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商周时期的大铙

大铙出土于南方,据统计,我国商周时期的大铙共130余件,湖南省出土最多,有75件。

大铙极具地方特色,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①出土地点:南方大铙主要出土于山顶、山坡、山麓、河岸、湖边等地的窖藏。出土时口上甬下,很少有伴出物。

②体量:大铙体量很大,通高都在30厘米以上,湖南出土的大铙中超过100公斤的就有10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③纹饰:殷商编铙纹饰简单,多为弦纹和简单的兽面纹。南方大铙纹饰繁缛多样,云雷纹、回纹、兽面纹等。

④编列:多为单件使用。

大铙的特点:“五分礼,四分响,一分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铙的用途,可能为:

①祭祀风雨、星辰、河岳、土神等自然神灵,祭祀后掩埋。

②击铙山顶,可以召集部众,指挥军队,以示权威。

③用于宴饮奏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象纹大铜铙(铙王):1983年湖南宁乡县月山铺公社社员挖地时发现,通体灰褐色,微泛深绿色,无光泽。从甬口破损处看,可知质地为红铜(纯铜),通高103.5厘米,壁厚2.9厘米,重221.5公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件铙náo是古代铙中最大的一件,堪称“铙王”。正面主题纹饰是粗线条组成的兽面纹,兽面的两眼为半浮雕的粗线条勾勒。四周云雷纹盘绕,鼓部装饰有一组相向站立的大象,象鼻相接,象身上饰云雷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象纹大铜铙出土地点西边250米,就是四羊方尊的出土地。铙距地表30厘米,坑中无他物,填土中夹有的陶片为商代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铙大多数为单件出土,但也有两处情况例外。

1959年,湖南宁乡县师古寨山的一个土坑中出土了五件铙,出土时柄在下,口朝上,也表明了它的演奏方式,其中有象纹铜铙2件,虎纹铜铙2件和兽面纹铜铙1件 ,最大的一件高70厘米,重67.25公斤。断柄的象纹铙柄部锯了一点,湖南冶金研究所分析,铜占98.22%,锡、铅极少,是矿石中自然含量,此铙为纯铜铸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3年,在宁乡县师古寨山的一个椭圆形土坑中,与1959年出土上一组铙的位置相距20米,又出土了10件商代铜铙,其中1~9号形制相似,大小相次,有学者认为是一组编铙,存在争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演奏大铙náo时,铙口朝上,将柄部套插在木柱座上,演奏者用木槌chuí敲击大铙的口沿,即铙的正鼓部,声音宏大,传响四方,应是祭祀时使用的礼仪重器。

目前出土最早的大铙见于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出土了三件铙,年代为商王武丁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铙并非起源于湘江流域,最早的南方大铙出土于湖北和江西新干大洋洲商墓,是甬yǒng部无旋的大铙。殷墟编铙多数是殷墟二、三期,南方大铙铸造于南方,与殷墟编铙有渊源关系,起源不早于殷墟三期,湖南特有的粗线兽面纹大铙是最晚的形制,铸造年代在商末周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舞铙:山西吕梁石楼县曹家垣yuán村出土,原发掘报告称为“铎duó形器”,为修梯田时发现了一批铜器和人骨,铎形器通高29厘米,柄及器身中空相通,柄上三排共九个环纽等距离排列,器身筒形,直径6厘米,上有十二个镂空长方格,格间共有六排二十四个带链环的纽,大部分环纽已断,器身下端有磨击的痕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摇动此器,链环撞击器身,发出清脆的声音。此器可能是萨满巫师做法的法器,也可能用于宴饮奏乐或军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