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柔性司法的纸笔

拉近心与心的距离

- 窗口那些事儿 -

法院人平凡举动背后

都蕴藏着成都法院的爱民为民情怀

让来院群众能时刻感受到司法的温度

今天与您分享一则来自武侯法院立案庭

肖红的故事

01

一份手写的起诉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天,同事王洋急匆匆找到我,递来一份手写的起诉状。

“肖姐,你看,这个当事人一直不接电话,怎么都联系不上他。”

只见诉状中的字有些倾斜、凌乱,正中写着“91岁残疾老人告发其养女”

当事人常某某称,自己名下曾有套房产,养女与之协商只要把房产过户给自己,每月将支付2800元房租费用于雇用保姆照顾常某某,他便答应了。但过户后,养女却只付了1400元,任凭常某某多次催促也无济于事,还拖欠了一个月的租金。伤心又生气的他便手写一份诉状寄到了法院。

“当事人岁数比较大,起诉状也没有写清起诉的是赡养纠纷,还是要求养女归还房产,这点非常关键,得找当事人问清楚。另外,材料里也没有提供养女的身份、地址信息,这可怎么办理立案......”王洋有点无奈。

从字迹、行文不难感受到老人愤懑的心情,但从法律角度来说,这份起诉状的确还少了很多关键要素。我连忙问:“还能联系上当事人吗?”

“已经打过好几次电话,都没人接。”

“这几天继续打,每天都试试。”我说:“联系上老人家后,请他到法院来,我们把情况了解清楚。不行我们就到社区去请工作人员帮忙找找人。”

02

一位年过九旬的老人

然而,电话那头一直没人接听,直到......

“大爷!大爷!大爷!”

值守在立案大厅的我忽然听见导诉台方向传来志愿者几乎是大喊的声音。担心是遇上什么麻烦了,我立刻赶了过去,只见他正贴着一位老人的耳朵,大声地说着话。

“怎么回事?”

志愿者告诉我:“这位老大爷好像听不见。他说自己是来立案的,材料已经交到法院了。我想问他交给谁的,但他听不清楚。”

或许这就是那份材料的当事人?!我当即转身问老人:“大爷,您是不是打算起诉养女?”老人恍若未闻,我贴近他的耳旁又大声地重复了一遍,仍然无果。

我找来纸笔,写了下来递给他看,老人忙点头说道:“是的,是的。我已经交了材料,你们为什么不立案?”

终于找到了!欣慰之余我忙又写到:“我们给您打了电话,没有人接。我们还想到社区去找找看,正巧您就来了。”

老人指了指耳朵,说:“人老了,我听不见。”

沟通,可成了大问题。

03

一场跨地区的立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把大爷搀扶到休息区,继续用纸笔和大爷“交谈”起来。经过了解,常大爷已经91岁高龄了,因为有严重的听力障碍这才没有接听电话。

“交谈”间,王洋已将老人的材料带到了大厅。我一一翻开,告诉常大爷有的材料需要核实,还有的需要重新提供,而最关键的便是请他明确自己的诉讼请求。常大爷最终表示:要撤销赠与。

听到这儿,我和王洋不禁又觉“一波三折”:根据老人的诉讼请求,该案不属于武侯法院管辖的范围。若要起诉,常大爷必须到金牛法院。

但看到常大爷费力说话的模样,我们果断决定:趁着今天就在现场帮助他跨域立案!第三方服务机构重新为常大爷撰写了一份形式、内容完备的起诉状,立案庭工作人员与金牛法院进行沟通,两家法院共同在线跨域立案。到了中午时分,立案程序终于完成。

感动不已的常大爷连声道谢,在我和王洋的陪伴下,他终于满意地走出了法院。

这只是武侯法院在立案阶段

开展适老型诉讼服务的缩影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到法院参与诉讼的当事人是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电脑的老年人。为了方便老年人参与诉讼,武侯法院悉心打造“三优”适老诉讼服务机制,在诉讼各环节为老年人提供优先、优选、优待的温暖“适老型诉讼服务”,让老龄当事人在面对司法纠纷时,更加从容,更加便捷,感受到更多的司法温暖和法治关怀。

-转发分享 为Ta们点赞!-

成都中院融媒体工作室出品

<第2129期>

供稿丨武侯法院 中院诉服办

编辑丨李丽莎

一审丨张子纯

二审丨陈 睿

三审丨周力娜

BREAK A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