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里面通篇不离道和德,那么什么是‘道’?什么是‘德’呢?道与德的关系是什么?

其实道为体,德为用,所以道德经里说「孔德之容,唯道是从」。道与德是体用关系,而“体用一源”,故曰「两者同出而异名」。

有道体才有德之用,有德之妙用必有道之体。

道不可见,但真实存在,好像隐隐约约能感受到,所以道德经里说「道之物,唯恍唯忽。忽呵恍呵,中有象呵。恍呵忽呵,中有物呵」。

道之体我们无法用眼睛看到,也无法用耳朵听到,所以道德经里说「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又曰「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道之体大到没有形体,声音大到没有声音,也就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所以道不可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要见道体,就只能从道的妙用上去见,也就是从‘德’上去见。我们看一个人的外在很有德性,就说明此人已经明悟道体。

道体就是我们的本心自性,在佛家叫佛性,佛家说“明心见性”;在儒家叫性,孟子说“尽心知性”。

不管叫什么,都离不开‘心’,故曰“心即道”。

又说“道生一”,而这个‘一’就是‘德’,也就是现前一念,此一念是真如自性起念,也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所以此念是道体而生,所以是循理而生,所以是正念,显现出来就是很有德性,也就是明德。

所以道德经里说:「道生之而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

道生之,就是道之妙用,道生之后便为德,故曰“德畜之”,然后“物形之而器成之”,说明万物成形了。

“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尊道”就是以道为体,“贵德”就是道之用。

我们的本心自性在遇事时,必然会随感而发,发出一个正念,这个念头就是‘’。这便是禅宗说的现前一念,此现前一念即是真如自性,因为相即是性。

比如遇父时,便发出孝之德;遇朋友时,便发出信之德;遇晚辈时,便发出慈之德。这就是“德畜之”,因畜而厚,故曰“厚德”。

一切德都是从心里发出来的,本心自性里头一切具足,故曰“厚德”。所以要修心,心一旦修成,那些德性就全部具备了,就自然是“厚德”了。

那么应对任何事时,都能显得很有德性。所以不要在那些优良品质上下功夫,那是末端,很容易让人变成愚孝、愚忠之人。

因为那些品质都是出自本心,并且那些德性又非常多,遇到不同的事,呈现的德行就有所不同。

而只要心修好了,应对任何事时,自然就有了那些品质。

比如一个很有德性的人,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场景,遇到任何事,都很有德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德就是遇事时,呈现出来的那些所谓的品质,所以老子才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道是德的体,所以失去道,必然就会失去德。而仁是德性的显现,比如遇到小孩落水,自然会生出恻隐之心,这就是仁爱之心,也是德性的表现。

故失去德,必然失去仁。只要失去德,后面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信慈”等等品质,全部都将失去,因为它们都属于

只是遇到不同事时,呈现的不同而已,遇父时便是孝之德,遇君时便是忠之德等等。

《庄子·德充符》里说:“德不形者,物不能也。”

意思是说:德如果没有流露出形迹,就说明没有遇到事物,那么就是物不能也。所以德跟事物是一起的,遇到事物时,呈现出来的品质就是德,所以才说“厚德载物”。

万事万物就有万种德,但都是从心里头生出来的,也就是从道里头生出来的。

故经云:“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归还此法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