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入境游不断回暖,与入境相关的话题,如外国人支付难,在华旅游有钱难花、张家界外国游客暴增900%等相关话题频频上热搜!目前看来,风向是彻底变了,如今是老外疯狂来华旅游。携程数据显示,2024年春运入境游机票预订量增长约819%,春节假期期间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逾10倍主要境外客源地包括日本、美国、韩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越南、德国、泰国等;外国游客热衷的目的地包括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哈尔滨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介绍,2月1日至20日,从北京口岸144小时过境免签入境的外国人1871人,同比增长2611.6%;1月以来从北京口岸144小时过境免签入境的外国人已近8000人。

在中国澳门,澳门的入境游恢复速度尤为显著,澳门旅游局数据显示,澳门2023年入境游客量已经恢复至2019年七成水平,2024年1月日均入境旅客约8万人次,周末超过10万人次,全年目标为3300万人次,同比增长17.9%。澳门特区政府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内地春节假期(2月10日至17日)入境澳门旅客135.8万人次日均入境旅客约17万人次较去年春节假期日均上升超过1.6倍,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

与此同时,深港口岸出入境客流量屡创新高。3月1日至3月25日,经西九龙站口岸入境外籍旅客已超过3.3万人次,同比2019年增长约15.4%,其中免签入境外籍旅客是2019年同期的2.1倍。

3月17日,莲塘口岸迎来出入境客流新高。莲塘边检站大数据监测显示,当日出入境人员数量首破9万人次,达9.18万人次,是口岸设计流量(3万人次)的3倍,这也是3月近半个月以来,莲塘口岸客流第4次创下新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家外媒关注到中国入境旅游的热度,美国“旅行并游遍世界”网站报道称,春节假期是中国最繁忙的旅游季节之一,中国的入境游订单增长约10倍,越来越多国际旅客选择到中国各地参加节日庆祝活动。《印度斯坦时报》网站报道称,春节相关庆祝活动推动了亚洲多国旅游业增长,其中,中国的旅游数据增幅最大。

01

为何入境游会如此火热?

NO.1国内外旅游政策的放宽与优化

1月11日起,便利外籍人员来华5项措施正式施行,进一步打通外籍人员来华经商、学习、旅游等方面的堵点。

3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全国两会记者会上表示,从3月14日起,中方将进一步对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6国试行免签政策。此次涉及免签的均为欧洲国家,免签政策的落地将再次利好入境旅游市场。

中国将对瑞士等六国试行免签政策的消息公布后,旅游市场应声反应。同程旅行平台相关国家出入境机票搜索量快速上涨,截至7日中午12点,相关机票搜索量较前日同一时段增长近4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本次免签的6个国家与中国在旅游观光等方面往来密切。据同程旅行数据,其中,奥地利3月入境机票日均预订量较1-2月增长70%,瑞士入境机票日均预订量增长52%。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南京等城市与相关国家之间往返机票预订量较高。

航旅纵横大数据显示,今年以来(1月1日-3月6日),国内往返瑞士、法国的航班量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成左右,往返德国、马来西亚、荷兰的航班量恢复到2019年同期7成以上,往返比利时的航班量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9成左右,往返匈牙利、卢森堡、意大利、西班牙的航班量已超2019年同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签证及航班利好的加持之下,业界预计,上述免签国家来中国旅游订单将在近期迎来显著增长。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负责人表示,中国的免签政策有助于世界旅游业再次回暖,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将带动周边国家旅游业共同发展。

NO.2 国际间旅游合作与交流的增加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共建国家陆续向中国推出互免签证政策。2月9日,中国和新加坡互免签证政策落地生效;3月1日,中国和泰国正式迈入“免签时代”。2023年,中国还与阿尔巴尼亚、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等国启动了互免签证政策,进一步促进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旅游和商贸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也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月31日共同发布的《旅游绿皮书:2023-2024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指出,2023年以来,中国与伊斯坦布尔、阿斯塔纳等城市首次实现直航,与卡塔尔的直航航班也已开通。依托未来进一步的航线规划与航空运力增加,“空中丝路”将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旅游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交通助力。

相较于主流旅游目的地和一些国家成熟的旅游产业链,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旅游市场仍亟待开发。中国旅游研究院入境旅游研究项目主管、副研究员刘祥艳在接受采访时曾提出,“如果相关企业能更多地追随中国游客的脚步,在新兴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共同搭建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旅游产业链,我们就可以实现在发展出境游的同时助推国内经济发展。”

维京游轮也于日前宣布推出四条全新的针对入境旅客的中国沿海航线,由豪华远洋邮轮“招商伊敦号”执航的航线计划在2024年秋季带领国际旅客深度探游中国大好山河,这也标志着“招商伊敦号”将成为首艘接待入境旅客的中国籍邮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了解仅针对母语为英语的国际旅客销售的这四条全新中国入境游航线,设计了10到20天不等的行程。在沿中国东南海岸线航行的邮轮行程部分,将到访包括福州平潭、温州洞头等小众目的港口城市,而精彩的深度探游中国行程则囊括了国际游客向往的中国热门目的地,北京、西安、上海、成都等一众城市均在列,意在以“维京之道”提供“深度人文之旅”,通过沉浸式的人文体验向国际旅客全方位展示中国的民俗风情、历史和文化。

3月11日,银联国际与塞尔维亚旅游局在贝尔格莱德签署合作备忘录,旨在加强银联卡受理和营销合作,提升游客支付体验。塞尔维亚已有超过90%的商户和ATM支持银联卡,银联手机Pay几乎覆盖所有非接受理商户,为游客在购物餐饮、酒店景点等旅游场景提供便捷支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次合作得益于中塞两国互免签证政策带来的旅游增长。2023年1月至11月赴塞尔维亚的中国游客同比增长2.3倍中国成为塞尔维亚的主要客源国之一。银联国际与塞尔维亚旅游局的深化合作,将助力支付与文旅产业的协同发展,包括拓展银联受理网络、联合宣传、推出优惠活动等,为游客提供实惠消费体验。此外,银联国际与塞尔维亚国家支付卡系统DinaCard的双品牌卡发卡合作,已发行超80万张卡片,融入当地居民生活,并成为跨境支付尤其是来华支付的首选。银联受理网络已覆盖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在欧洲的受理覆盖率高达80%,为国际游客提供了广泛的支付便利。

NO.3 旅游资源的丰富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根据携程《2024龙年春节旅行报告》统计,今年春节期间,入境游订单较2019年增长48%,景区门票增长超10倍。在法国、德国、新加坡等新增可免签入境中国的国家中,春节入境游订单总计较2019年同期翻番。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旅游研究院开展的入境游客满意度专项调查显示,超六成受访者将体验中国文化作为来华旅行主要目的。西安、洛阳、杭州等以传统文化闻名的城市已逐渐成为旅行社入境业务新热门目的地。许多来自英国、加拿大、德国等国的博主纷纷在国外社交平台上分享在中国的春节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月11日,广州,农历大年初二,一名外国网红正在广州

沙面景区直播,分享自己在中国的春节体验。

中国的自然景观极其丰富多样。例如,黄山以其奇峰怪石、云海日出而著称,张家界则以独特的石林景观和原始森林吸引了无数游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体现在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物中。丽江古城凭其纳西族的传统风俗和文化吸引了许多国内外的游客、西安兵马俑展示了秦代军队的壮观气势和高度组织化的军事制度,桂林山水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秀美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中国作为世界上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国家之一,其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始终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

NO.4全球经济复苏与民众旅游意愿增强

国际上:国际旅游业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88%,全球旅游业稳步复苏。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2024年首份《世界旅游业晴雨表》,截至2023年底,国际旅游业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88%,国际游客预计达到13亿人次。压抑了数年的旅游需求、航空运输连通性的提高,以及亚洲市场和旅游景点的强劲复苏,或将为2024年底入境游实现全面复苏奠定基础。

国际航班供给增加,国际航班加速恢复。近期,中外多家航司宣布恢复并加大国际航班供给量,为入境游需求提供保障。南方航空、中国东航、中国国航、海南航空、春秋航空、吉祥航空等6家上市航司最新公布运营数据显示,2024年1月份六大航司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共计410.6万人,整体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其中,吉祥航空恢复率最高超过疫情前水平,国航、东航、南航三大航司恢复到7成水平,春秋航空恢复率超过6成水平,海南航空恢复率为3成水平。例如,国航自1月17日起,复航上海浦东—慕尼黑航班;中国东航1月新开三亚—浦东—伦敦希思罗、北京大兴—吉隆坡、兰州—普吉岛航线,并复航武汉—曼谷等航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国内而言:今年春节是新冠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的首个春节。在春节入境游数据陆续发布后,中国旅游研究院入境旅游研究项目主管、副研究员刘祥艳博士对入境游市场复苏持有了更积极的态度。2月1日,刘祥艳代表课题组发布的《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报告(2023-2024)》初步估计,2024年,外国人入境市场有望恢复到2019年的五成。“五成是一个比较保守的估计。如果未来有更多配套的便利化政策落地,再加上目的地和入境旅行服务的提质升级,乐观情况下,外国人入境旅游市场今年有望恢复到2019年的六七成。”

刘祥艳还指出,近年来,入境游的目的地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下沉。“目前国内旅游产业转向内生性增长,也带动了入境游的产业升级,为未来入境游客提供更多了可能的消费和休闲空间和产品。”

02

旅游业该如何接住这“泼天的富贵”?

“老外在中国有钱难花”最近成为微博热搜,外籍人士在中国存在的支付难题引起广泛关注。随着中国与越来越多国家互免签证,预计2025年入境旅游人数将达3亿人次,支付便利已经成为外籍人士“进中国最后一公里”的重要问题,旅游本质上是一种深入体验对方文化的行为,因此,我们应竭尽全力减少因语言障碍、支付方式等人为因素所带来的困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有必要为外籍游客提供更为多样化的渠道和更加便捷的旅游服务。

NO.1 推动优化入境支付环境

外国人在中国的支付方式大致有三种:刷卡、现金和移动支付,但三种方式都存在难题:

其一,外卡受理覆盖率不足

在1月18日举办的2024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万事达卡大中华区市场营销副总经理吴焕宇表示,据统计,2023年第三季度,万事达卡全球跨境支付交易量同比增长超20%,交易金额也已达到2019年同期水平的155%。虽然全球范围内消费韧性可观,但入境人士在华支付仍面临外卡受理覆盖率不足等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2023年万事达卡重点商圈外卡(即国际支付银行卡)调研,在北、上、广、深四个城市,零售餐饮商户的外卡受理覆盖率不足四成

其二,现金支付,找零难。

据多位外国人反馈,在购买商品时,有时会遇到想付现金,但商户没有足够的零钱可找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三,移动支付的痛点在于实名认证问题。

如果一个外国人在中国使用移动支付,一般可选的软件有微信和支付宝。以支付宝为例,外国人有两种方式可选:外卡内绑:外国人下载支付宝App后,可以绑定境外银行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支付宝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前期支付宝外卡内绑业务推广的过程中,一些外国朋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下载了支付宝App,但在要求提供护照等详细个人信息时,因为个人隐私等,很多用户最终放弃使用外卡内绑服务。还有一些外国朋友通过客服等渠道,向支付宝反馈,表示难以接受提供护照信息。针对这一情况,后续服务流程进行简化。如今,来华旅游的外国朋友只需要用境外手机号完成注册,绑定境外银行卡后,即可使用支付宝支付。但当累计支付金额达到500美元后,如需继续使用,要上传身份信息进行认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务院的解决措施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1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回应外国朋友来华进行旅游、拜访、商务等活动,遇到移动支付困难的问题时称,已经注意到这方面的反映。

张青松表示,经过认真调查分析,可以把问题做这样的归纳:“不能用”,有的外国朋友绑不了境外的银行卡。“不好用”,有的外国朋友消费金额超出一定金额,付不成账,觉得不好用。遇到问题多了,支付不便利了,自然就“不想用”了,所以是“不能用”“不好用”和“不想用”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张青松表示,人民银行将指导支付机构推出一系列便利措施,让移动支付产品这个中国老百姓最接受的支付方式好用、能用,让外国朋友满意、乐意使用。

一是针对来华人员使用支付宝、微信绑定境外银行卡成功率低的问题,要求指导支付宝、财付通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绑卡效率。

二是简化身份验证安排,使外籍来华人员在绑卡等一系列过程中更便捷办理。人民银行也非常关注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会严格要求相关机构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规规定,切实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三是指导支付宝、财付通等主要支付机构将外籍来华人员使用移动支付的单笔交易限额由1000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年累计交易限额由1万美元提高到5万美元

NO.2提升服务质量与游客体验。

小语种导游供不应求。相关数据显示,3月1日当天,中国游客赴泰旅游同比增长超3成,泰国游客赴华旅游订单则比去年同期增长3倍,较2019年增长超160%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来中国的游客特别多”,有旅游从业者这样表示。中泰互免签证政策落地后,到中国旅游的泰国游客翻了几番。由于部分景点限制个人预约人数,有的景点需要全办公室的同事们在平台上进行预约。

此外,泰语导游也供不应求。除了固定合作的一所广西小语种培训学校,目前旅行社也在广泛招聘各种小语种导游来满足增长的游客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赴华韩国游客暴增900%!为什么张家界能吸引那么多的外国游客,离不开张家界多年来积累了针对韩国市场的服务优势。张家界的旅游景区和公共设施均配有韩文标识,并为韩国游客提供充足的精通韩语的导游和旅游志愿者,同时设有韩国风格的餐厅、民宿、超市等,为韩国游客提供便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NO.3加强文旅产品的创新与推广

深入挖掘中国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推出更多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入境游产品。充分利用海外新媒体和社交平台加强宣传推广,提高中国旅游目的地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入境游产品不断创新,国内城市入境游吸引力增加。作为服务入境游的重要参与方,旅游企业和国内多地文旅机构更加聚焦入境游产品的升级上新。生机盎然的“冰雪热动能”引来海外媒体和游客关注,网红“尔滨”及众多国内旅游目的地在海外社交媒体与本地媒体上“升温”。如海外视频平台YouTube上,北京、上海、西安等地已是外国人赴华旅游的必选之地,淄博、长沙等“小众”城市在海外的声量涨势明显。

NO.4强化旅游安全与监管。

加强旅游市场的监管力度,确保旅游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建立健全旅游安全预警和应急机制,及时处理旅游纠纷和突发事件,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

中国入境游市场持续升温,但支付问题成了阻碍游客体验的难题。幸运的是,国家政策及时介入,致力于为游客提供更流畅的支付方式。作为旅游从业者,我们应当如何行动,以更好地落实这些政策,并进一步优化旅游环境呢?期待在评论区听到你们的想法!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添加后台联系,

我们会尽快处理删除,感谢!

第九届深圳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SITE)

将于2024年6月21日-23日

在深圳(福田)会展中心开幕

更多信息

敬请关注后续更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圳国际旅游展

自2014年创办以来,现已成为全国专业性强的国际旅游类展会,并获得“国际会展联盟UFI”的认证,早已是位居行业前列的专业展会

111篇原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