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上海商业市场可谓热闹非凡,但如果要从中选出一则最具代表性的事件,相信所有相关业内外人士都会投“Apple 静安开业”一票,关于这家店本身,我已经做过一篇探班,相关阅读:‍‍‍‍‍‍‍‍‍‍‍‍‍‍‍‍‍‍‍‍‍‍‍‍‍

《花见花开一道来,Apple 静安不一般》

为了让探班文足够“纯净”,我几乎没有加入任何题外话,但关于这家店的意义绝对不止一家店本身,因此周末随笔,聊聊关于Apple 静安的B-SIDE。‍‍‍‍‍‍‍‍‍‍‍‍‍‍‍‍‍‍‍‍‍

1、静安寺广场的下沉式结构,几乎是为擅于打造地下空间的Apple量身定制,以至于在其前身伊美时尚广场拆除改造之时,似乎就有关于这里将开出Apple Store的传言,可能并非空穴来风,也可能是各方人士的内心期盼,总之与传统商业项目招商、品牌选址有所不同,几乎所有人都只期望看Apple能如何再次天马行空。‍‍‍‍‍‍‍‍‍‍‍‍‍‍‍‍‍‍‍‍‍‍‍‍‍‍‍‍‍‍‍‍‍‍‍‍‍‍‍‍‍‍‍‍‍‍‍‍‍‍‍‍‍‍‍‍‍‍‍‍‍‍‍‍‍‍‍

2018年,意大利米兰的Apple Piazza Liberty开幕,创造出下沉式广场店铺设计的全新想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来自Apple官网

2021年,美国洛杉矶的Apple Tower Theatre启幕,继2011年纽约大中央车站Apple Store后再现对具有公共性的历史建筑重新解构的驾驭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来自Apple官网‍‍

从Apple 静安的实际呈现来看,既有与圆形外广场下沉式空间的完美整合,打造出地标性公共社交场所;内部则又通过品牌独特的空间审美营造如同剧院版的仪式感。‍‍‍‍‍‍‍‍‍‍‍‍‍‍‍‍‍‍‍‍‍‍‍‍‍‍‍‍‍‍‍‍‍‍‍‍‍‍‍

在Apple 静安启幕前,社交媒体有不少关于静安寺广场改造前后的对比图,身边不少朋友以及我个人都觉得此前的设计和结构其实绝对属于上乘,这种古典美感即使放到现在来看也不过时,反观如今的俯视图更契合Apple的品牌气质,广场自身的结构装饰有所削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来自网络

事实是,当人实际处于广场内时,LESS IS MORE的体验变得更为强烈,视觉元素的弱化,让人能够更为聚焦于Apple 静安这家店,亦或是沉浸于营造出繁忙人文景观的独特场域,这是比较有趣的反差。相信这理应是Apple与业主方共同打造的设计方案,它让城市更新一词显得极具说服力。‍‍‍‍‍‍‍‍‍‍‍‍‍‍‍‍‍‍‍‍‍‍‍‍‍‍‍‍‍‍‍‍‍‍‍‍‍‍‍‍‍‍‍‍‍‍‍‍‍‍‍‍‍‍‍‍‍‍‍‍‍‍‍‍‍‍‍‍‍‍‍‍‍‍‍‍‍‍‍

2、我在《商业爱好者们发起品牌围挡来确实“丧心病狂”》一文中,有聊过如今不乏商业爱好者们会通过社交媒体实时报道商业项目、品牌开店动态的话题,而对于Apple 静安这样一则城市级、甚至在规格层面是全球级的品牌案例,自然不会被“放过”。‍‍‍‍‍‍‍‍‍‍‍‍‍‍‍‍‍‍‍‍‍‍‍‍

由于整家店除了入口位展面外,全位于地下空间,因此在很长一段筹备时间,不论是两侧写字楼俯瞰还是地面路过都无法观测到Apple 静安的进展。直到围挡被逐步打开,即使仅仅通过缝隙,都能看到网友们见缝插针地实时报道着这家店的进度,直到开业首日,达到足不出户也似乎能了如指掌的程度。‍‍‍‍‍‍‍‍‍‍‍‍‍‍‍‍‍‍‍‍‍‍‍‍‍‍‍‍‍‍‍‍‍‍‍‍‍‍‍‍‍‍‍‍‍‍‍‍‍‍‍‍‍‍‍‍‍‍‍‍‍‍‍‍‍‍‍‍‍‍‍‍‍‍‍‍‍‍‍‍‍‍‍‍‍‍‍‍

3、我是在3月18日前往预览探班,但当天由于静安寺广场有广场启幕活动,因此无法到下沉式广场空间拍到店铺的正面空景,以及位于大阶梯区域的%ARABICA店铺等更多衍生画面。

隔天我又再次前往,想补点素材,遗憾的是,广场空间对外开放后,也许除了赶个晨间早场,否则在常规时间是很难再拍到空景画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就是当天,当我看到这样的人文场景,才让我有了上文所述对于此全新空间的感受。‍‍‍‍‍‍‍‍‍‍‍‍‍‍

4、随着开业时间的临近,关于限定礼品、库克亲临现场等话题成为社交媒体上传播的热点,高规格的Apple Store开业引起粉丝排队潮在全球范围内都是情理之中,品牌选择晚7点黄金档开业,也让这次规模可能超过大多数人的预期。‍‍‍‍‍‍‍‍‍‍‍‍‍‍‍‍‍‍‍‍‍‍‍‍‍‍‍‍作为媒体被允许入场的时间,从6点30提前到6点前同样是佐证——是的,如果再晚,不是不允许进场,而是真进不去了。‍‍‍‍‍‍‍‍‍‍‍‍‍‍‍‍‍‍‍‍‍‍‍‍‍‍‍‍‍‍‍‍‍‍‍‍‍‍‍‍‍‍‍‍‍‍‍‍‍‍

作为极限i人,我也确实没能赶上6点前到场,但我依旧背上单反,想来到现场,记录一些外围的“大场面”。7点左右我在芮欧百货楼下吃面,周边不少桌也都是吃完聊着什么时候去Apple 静安的客人。‍‍‍‍‍‍‍‍‍‍‍‍‍‍‍‍‍‍‍‍‍‍‍‍‍‍‍‍‍‍‍‍‍‍‍‍‍‍‍‍‍‍‍‍‍‍‍‍‍‍‍‍

而当来到广场地面外围时,才发现自己天真了。人,已经无法走到上街沿上,附近的地铁出入口限流,当然当天能进场的客人也已达到上限;从来没看到久光百货大阶梯上、静安寺门口聚集了这么多人对着静安寺广场拍照录像;广场街对角的大屏滚动播放着Apple 静安开业视频……如果仅看人头攒动,很难想象这是因为一家品牌店开幕而引发的场景,我根本无法驻足把相机从包里拿出来。在商业层面,足以用盛况空间、叹为观止等词来形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天出动了不少警力维持现场秩序,也确保了整场开幕活动能够有序进行。期间听到警察叔叔调侃到,“塞是来个闹忙哦”。‍‍‍‍‍‍‍‍‍‍‍‍‍‍‍

5、在我发了朋友圈后,当然会不乏朋友表示对排队者们的不理解。‍‍‍‍‍‍‍‍‍‍‍‍‍‍‍‍‍‍‍‍‍

从我个人而言,这反而倒是非常能理解的,他们中有真正的忠实果粉,远超我们这种只是使用Apple产品的用户,他们会辗转多个开业现场,收集城市限定礼品,当然库克的到场让此次开幕价值增值;排队者中当然也会有投机者,这种情形也远不仅仅体现于Apple 静安;当然也会有不少纯粹是猎奇心驱动……总之,动因一定有,且很容易理解。‍

可能是因为做了自媒体后,对商业项目、品牌在创作内容的过程中总会植入更多“左右互搏”的辩证思考,因此对大多数事都特别容易理解,“不认可但理解”、“不赞成但支持”是我在与同行交流过程中经常说的话术。可能正因为如此,现在单向的观点输出比较少,譬如一个项目美陈糟糕,很大原因只是决策者个人喜好奇特或者审美不好;有个案例火爆出圈,可能只是因为碰巧被社交媒体平台推流了,总之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就懒得去评述了,疲。‍‍‍‍‍‍‍‍‍‍‍‍‍‍‍‍‍‍‍‍‍‍‍‍‍‍‍‍‍

6、回到正题,这次Apple 静安开业说得夸张点是足以载入上海商业市场发展史的超级案例之一,至少在我06年从业至今没有遇见过如此场景,不论是商场开业还是大牌明星驾到的品牌活动,其“全民性”均无法比拟。

而对于Apple而言,在AI浪潮兴起的当下,未来所面临的竞争是有别于现有产品层面的,在数码科技领域,我们很难说什么时候世界会被突然改变,进步和革新随时在发生。如果说没有新品发售的Apple 静安开业是品牌几十年来底蕴积累后的巨大释放,那作为苹果全产品系列使用者的我,打心底期望未来能有更多新品、创新,带给我们同样激动人心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