆,传承的是生生不息的历史,也是代代相绵的情感。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如果,那些逝去的亲人没有逝去,还陪在爱他们的人身边,该有多好。

如果,在这美丽的春天,所有相爱的人能在彼此身边,该有多好。

作者声明—原创考证,引用必须注明出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