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诗人卢梅坡有两句诗:“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花和雪花既有各自的优点,又有相对不足之处,谁也不比谁优越。这两句诗不仅适用于形容自然景物,也非常适合拿来书法史上的“碑帖之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碑、帖是古今名家学习笔法的源泉,两者始终分庭抗礼,但某些“好事者”却掀起了一场抗日持久的优劣论争。常言道“真理越辩越明”,这一次论争也让世人对这两种书法文本有了更深刻全面的认识,为后世学书者提供了更多灵感。

清代书法“百花齐放”,而金石考据学派的兴起,使得“尊碑”之风日益压过“崇帖”,先秦至秦汉时期的篆、隶碑刻,以及以魏碑为主的北朝碑刻风靡一时,当时颇有成就的大师,几乎都是碑学大家,如邓石如、伊秉绶、赵之谦、吴昌硕、何绍基、翁同龢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代书法家王澍那句:“江南足拓,不如河北断碑”,算是把“碑帖之争”正是摆到了台面上。此后阮元、包世臣、刘熙载、康有为用自己巨大的影响力,使得碑学彻底压过了帖学,尤其是包世臣《艺舟双揖》和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两部著作,甚至被学界批评为“对碑刻有强行赞美之嫌”。

对于“碑”,我们不需要过多介绍,而“帖”则需要说明一下,这次论争所指的“帖”,主要是指宋代以来对“二王”一派正统笔法进行的“刻帖”,比如《淳化阁帖》《大观贴》等。前文提及的王澍对帖学有深入认识,他就认为这些“帖”虽然为学者提供便利,但也限制了人们的视野。

受这些帖的影响,元明清以来书家多专注于写行草书,其他字体如篆、隶、章草被广泛忽视,而且“二王”笔法也在刻帖、学帖过程中被不断简化、俗媚化。除了这些刻帖,当时的批评家还对那些经典唐楷一并持否定态度,尤其是颜、柳一派。因此,我们可以理清“碑帖之争”的两个主角到底是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帖”指的是以“二王”为代表的宋以来的刻帖和唐代颜、柳楷书系统;而“碑”指的是先秦至秦汉的篆隶碑刻和魏碑为代表的北朝碑刻。在过去,很多人认为“碑帖之争”是“南北之争”,这是不准确的。

“碑帖之争”促进了中国书法美学的发展,也让日益衰颓的书坛爆发出新的活力,清代中期以来,有识之士不能拘泥于碑帖孰优孰劣,而是实现“碑帖融合”,他们的字既有帖之细腻婀娜,又具有碑刻的古雅苍劲,这是古人都做不到的。

不过,学界也有一种观点认为,“碑帖之争”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碑学”输定了,原因是“碑都是先用朱笔写在石面,然后依朱照刻”,也就是说它本身就是从墨迹帖稿而来,而且论笔画的精细性和还原性,碑也有天然的不足。

您认为“碑帖之争”最后的赢家是谁呢?欢迎评论区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