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星揽史说

编辑|星揽史说

古墓文化是物化的文化,承载着历史记忆。景东陶氏傣族土司府墓葬的发掘,再现了元明时期西南边陲傣汉文化交融的景象,它承载着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对人们研究和了解民族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陶府墓发掘概况及文化特征

陶氏土司墓地为景东傣族世袭土司陶氏家族墓地,墓地地处景东县城川河东岸河东村南的凤山西侧川河二级台地上,总面积约10000多平方米。1988年至2003年间,先后对陶氏土司墓地进行了4次发掘清理,共清理墓葬6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2003年3月7日至9日的第4次清理由普洱市文物管理所和县文物管理所共同实施。

6座古墓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砖室墓,木棺为5块木板拼接而成(棺盖、两侧板、前后两块板),不见底板。棺面用布粘贴住后,往上面填灰土找平,覆上生漆面,再绘上纹饰;盖板和两侧板头端及尾端雕刻上莲瓣、如意、云纹等纹饰。

棺木四周和砖壁间填有木炭和少量石灰。随葬品大多放置于棺内和壁龛内。墓室顶部用红砂石条形毛石封盖,数量多为7块。盖板石上均用土回填封盖。

上部已不见立碑,两块碑均已倒,位置已被移动,面朝上,陶氏墓碑文被另一石块盖严实。墓碑题字为汉字。诸多特征表明,墓主人接受汉文化的程度较深。

陶氏土司墓地出土器物1118件,按质地可分为瓷、金、银、铜、玉器等五大类,以金、银、瓷器为大宗。其中,瓷器数量最多,按用途可分为罐、碗、杯、瓶和碟五类,以罐为主。青瓷器多为云南本地窑烧制产品。

胎体较厚重,构图线条简单明快。器物在选料、做工、烧制技术、绘画等方面均属上乘。

部分纹饰有山水、荷花、蝴蝶、蜻蜓等,技艺尤为精湛,应是来自内地的瓷器。代表性器物有:龙泉窑青釉盖罐、“成化年制”题款小碗、青花八卦小瓷盘、青花福字小瓷碟、素面白瓷杯、三彩瓷壶等。

按用途分为生活用具和饰品两大类。生活用具包括碗、匙勺、筷、盒、杯、壶、碟、挖耳、簪、手镯、药瓶等。饰品多用金箔片模压而成,多镶嵌红蓝宝石。在出土器物中有56件镶宝石的金银器。

镶嵌物包含红色尖晶石70颗、蓝色尖晶石2颗、红宝石1颗、蓝宝石50颗、红色琉璃1颗,以红尖晶和蓝宝石为最多。代表器物有:莲花状金水碗(底部中央模压一“寿”字,四周为十瓣莲花图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一瓣中部竖直錾刻“水碗”二字)、带盖金执壶(盘状壶口,细长颈,弯曲执把,细长流,圈足底。盖顶为圆形盖钮,饰复瓣仰莲,顶上镶嵌大红宝石一颗。

钮下有半环形金莲扣,再下为两层莲瓣,下层莲瓣间镶嵌六颗红蓝宝石,盖口外沿饰有錾刻云纹一圈。颈部饰竖向蕉叶纹,肩部模压云雷纹花卉等,在花卉间镶嵌六颗红蓝宝石,腹下部饰有如意云纹。

执把顶端有环形扣,器盖与执把之间用金链相连。金执壶器形美观、精致)、金八角盘、金八角杯、金鞘匕首、镶嵌红蓝宝石金簪、金冠顶饰、金盔顶饰、金面具等。三具金面具的出土应为该墓葬的一大重要特点。

金面具覆面均用纯金箔片模压、锤打而成。人物的耳朵、眼睛、眉毛、鼻子、嘴巴、下颌等器官均模压而成,清晰可见。人物形象生动,栩栩如生,与皇室墓葬中出土的金面具基本相似。

银器种类丰富,花纹繁缛,制作方法多为模压,部分有捶打痕迹。按用途分为生活用具和饰品两大类。

生活用具包括碗、匙勺、筷、盒、杯、壶、碟、挖耳、簪、手镯、药瓶等。饰品代表器物:银凤冠、银如意形饰、银匙、银执壶、银提梁壶、银套盖瓶、银盏、银带盖罐、银镶宝石小瓶等。

铜器数量少,仅8件。均为生活用具和饰品,如镜、盘、簪、勺、钱等。代表器物:钱(正面有阳文“万历通宝”四字)、素面镜(钮上阳刻一“任”字)、铜如意双耳杯。

综上所述,陶府墓葬出土的器物中金、银器多为本地和周边地区生产,部分青花瓷器为内地制造。

结合文献资料的记载和对出土器物的分析研究,可知墓地建造年代大致起于1390年,止于1857年。已发掘的6座墓葬年代,大致在正德至万历年间。说明当时的景东傣族地区已经吸纳了汉文化。

景东特殊的地理位置,为傣汉文化的融合创造了条件

景东是连接滇西的重要通道,是西南通往内地的咽喉要地和天然屏障。

景东彝族自治县位于横断山脉南端,东与南华县、楚雄市、双柏县接壤;南与镇沅县相依;西同云县隔澜沧江相望;北和南涧、弥渡两县相连。“景东”系傣语转音,意为坝子城。

景东在元、明、清诸代中都是以傣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杂居区。部族争霸,战事繁多,直接威胁到内地的稳定和安全。《明史·云南土司传·景东》载:“(洪武)十八年,百夷思伦发叛,率众十余万攻景东之北吉寨,俄陶率众御之,为所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率其民千余家避于大理之白崖川,事闻,帝嘉其钟,遣通政司经历杨大用赍白金文绮赐之。

二十三年沐英讨平思伦发,复景东地,因奏:景东,白夷要冲,宜制卫,以锦衣卫佥事胡当守之,俄陶任旧职。二十四年,帝以景东为要害,且多腴,调百崖川军士屯守。二十六年,命洱海卫镇守景东,从沐春讳也”。

江应梁《傣族史》载:景东在明代是傣族重要聚居区,土知府俄陶,其祖先在元朝时就是世袭土官,洪武十五年,以俄陶为景东土知府,不久朝廷就在该地置卫,兴屯田,设流官镇守,形成土流并存的局面。

明朝流官皆自外地派任,这些官吏在景东落籍不少,其子孙也世代落籍下来。“每官一至,备甲兵五十五人卫送之”。

洪武二十三年景东设卫这九家世袭武官进入景东,武官的家属,护送的卫兵加起来,又与当时的“一卫留五千人”计算,明洪武二十三年就有六千以上的军士进入景东。

嘉庆《景东直隶厅》卷二十三风俗条说:“明初,原显多僰夷,山多罗罗,是为土著,自设卫所,卫所官兵皆江左人,并江右、川、陕、两湘各省之贸易是地者,多家居。

于是,人烟稠密,田地益开辟。”由此可见景东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汉族的大量迁入促进了傣汉文化的融合

改土归流后,大量内地汉族的迁入,带来了先进的生产耕作技术、先进的生产工具制造和使用,提高了劳动生产水平,促进了景东地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加快了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推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特别是儒学的兴办,汉文化的进入,历代的景东陶氏知府土司,大都入过儒学,接受过汉文化的正规教育,使得他们深明大义,包容和积极接受汉学文化,和当时的朝廷融为一体,为维护云南边疆的统一和稳定,促进景东的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

陶府所奉行的包容开放统治政策是傣汉文化融合的根本原因

陶府500多年统治所奉行的包容与开放政策,从根本上促进了傣汉文化的融合。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景东傣族头人俄陶被明王朝封为景东世袭知府。

1397年,俄陶卒,传子陶干,“遂赐姓陶”,从此,景东傣族土司便以陶为姓。直至1857年灭亡,实行了一整套包容开放的政策,带来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局面。

政治上,陶府始终忠于朝廷,忠实执行“土流并治”和“府卫参设”政治制度。多次率领傣族士兵奉调征战,积极参加明王朝平定战乱,维护祖国统一的战争。

天启六年,贵州水西安邦彦反,率兵二十万入滇,至马龙(今曲靖境内)山后,去会城十五里,总官兵调景东土舍陶明卿伏马路左,贼分道并至,官兵御之,贼据战,势其锐,明卿乃以象阵自左翼冲出,贼溃,追奔十余里。

巡抚上功,推明卿第一。景东每调兵一千,必自将效千余。饷士之费未偿仰给公家,土司中最恭顺”,并屡建战功。以致被朝廷称为“土司中最恭顺”,“滇各土司,唯景东世忠勤”的土司。

经济上,知府俄陶积极与流官实施“奉田为屯”的政策。《明史》记载,当时景东军屯面积有39100亩。大规模的军屯也伴着大量内地汉族的涌入,带来内地先进的生产方式,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

此外还在各地坝区设立了五所“义学”,主要学生来源是傣族和中原调来将士孩子以及汉族移民。

这些义学以教授儒学为主,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景东传播,并逐步融入傣族文化,景东的傣族子弟也得以受到了汉文化先进思想的熏陶。民风地宜,日改月化。从1442年开始设立儒学到明末1628年止经过近200年时间。

景东傣族地区的文化教育、风俗习惯都接受了中原文化的熏陶,结束了过去大事使用缅字(傣文),小事用木刻的历史。

1988年发掘出的两座明代陶氏墓葬墓碑有直行阳刻楷书汉字“显考知府陶讳金”和“故知府少凤公墓”也进一步证明永乐年间或更早的时候,景东傣族就开始使用汉文了。

结语

通过景东陶府墓葬的发掘与随葬品的文化特征,人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傣汉文化相互融合的历史。探析陶府古墓的历史背景,研究景东傣汉民族文化融合的进程,对于建设民族团结示范区,加强民族团结具有着积极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江应梁。傣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

[2]刀承华,蔡荣男。傣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4.

[3]云南文物考古研究所,普洱市文物管理所,景东县文物管理所。景东傣族陶氏土司墓地[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14.

[4]李开运。芳草地[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

[5]李开运。论景东七百多年的《陶府》傣族土司[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