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代有过一个特有的说法,叫:天子守国门。其所表达的意思是:皇帝所在的北京距离边疆太近了,天子已经在国门边上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如果骑马,一日即可从北京到达国境线。

那这里就有一个疑问了,大明王朝为何要将首都置于如此危险之境地,为何不向北拓展一下呢?明朝不是没有这个实力,朱元璋、朱棣时期多次北伐,军事上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北元基本上没有还手之力,为何不向北拓展,以增加首都的战略纵深呢?

这还得从长说起。

朱元璋时期,肯定没有天子守国门的问题,因为朱元璋时期首都在南京,真正造成天子守国门的是朱棣。

01

朱元璋占领北京,北元虽然还拥有着一定的实力,虽然王保保在山西一度击败了明军,北元也在洪武五年击败了明朝的三路北伐,但在整体上,明朝依旧拥有着压倒性的战略优势。

对于已经占领的地区,朱元璋开始设置卫所,加强防御。所谓卫所,是朱元璋实行一种军事制度,一卫有军队5600人, 其下依序有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及小旗等单位,一千户所大约为1120人。

当时,在北方万里的边境线上,近百万明军就分布在各地卫所里面。

而朱元璋对于整个北方防线,是有整体规划的。

自东胜以西至宁夏、河西察罕脑儿,东胜以东至大同、宣府、开平,又东南至大宁,又东至辽东,又东至鸭绿江,又北去不止几千里,而南至各卫分守地;又自雁门关外西抵黄河,渡河至察罕脑儿,又东至紫荆关,又东至居庸关,及古北口北,又东至山海卫外 。

在这段话里,朱元璋以“东胜”为中间点,划分为东西两块,东胜卫在整个防线里十分关键。

东胜卫位于鄂尔多斯地区,其连接山西诸卫与宁夏诸卫,控扼河套地区,是重镇大同和宣府的屏障。而宣大又是北京的屏障,东胜卫的作用不言而喻。

东胜卫于洪武四年( 1371 ) 正月初设,洪武五年七月,由于明军的三路北伐被王保保击败,东胜卫被迫内迁。洪武二十五年,蓝玉在摸鱼儿这一战大败北元,蒙古实力大损,第二年,也就是洪武二十六年( 1393 年)二月,明朝再次设置东胜卫,原本准备设立五卫,后仅仅设置了左右二卫,也就是派了万多人在此守卫。

洪武三十五年(1402),也就是朱棣攻破北京这一年,明成祖下令调东胜左卫于永平府,调东胜右卫于遵化县。为何如此操作呢?因为东胜卫属于晋王的辖区,在靖难之役后,明成祖夺取了天下,但晋王朱济熺对明成祖篡位心怀不满,成祖撤掉东胜卫以削弱其势力,朱济熺最后也被朱棣派去给其父守陵。

明成祖撤掉了东胜卫,其目的并不是放弃,而是想等待彻底打垮蒙古之后,再行设置,因为卫所本质上是防御,而非进攻。也有臣下劝朱棣再设东胜卫,但朱棣并没有同意,认为设置卫所是要等到明军消灭岭北行省的残元势力之后再做,但明成祖后来突然死于北伐回国途中,所以东胜卫也就没有得到复置。

那仁宗、宣宗为何不在明成祖死后重新设立东胜卫呢?明成祖五次北伐,基本上就是把瓦剌和鞑靼按在地上摩擦,瓦剌臣服,鞑靼阿鲁台则远遁,仁宣二帝要想恢复东胜卫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但明成祖时期在战争上的开销太大了,国家承受不起,所以仁宣时期,整个明朝都处于一个收缩和防守时期,从安南撤军,逐步放弃下西洋等等,所以复设东胜卫这一想法与明朝此时的国策相冲突,所以也就没有再次设立东胜卫。

东胜卫被撤,其影响不小。东胜卫的内迁导致了大同直接处于接敌第一线。在土木堡之战中,明军撤回北京有两条路线,一条是走宣府、大同一线,一条是走紫荆关,最终明军选择了北线的宣府、大同回北京,也先大军突然来袭,明英宗被俘。如果东胜卫尚在明朝手中,这样的情形是不会发生的。因为也先的侧击必然会被东胜卫所发现。

明人陈全之在《蓬窗日录》中说:

国初置东胜诸卫,然事多草创,什伍虚耗。至是虏寇拥逼,诏徙诸卫内地,遂弃东胜于戏,此我朝不复四郡之实也。盖常论之有二失焉,洪熙宣德之间玩常不思其变,景泰天顺之际守近而不谋其远,由是偏头邻于犬羊,而全晋以北单矣。

东胜卫城墙遗址

02

就在永乐内迁东胜卫之后,另外一个重要的卫所,开平卫也被内撤。

开平卫的位置同样极为重要,其东至大宁430里,东南至古北口400里,西南至宣府镇400里,北至沙漠470里,自卫至京师630里。

开平的治所就在元上都,大致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及多伦县附近,虽然宫殿已经毁于战争,但其城墙依旧存在,加以修缮仍是一座坚城。开平卫是明朝的一个重要据点,明成祖五次北伐,开平卫都是的重要军事据点和粮饷物资运输的中转站。

紧邻着开平卫的原本有大宁都司和兴和千户所,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为了感谢兀良哈三卫对自己靖难的支持,以及大宁都司后勤保障的压力,将其内迁保定府。而开平卫西南400里的兴和千户所内迁之后,开平卫就已经孤悬在外。

不仅如此,开平的条件极为艰苦,所有的粮饷全靠内地运往接济,开销巨大,所以就不断有将领请求内撤。最后,朝廷就想了一个个折中的办法,就是把将士的家属内迁,然后将士卒分为两番,每番千人,自带粮料,轮番往开平戍守。

而由于条件太艰苦,常常遭受到蒙古军的袭扰,即便是在此守卫的将士也多不愿在此驻守。宣德四年的时候,发生了一起贪腐案,调至开平卫备御的山海卫指挥赵忠科敛军财,然后向上进行贿赂,以求回原卫,此事被查获之后,赵忠依法受到论处。但赵忠的行为只是一个缩影,一些军官和士卒行贿的目的是离开平地区,不想在此继续戍守。

朝廷关于开平的内迁也有多次商讨,最终在宣德七年基本完成了内迁工作,这也是符合仁宣时个期收缩防守的边疆思维。

开平卫的收缩,让宣府直接成为边防第一线,大大缩减了战略纵深,蒙古这对明朝的北部边防的影响极为深远。明军撤出之后,此地遂卫蒙古所有,比如隆庆和议中著名的俺答汗,实际上就居上都,也就是明开平卫旧址。

03

而大宁都司的撤销,影响更为巨大。

大宁都司的建立是在纳哈出投降之后,为了能够更好的管理该地区而设立,后宁王就就藩于此。其东连辽左,西接宣府,南卫北京,为巨镇。下辖上九十城,带甲八万,实力强劲。

靖难之役时,朱棣北上大宁,夺取了宁王的兵马,并带走参加与建文帝的作战,大宁的防御也为之一空。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即位后,改封宁王于南昌,迁大宁都司于保定。

对于朱棣内迁大宁都司的做法,因为对后世影响巨大,一直疑问很多。内迁的一个说法是,朱棣为了感谢兀良哈三卫在靖难之役中的帮助,因为宁王手下的很多将士就是来自于兀良哈三卫,所以内迁以表示感谢。但这种说法虽然见于多本史书,却一直质疑不断。因为感谢也用不着用如此重要之地,而明成祖对于兀良哈三卫一直怀有戒备,第三次北伐还以大军重创兀良哈,也不可能将如此要地送于兀良哈。

而很多人又坚持以后勤保障来解释大宁都司的内迁,但宁王带甲数万在此长期驻守尚可,又岂能以后勤说事。究其原因,还是明成祖坚持要消除北元残余势力之后,再行大规模的都司、卫所的设置,只是明成祖去世太急,此计划未能成行而已。

而仁宣本鉴于永乐时期对外战争消耗过大,造成了国家空虚,总体上采取收缩守成的态势,就不会去重置大宁都司了。

04

总体上,由于北京的东北方向上已经给予了投降明朝兀良哈三卫,这批蒙古人是蒙古的辽王投降明朝之后,朱元璋就地安置在边疆。

兀良哈的实力逊于靼和瓦剌,但又与二者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故而游离不定,在明朝强盛之时,就会归附于明朝,当明朝孱弱之时,又会成为明朝的隐患,甚至成为入侵明朝的带路人,比如土木之变,兀良哈就是太师也先的向导。

兀良哈三卫可以说是中国历史永远的痛,这是数百年后的事情,与本文主题无关,在此不多讲。

而大宁都司、开平卫、东胜卫的内迁,最终导致了北京城在西北、北方的门户大开,此种局势最终造成了北京城的巨大的防守压力。

天子守国门,其本质上表达的是北京城紧邻边境线,面临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但究其核心原因,还是太祖、成祖时期主要选择了进攻,而仁宣选择了收缩。在明朝的历史上有“仁宣之治”的说法,其核心就是息兵养民,停止大工程,也基本奠定了明朝在北方的疆域,但也失去了东胜、开平、大宁等地,北京外部屏障俱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