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知道听说过这么一句话没有,就是:“将军未挂封侯印 腰间常悬带血刀”,这句话来形容李先念是非常合适的,有人说李先念没有军衔不是将军,错了,他指挥了无数场大战与恶战,后来是因为分管经济而脱下了军装,不然以他的战功的资历,一定是大将起步。在上世纪80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更是把他评选为36位军事家之一,甚至排名还在粟裕前面,这就说明了他的贡献只是在元帅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先念

现在我们提起李先念,肯定是要和中原突围挂上钩,评选为军事家一定是因为这个。我们不能以一点盖覆全面,中原突围是很辉煌,但他是怎么组建成中原军区的6万部队的,可能好多人不知道,这就需要从头讲起。

一开始的时候李先念参加了黄麻暴动,后来他就成了红四方面军的指战员,一开始他是做政治工作,可他想身为一个团政委,不会军事指挥是很难开展工作的,于是他开始研究军事,遇到不会的经常问其他人,不过他问的最多的就是徐向前徐帅,徐帅也很喜欢他的谦虚好学,把自己知道的毫无保留的教给了李先念,随后他跟随在徐向前身边打了许多大大小小的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反川军六路围攻的时候,他已经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了,当时面对围攻,四方面军分成东西两个集团来对抗敌人,而李先念就是与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王树声共同指挥西集团,共同对抗十多万敌人,后来在反攻的时候率领部队截住了敌人的退路,歼敌一万余人。

后在和红一方面军会师以后,他又直接指挥了包座战役,歼灭了胡宗南一个师,为党中央打下了落脚点。可见这个时候他的军事指挥已经成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中原突围中的李先念

到了抗战时期,他自己只独立带了几百人的小部队,来到了豫鄂边区,他的任务就是发展根据地和扩建军队,他一边打仗一边扩军,只是半年,队伍就发展到了9000人,并且成立了豫鄂挺进纵队,这就是中原军区的前身了,随后又改编成新四军第五师,而此时的粟裕也是师长,两人属于同级别,接着他在敌 顽 我这个三角地带,数次挫败日军的反扫荡和国民党顽军的进攻,可谓是在夹缝中生存。

不过李先念是越生存越壮大,在侏儒山战役中,消灭日伪军5000余人,还扩展了好几个根据地,到了1945年已经发展成6万大军了,就在这个时候成立了中原军区,由李先念担任司令员,同年才加了中共七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原突围

接下来的事才是中原突围的壮举,李先念王震等军区领导人,采取分散突围的方式,突破敌人一道又一道的封锁线,有效的调动了国民党30万大军,减轻了其他军区的压力,而李先念中原突围的这个壮举又被称作是一个小长征,其实依个人观点来看,更像是翻版的四渡赤水,这就充分展现了李先念的指挥艺术,所以说军事家这个称号李先念是很当得起的。

至于后来的军事家排名在粟裕之前,这个肯定也是多方面考虑,不是说李先念就一定比粟裕强,没有那么绝对,但他的军事才华一定是比粟裕差不了多少,只不过,后来李先念淡出军界,人们对他的战功可能就存在一定意识上的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