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在中国文化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是鲁迅(周树人)的弟弟。

但他在晚年却死不承认自己是汉奸,还与鲁迅的矛盾非常深,与其后人更是老死不相往来。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周作人于1885年出生在浙江绍兴,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地方。在年幼时,他在三味书屋接受传统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作人

周作人于1901年受国内新学风潮影响,前往南京进入江南水师学堂学习。在那里学习了6年。

由于教材都是英文书,这帮助他建立了扎实的英文基础。随后,周作人与哥哥鲁迅等好友前往日本留学。

这段留学经历不仅拓宽了他的学术视野,也为他未来成为一位文学家和思想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日本留学期间,周作人积极学习各种知识,培养了自己的文学素养,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和翻译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11年留学回国后在一所中学教了4年英文后,他于1917年加入北京大学从事编纂工作。

之后周作人成为了北京大学文科学院的教授,教授多门课程,同时还创办了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并担任首任系主任,不过因中日战争爆发而被迫停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作人还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周作人展现了他对教育、文化和社会进步的持续关注和支持。

在日本留学期间,当时家人觉得应该专心学业,而在生活上的打理不用亲自去弄,便请了个照顾家里生活的女佣羽太信子。

羽太信子在当时表现的温柔贤惠,把家里的上上下下打理的井井有条,深得周作人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作人与羽太信子

俩人在慢慢相处的过程中逐渐心生爱意,由于常常接触,便有了恋爱结婚的想法。俩人在日本人结了婚并在回中国后把自己的妻子羽太信子带回了家。

在生活上面,周作人与鲁迅夫妇有着很大的隔阂,生活方式上有着非常大的差异,这也加速了兄弟二人的决裂。

羽太信子一改往日的在日本的姿态,在管理上周家钱财后,周家的日子却显得并不好过。

羽太信子是一个花钱大手大脚,挥霍无度的那种人,而周作人的所有钱基本都在自己妻子那里,可以说是花得一分不剩,甚至还要靠借来花销满足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右一羽太信子

相比之下,鲁迅则是过得非常节俭。在这个问题上,鲁迅曾劝告周作人改变这种生活方式,但周作人未能在家庭事务上扮演更为主导的角色,因此无法控制妻子的消费习惯。

更甚至羽太信子甚至接来许多亲戚一起居住,家庭消费变得更加日本化并且更加昂贵,最终导致了鲁迅与周作人夫妇之间的矛盾。

鲁迅一气之下最终选择搬离八道湾,结束了与周作人夫妇的共同居住。据鲁迅描述,羽太信子并非温顺的女性,而是一个极具冲动和泼辣性格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鲁迅

在周作人与羽太信子之间的一场激烈争执中,羽太信子展现出了她那富有攻击性的一面,情绪失控,大声抗议,甚至引发了她的亲戚们对周作人的口头指责。

周作人在学识和见识上具有渊博和卓越的品质,但在处理世事和大节上的选择却显得出人意料。

而羽太信子的这种行为使得性格懦弱的周作人感到无法反驳,从而在家庭关系中显得比较被动。鲁迅和周建人都认为周作人意志薄弱,性情和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作人

在鲁迅搬出后,羽太信子在八道湾的地位逐渐上升,成为了实际的主人。不久周建人也离开前去上海了,这不直接成羽太信子的天下了。

由于羽太信子的泼悍的性格,周作人在生活和精神方面直接受到了她的影响和控制。

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周作人在这时并没有离开,反而选择留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1939年,周作人身上发生过一起神秘的枪击案。

当时说有两个学生前来拜访,周作人心想来者是客,赶忙将其二人请了进来。谁成想,刚请进来没一会,其中一位学生从衣服里迅速掏出一把手枪,二话不说对着周作人就是一枪,这一枪直击他的腹部。他们以为自己得手后,迅速撤离。

不过这一枪并没有对周作人造成什么实质性伤害,刚好是打到了自己衣服上的纽扣上,巨大的冲击让周作人应声倒地,不过只是受了点皮外伤而已,没多会儿就出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场神秘的枪击案,也加速了他成为“汉奸”的进度。之后才有人称是觉得周作人亲日,对他非常不满,才做出这种行动的。

枪击案之后,周作人转头为汪精卫效力,先后任伪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伪华北政务会教育督办等,职位做的是逐步上升。

后面还兼任了中日文化协会理事,在那时周作人通过撰写大量文章来美化、鼓吹中日亲善的文章,获得了日本当局的认可和赞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行为使他逐渐沉迷于汉奸的角色,并在道德上走上了错误的道路。然而,历史的车轮终将碾过汉奸的自尊和幻想。

1945年战争结束,日本投降后,同年12月,周作人被逮捕入狱。这让他不得不面对自己曾经的选择和行为,反思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1946年审判开始,周作人就开始表明自己的苦衷,对指控自己的汉奸罪并不服。

然而他还在狡辩、卖惨,说自己是有苦衷的,一大家子也要生活,生活也很困难,只能这么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场的每个人的眼神里都充满了谴责和审视,周作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当被问到卢沟桥事变,日本人都打到北京了为何还不走时,周作人却声称自己并没有背叛国家,反而是在试图拯救国家,在这是在维持教育呢。

在公布的罪状中有他在伪任职期间的一系列行为,包括编写伪教科书,协助调查资料和鼓吹中日亲善的文章等。

这一系列的证据摆在周作人的面前,让他哑口无言,他面色惨白,低头沉默不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1月16日,周作人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审判的钟声敲响,裁决书发落,周作人的命运从此改变。

他深陷绝望之中,被指责为国家的叛徒,这一刻,他的人生彻底坠入黑暗的深渊,再无回旋之路。

周作人闭上双眼,感受着心灵的撕裂和绝望的冲击,他知道,这已经是无法挽回的结局。

审判的尘埃落定,周作人将面对着更加残酷的未来,一个无法改变的命运已在这审判之时镌刻在他的生命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周作人搬回了自己的老房子,由于妻子平常金钱上的奢靡,让周作人不得不另想法子来赚钱维持生计。

在1951年的时候曾给毛主席写了一封六千多字的长信,里面的内容虽然是有自己之前所做事情的检讨,更多是还是为自己的辩解,并表示自己不是汉奸。

他还说了房屋问题,要求不要没收他的房子赶走他。而秘书胡乔木认为周作人应当要承认自己的错误,并接受悔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并指出他已经在写稿子维持生活了,以后也可以继续这样。毛主席说道:

“文化汉奸嘛,又没有杀人放火。”

毛主席认为这方面的人才还是稀缺的,他还是可以做翻译工作的。于是对此作出了批示:“照办”。

周作人与羽太信子晚年的日记记录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和疑虑。羽太信子的情绪状况非常不稳定,一点小事就能引发她的病症。

羽太信子的疾病给两人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周作人在日记中多次表达了自己的烦恼和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此,周作人深感焦虑和无奈,日记里的“真不知好歹”、“恶魔”等等,这些话都透露出他对信子病态行为的不满和困扰。

他对信子情绪化的反应感到无法理解,同时也意识到这种状况对两人的感情产生了巨大的破坏,他们之间的感情也被消磨得所剩无几了。

1962年,羽太信子去世,妻子的去世对于周作人来说虽然感到心理上的寂寞,却觉得精神上不再受压于她,觉得轻松些了。

周作人晚年也并没有跟鲁迅的后人周海婴有往来,可以说周海婴对周作人是有非常大的敌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奸”的名头也让周海婴对他可谓是“老死不相往来”,这也让周作人的晚年生活充满了孤独和沉寂。

他在晚年的岁月里逐渐淡出了文坛,与朋友的交往也日渐稀少。他在北京的家中过着安静的生活,除了偶尔的亲友探访和文学界的交流,大部分时间都是独自度过。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衰老,他的精力和活动范围逐渐有所减弱,生活也变得更加宁静。

在晚年,周作人也对自己的人生和文学道路有过一些反思和回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或许会回忆起年轻时的志向和梦想,思索过去的种种选择和抉择。或许他也会对当下的生活状态和自己的文学成就有所怀疑和不安。

1967年5月6日,周作人去世,享年82岁。

周作人是一个充满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人物。他致力于翻译工作,且在中国文学的传播与推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对文学的热爱与执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使他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周作人的一生也充满了坎坷和曲折。他在一些立场上曾受到过一些非议和打击,尤其是在中国近现代动荡的历史时期,他的立场和观点常常受到质疑。

但无论如何,周作人的文学成就和对中国文学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他对中国文学界的影响将会长期存在并继续发挥作用,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之一。

周作人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在中国文学界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学的探索以及对文学批评的贡献都具有深远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却当起了汉奸,在晚年时期还在不断狡辩死不承认。对于他晚年的遭遇,我们可以感到同情和怜悯,也从中得到了警示:在人生道路上,我们应该谨慎选择,以免将来为自己的决定付出代价。

参考资料

周作人生平

鲁迅兄弟恩怨揭秘 周作人妻子是直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