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只有在存在着问题的地方才可能存在着怀疑;只有在存在着答案的地方才可能存在着问题;只有在存在着可以言说的东西的地方才可能存在着答案。

——摘自维特根斯坦文集

前面的笔记讨论了非逻辑思维的部分来源,这些非逻辑思维的根源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本文试着讨论一下影响非逻辑思维的因素。

非逻辑思维根源的影响因素有两大方面: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需要重点说明的是,非逻辑思维的产生,是受到了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而非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特别是社会性因素,导致了人们非逻辑思维的产生。

社会因素包括:历史传统、社会意识形态和信念、舆论宣传、社会教育体系等等;

个体因素包括:个人感情或情绪、心理防御机制、认知偏差、个体经历或经验、文化教育水平、信息获取水平和信息来源等等

非逻辑思维的产生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历史传统:

一个社会的历史传统对个体的思维方式能够产生重要影响。不同历史传统背景下的人对同一问题可能有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思考方式,从而导致非逻辑思维的产生。比如,一个在历史传统中强调道德至上的社会,人们思考问题的时候,通常会以道德评价代替逻辑思维,很难做到理性思考。

社会意识形态和信念:

一个社会广泛存在的意识形态和信念,必然会对社会中的个体在思维方式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如果个体接受并固守某种信念或意识形态,比如思考问题的时候总是从“某某主义”出发,极有可能导致忽略事实和逻辑推理,而是站在意识形态和立场的角度分析问题,从而产生非逻辑思维。

舆论宣传:

一个社会中媒体的舆论宣传,会极大地影响这个社会中所有个体的思维方式,特别是那些歪曲事实、隐瞒真相的宣传,以及煽动大众感情的说教,对那些缺乏独立思考的人来说,导致他们产生非逻辑思维

社会教育体系:

一个社会的教育体系中,如果忽略了逻辑学教育,或者在教育的过程中充满了非逻辑的说教,那么整个社会的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能力会变得很低,结果就是整个社会充满了非逻辑思维。

个人感情或情绪:

情绪或感情对思维方式有重要影响。一方面,情绪波动大或者情绪强烈时,人们可能更容易陷入非逻辑思考的状态,导致冲动或情绪化的决策;另一方面,也有人利用情绪化的语言,故意挑动大众的情绪,使大众处于某种狂热感情之中,从而诱导和传达错误的观念。

心理防御机制:

个体有时候为了应对现实中的挑战或者不适,会利用心理防御机制来进行对抗,这个时候也可能导致非逻辑思维的出现。比如撒谎、为自己的某些不正当行为寻找借口等等。

认知偏差:

人类天生存在各种认知偏差,认知偏差是指在思考和决策过程中出现的系统性错误。认知偏差的产生与个体有关,也与社会因素有关。这些偏差可能导致人们偏向于非逻辑的思维方式,例如存在偏见、过度一般化、选择性关注等。

个体经历或经验

个人的经验和经历水平会影响其思维方式。不同的经历可能导致人们形成不同的思维模式,缺乏相关知识或者经验可能导致非逻辑思维,而良好的教育和广泛的知识则有助于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文化教育水平:

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教育背景下的个体,对事物的看法和思考方式可能存在差异,这种文化差异也可能导致非逻辑思维的出现。

信息获取和处理方式:

信息获取和处理方式也是非逻辑思维产生的重要因素。如果社会中个体只能获取一面之词的信息,或者信息来源不可靠,就容易产生非逻辑的思考方式。

总的来说,非逻辑思维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特别是社会因素对个体的影响极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避免非逻辑思维,需要提高自我意识、注意思维方式、批判性思考以及不断学习和开放心态等。可以考虑以下几点方法:

培养批判性思维:

尝试质疑和审视自己的观念和思考方式,不轻易接受并认可外来信息,特别是强加给自己的理论、思想、主义、结论等等,学会辨别逻辑推理与逻辑谬误之间的差异。

注重逻辑推理:

学习逻辑学知识和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会帮助人理性、清晰地分析问题,推理并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

多角度思考:

尝试从多个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同一个问题,考虑多种可能性,避免陷入单一思维模式,避免先入为主或戴着有色眼镜来分析问题,有助于减少非逻辑思维的发生。

保持开放心态:

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接受新观点和异议,不固执己见,根据理性原则来改变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同样有助于避免非逻辑思维。

注意情绪管理:

情绪稳定有助于清晰思考,避免情绪化的决策和思维,通过某种方式,保证自己在思考时维持一定程度上的情绪平衡。

多元化信息获取:

努力从多个可靠信息的来源获取信息,尽量避免片面信息的影响,辨别误导性信息,有助于客观和准确地认识事物真相。

学习和思考总结:

不断学习新知识、思考问题,并通过逻辑思维进行总结和归纳,有助于提高逻辑性和思考深度,从而避免非逻辑思维。

与他人交流:

与他人讨论和交流观点,听取不同意见和建议,有助于开阔思维,发现自身思维中的盲点和偏见。

后记:

生活中,逻辑无处不在。无论我们是有意还是无意,逻辑学无时无刻不在服务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然而,逻辑学到底是什么,也许并没有太多的人(包括笔者在内)有清楚的概念。

笔记中的逻辑学基础知识、逻辑推理的规则以及对于逻辑谬误的分析,也许对我们的思维有所帮助。

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即使问题很简单,也必须认真思考一下

我们是否遵循了逻辑学的基础原理;

是否应用了准确的语言词汇;

词语是否有准确定义、内涵及外延;

是否进行了有效的逻辑推理论证。

在接受任何观点之前,我们也必须认真地问自己

他们说的是事实吗?

他们的结论是否经过了严密的逻辑论证?

他们的逻辑推理是否遵守了逻辑学的基本原理?

他们的论证过程是否遵循了逻辑推理的规则?

欢迎看到文章的朋友对文章发表意见并补充讨论。

本文仅仅分享个人学习逻辑学过程的笔记,作为初学者,分析的过程或有谬误,敬请批评指正。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点赞转发。

关注我会看到更多的学习笔记。

本人的逻辑学学习笔记全部发在本人的同名微信公众号上,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老头和你随便聊聊”微信公众号阅读。
期待您的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