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1955年,愤怒的陈赓给正在疗养的粟裕打去电话,让他管好身边人。

两位大将惺惺相惜,粟裕这位总参谋长因病疗养时,对陈赓这位代总长是十分放心。所以陈赓语含愤怒的电话,让粟裕也摸不着头脑。

陈赓为何会对疗养中的粟裕说重话?二位将领之间还发生过哪些故事?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形容陈赓和粟裕两位大将之间的情感,那“英雄惜英雄”恐怕最恰当不过。两位英雄各有千秋,对彼此又非常珍视。

他们都是湖南人,都在南昌起义中冲锋陷阵,都在我党最黑暗的时间对组织上不离不弃。但他们的性格又极为不同,陈赓幽默风趣,能说会道,粟裕却有些木讷,一门心思扑到军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缘分很深,却一直未能相见,直到解放战争时期,两人才有了深入的接触。

1947年华东大地硝烟四起,粟裕对战场局势的变化十分敏锐,在国民党主力部队以刘邓大军为圆心转移时,察觉到了蒋介石对我军各主力部队分而击之的意图。

因此他向中央请示,集中我军优势兵力,长期配合刘邓大军作战,打破蒋介石的阴谋。

毛主席对这个建议十分支持,还给了粟裕统一指挥陈赓所率部队的权力。也就是说,此前交集并不多的两个人,现在成了直接的上下级。

虽然名义上,陈赓需要听粟裕的指挥,但实际上,他在作战过程中仍然拥有很大的自由空间。

陈谢大军的名号虽然不如刘邓大军那么响亮,但在军中也是不容小觑。粟裕研究过陈赓的作战风格,也充分相信他的能力。

两位将领在平汉等多次战役中通力合作,最终胜利实现会师,并且一见如故,惺惺相惜。

陈赓无比佩服粟裕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粟裕也对陈赓经过多变的战略战术叹为观止。他们对彼此的欣赏,也直接影响了手下士兵对彼此的态度。

过去在战场上,我军战士们虽然不会争抢战利品,但属于自己的东西,还是不希望落入别人的腰包。毕竟我们条件不好,长枪大炮弹药,那都是相当宝贵的军事资源。

不过在粟裕和陈赓这里,情况就不一样了。两支部队竟然开始互相谦让,都愿意把更好的东西让给兄弟部队,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大度。

陈赓部下的说法是,他们只是在敌人的面前拦了一下,这并不是太大的功劳。要论功,最大的光荣还得归华东野战军的战友们所有。

可是华野的同志们却认为,协同作战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大事,没有陈赓部队的“拦一下”,他们也很难获得最终的胜利。因此要说功劳,那是谁都跑不了的。

两支队伍的态度,正好代表了两位将领的看法。就是硬塞,华野战士们也得遵照粟裕的指令,把战场上最好的东西塞到兄弟部队的口袋里。

淮海战役更是两人合作的主战场,粟裕作为军事指挥官,贡献了很多锦囊妙计。比如攻打黄维兵团时,他就提到华野围歼黄百韬兵团时的方法,挖坑道,降低身位,迫近对手,发起突袭。

这个方法让陈毅拍手叫绝,也让陈赓眼前一亮。看来军事指挥这条路上,他还得多向粟裕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淮海战役进行到第三个阶段时,陈赓和谢富治特意安排一个参观团,到华东野战军找粟裕取取经。

这份惺惺相惜的感情,或许在他们还没有直接接触时就已经产生。直到二人生命的终点,这份感情都一直持续着。

建国之后,他们的合作更多了起来。

陈赓在结束抗美援朝战场的工作之后,就回到国内一心一意筹办哈军工。鲜为人知的是,组织上对他的这个任命,与粟裕还有很大的关系。

在陈赓的任职上,粟裕发表了什么意见?

2

1955年,陈赓怒而致电粟裕,告知对方,要管好身边的人。

建国之后,陈赓粟裕二人的关系会发生什么变化?

1951年,周总理和朱老总给了粟裕一项新的任命,希望他到总参谋部中担任副总长,主要负责他最擅长的军事作战方面的工作。

带兵打仗,研究军事,这可是粟裕的看家本领。而且担任副总参谋长,对他来说也是一次绝佳的展现综合能力的机会。

要知道,总参谋长这个主持日常工作的职务,有极大概率将会从副总参谋长当中选。

如果粟裕有私心,那他一定会干干脆脆的应承下来。反正这件事情,总归还是在他的舒适圈之内。

但偏偏粟裕是个没有私心的人,在思考事关军队发展的关键人选问题时,他会考虑得更加全面。

他向中央领导人建议道,副总参谋长一职,陈赓或许比自己更加合适。

从综合能力来看,陈赓不是一个“偏科的天才”,他的技能非常全面,早年间跟着周总理一起干过特工,也跟着毛主席一起带兵打仗,什么工作都很擅长。

从为人处世来说,他同样趋近于完美。当年还在黄埔军校读书时,他就是难得的受到国共两党领导人同时看重的杰出人才。无论对上对下,他都有一套自己的交际逻辑。

这样的人,不往核心的位置上走,是真的屈才了。

只能说,粟裕看得到陈赓身上所有的优点,但却看不到自己的亮点。在他提出建议之后,周总理等领导人告诉他,这是中央的决定,相信他一定可以胜任。

推荐陈赓,这可是粟裕的头等大事。副总参谋长没能推荐上,那就从其他地方推荐吧。

在他眼里,陈赓适合做的工作非常多。有的工作,他还具有不可替代性,比如筹办军校。

在国内开办一所综合性的、高水平的、专业化的军事类院校,这是粟裕在进入总参工作之后相当重视的工作。

人才培养是国家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培养军事人才,就是在为未来的国防安全保驾护航。

只是这个负责人,还是需要好好想想。这个人最好拥有办学背景,同时也要精通军事理论和实践,要有广博的眼光和与时俱进的风格。想来想去,还是只有陈赓最合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赓可是响当当的黄埔三杰之一,混得那叫一个如鱼得水,成绩也是非常亮眼。

从黄埔军校这样优质的专业院校走出来的将领,一定比自己从底层摸爬滚打走上来的将领更适合专业教学管理工作。

而且,陈赓还很有经验,陈赓还担任过红军学校的校长,知道怎么和老师、学生、管理人员打交道,也知道怎么在教育上另辟蹊径,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军事教育道路。

粟裕看陈赓,真是越看越欣赏。向中央推荐人选时,他也毫不犹豫地报出了陈赓的名字。

此时远在朝鲜战场的陈赓还不知道,自己未来几年工作的方向,已经在国内被定下来了。受到中央召唤,风尘仆仆回国时,他还被蒙在鼓里。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这是陈赓履历上闪闪发光的存在。而这所名垂青史的军事院校,在陈赓回国时还是一片空白。

他白手起家,从零开始,一点点实地考察选择地址,划定校区规模,思考教育培养计划,四处邀请专业的老师,忙前忙后,用呕心沥血来形容毫不夸张。

最累的时候,吃饭睡觉,他的脑子里都只有哈军工这一件大事。

好在从零到一的突破,终究还是让他给做出来了,在以他为核心的工作团队的努力之下,哈军工逐渐显出了成熟的规模。

钱学森学生回国前,就对哈军工十分好奇。回国之后,他亲眼见到哈军工的样子,不由得赞叹道:

“以我们国家的条件来说,这么短的时间里,能够筹备出这么完整的军事学校,绝对是一个奇迹。”

在陈赓进入总参工作之后,他更是成为了粟裕最为信任的人。粟裕外出之时,总参谋长的工作都由他来代理。

在此期间,俩人还闹发生了一些趣事。这些事情是什么?

3

1955年,粟裕疗养时接到带着怒气的陈赓来电,被要求管好身边人。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粟裕担任总参谋长时,陈赓把他过去的职责扛在了自己肩上,成为分管作战的副总参谋长。

有一次,粟裕以总长的名义要求作战部宴请贵宾,好好招待从苏联远道而来的军事专家,拜托他们在中国的军事建设问题上多费心。

作战部的代理部长王尚荣等人接到命令之后,带着苏联专家去了全聚德。

就在应酬期间,新华社给作战部打了一个电话,请相关负责人审查一篇新闻报道,审查通过之后他们才能发表。

这个新闻,是许世友将军打算嘉奖华东军区一个师的情况。军区级别的嘉奖,还是需要官方媒体来报道的。

这是个大事,作战部其他人不能随意审批,只好把这件事情转告代理部长,由王尚荣来定夺。

正好王尚荣又忙着与苏联专家沟通,应酬期间处理别的工作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没有办法,他只好让人联系陈赓,请首长来审批。

当时陈赓的身体状况不是太好,病痛影响了他对事情的判断。正准备休息的他得知报道是作战部转过来的,以为作战部已经审查通过,便没有太过重视。

他说:“既然作战部已经看过了,那当然就可以了。”

得了他的首肯,新华社当然就放放心心地写文章发报道了。直到刘少奇副主席见到报道,陈赓才意识到自己捅了娄子。

中央军委早就已经说过,师级以上的队伍,如果需要嘉奖,那得由军委统一做出,军区级别是没有这个立场的。

可是现在新华社发出的报道,不正是光明正大地违背中央军委决定么。

刘副主席当即给粟裕打电话,要问他总参谋长地责。可这件事情严格意义上来说,和粟裕并没有太大关系。

王尚荣主动提出承担责任,是他没有履行作战部部长的职责,没有及时将正确的信息回馈给新华社。

陈赓同样忙着自我反省,如果当天晚上他多想一点,考虑问题周到一点,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但粟裕却说:“我是总参谋长,应该有我来承担主要责任。”

无人推卸错误,大家都争着抢着担责,这样的风气让刘副主席十分欣慰。这样勇于担当的精神,也让他忍不住夸了一句。

别误会,陈赓和粟裕并不是时时刻刻都这么平和友好。1955年,两人就闹过别扭。

当时粟裕正在疗养身体,一天,突然接到陈赓怒气冲冲的电话。对面的陈代总长十分窝火,让他管好身边的人,别太没素质了。

他有些莫名其妙,后来调查一番才知道,原来是新上任工作人员出了纰漏,自己在一份报告上给陈赓签了名。结果报告格式错漏百出,导致陈赓被军委领导狠狠骂了一通。

牢骚是要发的,但发完牢骚之后,该关心战友。那还是得关心的。陈赓盼着他尽快好起来,不要再被病痛侵扰。即使这老伙计嘴巴上不饶人,他也知道对方的心。

1958年,粟裕遭受了一份无端的攻击,有人竟然说他不会打仗。联系实际,这样的说法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在无人敢为他辩驳的时候,是陈赓站了出来,一改嬉笑模样,严肃地说:“粟裕不会打仗,那我请问,在中国谁会打仗。来,站出来,让我看看有多厉害。”

雪中送炭,仗义执言,这样的情谊最为难得,粟裕十分动容。

一对老战友、老朋友,惺惺相惜许多年,彼此欣赏,彼此信任。然而,上天还是没有给他们陪伴到老的机会。

1961年,陈赓大将因病逝世。这件事给了粟裕沉痛的打击,让他多年来无法释怀。

送别陈赓那天,他拖着病体,坚持等到最后一刻,目送陈赓的骨灰被送到北京。个中情感,无人能够体会。

这段历久弥新的革命情感,时至今日,依旧感动了无数后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