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善治视野下的行政自我规制研究》

作者:胡斌 著

ISBN:978-7-5764-0988-8

定价:79.00元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3年8月

内容简介

规范和控制行政权是实现人类福祉的保障,传统的控权理论强调对外部规制的路径依赖。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纯粹的外部规制在面对行政权的扩张、回应善治对于行政权“善”的要求等方面,有些力不从心。外部规制存在的不足,需要新的控权机制的弥补,行政主体的自我规制便是其中之一。事实上,行政主体进行自我规制现的现象是自古就有的,只是现代社会的发展更加凸显其重要性。行政权的规制需要综合治理,行政主体的自我规制以其专业性、经验性、微观化和更高的回应性等优势,可以作为外部规制的有益补充。坚持外部规制为主导的控权模式的基础上,加强行政自我规制的建设,内外兼修势必有助于提升控权的效果,更好的实现人类福祉。作为现象的行政自我规制需要理论支撑,而且行政自我规制的有效性有赖于科学的理论建构以及理论指导下科学的方案设计,这一切又有赖于对于理论和制度的深入研究,因而本书将行政自我规制作为研究对象。

本书的基本命题是:行政自我规制是行政权的运行,自我规制行为是内部行政行为,行政自我规制的有效性需要外部规制保障,更需要制度化支撑,行政自我规制的合法与规范有赖于遵循法治化路径。

本书运用理论概括、实证分析、解构与建构等研究方法,对行政自我规制相关理论、存在问题和解决路径进行了系统研究。围绕本书的基本命题,除引言和结语外,全书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系统构建行政自我规制理论体系。在吸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搭建行政自我规制的理论框架。本章主要围绕行政自我规制的概念、背景、本质、必要性和价值、基本动力和权力来源以及自我规制与外部规制的关系等相关理论问题展开,宏观勾勒了行政自我规制的理论框架,为进一步分析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章引入其他学科的理论论证行政自我规制的可能性,为行政自我规制的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鉴于传统观念对于行政自我规制的质疑,本章吸收借鉴了人性论、博弈论和合作论等相关理论系统论证了行政自我规制的可能性。基于“善恶双向驱动”的人性假定,认为行政自我规制具有内在可能,但善性需要发生机制。通过博弈分析,得出行政自我规制是稳定的策略之一,因而行政主体有进行自我规制的倾向性。通过合作论分析了行政主体为了合作而进行自我规制的必要性。

第三章通过实证分析对作为现象的行政自我规制实践进行了分析,梳理分析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对行政自我规制实践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其中比较突出的不足体现在:行政自我规制的动力不足、有效性缺乏保障和合法性缺失,根据问题宏观勾勒了问题的解决方案。

第四章基于行政权外部规制是行政自我规制有效性的外在保障这一原理,提出通过建构行政权与公民权、行政权与其他权力以及行政权内部的对峙和平衡,使社会中的各种主要力量能够与行政权进行有效地抗衡,从而确保行政权外部规制的有效性。而有效外部规制的建构旨在从外在层面保障行政自我规制的有效性。

第五章论证了行政自我规制有效性的制度保障。从行政自我规制进行制度化的必要性、制度化的生成路径和制度本身有效性保障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旨在为行政自我规制的制度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方案,从内在层面保障行政自我规制的有效性。

第六章讨论了行政自我规制法治化问题。基于行政自我规制的本质和特点,应当将其纳入法治框架内。行政自我规制自身特点决定了其法治化的路径包括:形式意义上的法治化和实质意义上的法治化。形式意义上的法治化解决的是形式合法性问题,实质意义上的法治化要求引入法治精神和要素,通过原则之制、规则之制、程序之制和责任之制等实现法治化和规范化。最后,讨论了司法对于行政自我规制的保障和制约作用。

作者简介

胡斌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现任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讲师。长期致力于行政法基础理论和政府规制研究。在《法制与社会发展》《政治与法律》《行政法学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30余项。

编辑推荐

本书从理论上扩展行政法学的研究视野。传统行政法学主要属于规范法学的范畴,其重点关注的是行政权的外部规制以及相应的制度建构。即行政自我规制理论的提出和引入可以使行政法学扩大其研究视野,进而更好的面对现实和未来。

本书从实践上拓展行政权的规制方式。行政权的规范和控制是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多元化的控权机制是一种必然趋势和选择。传统行政法关注的是外部控权机制的建构,但是,如能有效地利用内部控权机制,实现内部和外部,自我规制和外部规制的契合,必将有助于深化对行政权的规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 录

序001

绪论001

第一章 行政自我规制的基本原理006

第一节 行政自我规制的理论溯源与概念界定006

第二节 行政自我规制与善治026

第三节 行政自我规制的本质036

第四节 行政自我规制的必要性和价值046

第五节 行政自我规制的基本动力和权力来源055

第六节 行政自我规制与外部规制的关系064

本章小结072

第二章 行政自我规制的可能性与理论基础074

第一节 行政自我规制的人性论基础074

第二节 行政自我规制的博弈分析088

第三节 行政自我规制的合作论:自我规制-信任-合作100

本章小结105

第三章 行政自我规制现象的实证考察:经验与问题106

第一节 行政自我规制的正面经验106

第二节 行政自我规制的负面例证113

第三节 行政自我规制存在的问题115

第四节 行政自我规制问题的解决思路119

本章小结120

第四章 行政自我规制的外部保障——构建对峙的权力结构122

第一节 外部规制的理想模型:从对峙走向平衡122

第二节 对峙权力结构的生成129

本章小结140

第五章 行政自我规制的制度化141

第一节 制度化的基本法理141

第二节 行政自我规制制度的生成路径146

第三节 行政自我规制制度有效性的保障154

本章小结160

第六章 行政自我规制的法治化进路162

第一节 行政自我规制法治化概论162

第二节 形式意义的法治化169

第三节 实质意义的法治化173

第四节 行政自我规制的司法保障197

第五节 欲说还休——尚待讨论的话题207

结语209

参考文献213

目录可上下滑动查看

序 言

捍卫行政权的公共性行政权的公共性强调公共行政应当具有道德关怀,其存在和运行应当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增进人类福祉,积极回应社会诉求。是行政法的核心使命。传统行政法提供的方案是以法律的正面引导和事后的追责为核心的外部规制,相应的外部规制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行政法学研究的对象。但随着公共行政的日益专业化,社会治理的日益复杂化,外部规制在面对行政权的扩张以及社会对于行政权回应性要求等方面,有些力不从心。通过现实观察可知,在捍卫行政权公共性方面,行政主体的自我规制也是不容忽视的力量。而欲充分挖掘行政自我规制的潜能,则需要对其理论与现实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理解行政自我规制可以从哲学基础、现实行动、动力基础三个方面展开。首先,行政自我规制有深刻的哲学基础。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提到“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内因是事物的根本,外因必须借助内因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这一原理同样适用于外部规制和行政自我规制的关系,外部规制是外因,行政自我规制是内因,良好的行政自我规制,对于外部规制作用的发挥也是至关重要的。换言之,如果行政主体内部不做任何自我规制,那所谓的外部规制也很难起到作用。其次,行政自我规制有现实的行动。正如本书第三章提到的,行政自我规制并非仅是美好的愿望,一些自我规制实践已经悄然行动。比如,肇始于金华市公安局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株洲县审计局尝试建立的行政机关内部的职能分离制度以及四川巴州白庙乡推出的裸奔式公开等,都具有自我规制的作用。更广义上说,行政主体制定各种约束自身权力的行政法规、规章,行政机关之间的相互监督和制约,也都是行政自我规制的正面例证。最后,行政自我规制具有多元的动力来源。一是外部规制造成的压力;二是行政官员的道德和良知;三是制度创新的正向激励……当然,其中“利益”是行政自我规制最持久的动力,即行政自我规制对于行政主体及其公务人员有利是最根本的动力。这里的“利益”既包括精神利益,也包括物质利益。人都是趋利避害的理性经济人,在常态化的法治框架下,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进行自我规制对自身更有利。这也启示我们,行政法治的建构应当适当考虑让行政主体自我规制变得“有利可图”。

本书总体按照理论建构、实证分析、问题剖析和制度建构四个层次展开。一是对行政自我规制的基本原理进行勾勒,分析行政自我规制的几个关键理论问题;二是讨论了行政自我规制的理论基础,试图论证行政自我规制为何可能以及如何可能;三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挖掘行政系统自我规制的具体做法,总结经验,提出存在的问题;四是从提升行政自我规制有效性与合法性两个维度提出了三条具体路径:通过外部规制建构倒逼自我规制;通过制度设计提升行政自我规制的有效性;通过法治化增强行政自我规制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行政自我规制的核心使命在于确保行政权的公共性,与行政法使命一脉相承,因而行政自我规制也应当纳入“行政法”的范畴。但与外部规制意义上的行政法不同,行政自我规制建构的是内部行政法治。行政主体的自我规制以其专业性、经验性、微观化和更高的回应性等优势,可以作为外部规制的有益补充。外部行政法治和内部行政法治的合力,可以更好地实现规范和控制行政权,增进公共福祉的作用。因而,未来行政法学应当将行政自我规制作为重要的理论,嵌入行政法体系之中。

限于成书的历程,本书可能无法在智识上有太多创见,惟愿能够在观念上带来些许启发。若能达到这个目的,那么此书便是有意义的。毕竟,从人类历史长河来看,观念的力量也是无穷的!

内容来源:第六编辑部

编校排版:信息中心

审核签发: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