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报道,印度选举委员会近日宣布,2024年印度人民院选举投票将于4月中期开始,至6月结束,而后公布选举结果,届时将选出新一任印度总理。距离大选还有整整一个月,印度总理莫迪已经“抢跑”,早早为第三个总理任期作起了准备。人民院公布选举日程的第二天,莫迪就召集内阁会议,要求部长们为选举后的新政府制定百日计划和五年计划,并同秘书和其他官员讨论如何落实这些计划。事实上,早在本月初,莫迪就已经同部长们开会讨论自己连任后新政府头100天的优先事项。

在选民投票前,莫迪依然通过巡回演讲日理万机地为自己拉票。近期,莫迪通过“经济战绩”刷的存在感也不可谓不高。本月,印度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签署一项价值1000亿美元的自由贸易协定。根据印度政府最新发布的数据,2023年第四季度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8.4%,高于此前市场预计的6.6%左右。至此,印度连续第13个季度实现经济的正增长。在打“经济牌”的同时,莫迪还打起了“宗教牌”来进一步稳定选情,并试图打造以“印度教传统”为核心价值观的“新印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早些时候,莫迪还亲自主持了一座新的印度教寺庙的奠基仪式,该寺庙建在1992年被印度教民族主义者拆除的清真寺遗址上。不久之后,印度政府宣布将实施一项有争议的新法律,该法律允许来自穆斯林占多数的邻国的印度教徒、锡克教徒等人获得印度公民身份,但此法也可能导致被认为是非法移民的穆斯林被驱逐。许多人预测,下一步政府可能会实施“统一民法”,对所有印度公民实行不分宗教信仰的统一婚姻、赡养费及监护安排。

印度内政部近日宣布了落实《公民身份修正案》(CAA,也称“新公民法”)的相关规则,这些规则将允许这项新法开始生效。《印度斯坦时报》指出,莫迪政府此时宣布实施新公民法,预计将为印度人民党赢得一些群体的支持,包括来自巴基斯坦的印度教难民等。印度反对派指责莫迪政府试图影响即将到来的选举。主要反对党国大党领袖玛玛塔·班纳吉表示,四年多来这项法律多次延期,如今在选举即将到来时实施,无疑表明“这是出于政治原因”。

印度总理莫迪在寻求赢得第三个任期,而印度国大党领导的反对联盟将在这场1951年以来用时最长的选举中挣扎求生。对于连任,莫迪似乎也很有信心。印度新德里电视台此前报道称,莫迪曾在印度国会公开称,他的第三个任期不远了。分析人士认为,近期多份民调显示,莫迪的支持率维持在70%以上。因此,印度人民党胜出且莫迪连任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本次印度大选的看点是:一,印度人民党所获席位能否创历史新高。二,印度国大党能否从前两次选举惨败中浴火重生。

对于一个月后开启的人民院选举,莫迪给其执政联盟定下的目标是拿下400个席位,而他所领导的印度人民党要夺下其中的370个席位。印度人民院共有545个席位,其中2个由总统直接指定,其余543个由选民选举产生。莫迪定下的目标意味着,印度人民党要控制人民院三分之二的席位。在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看来,莫迪如此高调,提前为第三个总理任期“谋篇布局”或许是一种选举策略,试图通过释放自己信心满满的信号,在势头上压过反对党。

印度人民党出身的现任总理莫迪,在2014年首次当选后,于2019年以压倒性胜利获得连任,如今在连续执政两届后,依然保持着很高的人气,支持率长年保持在70%以上。虽然莫迪在选举上也面临反对党的挑战,但在反对党中很难找到一位能与莫迪相提并论的领袖。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研究员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莫迪的再次当选是大概率事件。外界也认为,2024年的大选,正成为30年来印度最没有悬念的一场大选。

莫迪的底气何来?一来老对手仍未走出低谷。在2014年和2019年的大选中,印度人民党均大获全胜,所获席位从282席增加到303席。相比之下,国大党在前两次大选中均铩羽而归,所获席位数只有四五十个。二来莫迪的成绩单有目共睹。如今,印度2022年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越了法国和英国,以大约3.7万亿美元的规模排名世界第五位。同时,莫迪政府在对外关系上美欧国家互动频频,利用印度的地缘政治优势,在美国所谓“印太战略”中渔利。

据悉,投票将分七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持续一天,期间约9.7亿名印度人将选出543名议员进入议会下院,任期五年。印度选举委员会称,这次的大选将有超过100万个投票站投入运作,并由1500万名投票站工作人员负责管理。美媒分析认为,由印度国大党领导的反对联盟目前已四分五裂,无法撼动莫迪领导的人民党地位,莫迪或将在此次大选中赢来第三个任期。

莫迪是想连任的,所以在这个关头,不断地对外树立强硬形象,想以此来获得选票。但莫迪很不走运,在这个关键的节骨点,先后迎来两个坏消息,给莫迪再次夺取印度总理宝座带来了巨大难题。由马尔代夫引发起的一场“反印浪潮”。第一个坏消息:今年1月,穆伊兹政府向驻扎在马尔代夫的印军下了“最后通牒”,要求印军撤出马尔代夫。在大选前期,莫迪政府自然不愿意答应马尔代夫政府,想以此维持自己的威严,于是不断地和马尔代夫拖延,甚至有种赖着不走的态势。

去年11月18日,穆伊兹正式就任的第二天,马尔代夫政府正式要求印度撤军。据悉,穆伊兹在与参加其就职仪式的印方代表举行的会议上提出了这一要求。此后,穆伊兹还在记者会上明确表示,印度须撤出部署在马尔代夫的所有印度军事人员美联社提到,马尔代夫与印度长期以来关联密切。去年,印度是马尔代夫第一大游客来源国,占比达11%,其次是俄罗斯和中国。印媒则称,印度认为马尔代夫在其印度洋势力范围之内,但后者正在努力摆脱印度影响。

事实上,印度早在跟马尔代夫谈判的初期,其实就给自己预留了不小的操作空间。按照印度方面公布的通报,印度只会将人撤走,但援助给马尔代夫的雷达站和直升机却不会带走。所以在撤军完成后,印度将会对马尔代夫“伸出援手”,也就是让所谓非军事人员前往马尔代夫帮助该国继续使用这些设备。也就是说,只要印度派出一些退役军人,或者干脆直接让现役军人披着非军事人员的外衣前往马尔代夫,印度军队等同于就是换了一种形式赖在马尔代夫。

在相关报道中,印度媒体特意强调了“撤换”而非“撤出”。据印度“电讯”网站报道,印度将“撤换”这些军事人员,改由非军事人员操作这些飞机,这些人甚至可能是退役军人。印度外交部的声明没有透露细节,只是表示,双方“就一套彼此可接受的解决方案达成一致,以便印度航空平台能够继续运行,为马尔代夫人民提供人道主义和紧急医疗运送服务”。报道称,印度赠送的飞机显然将留在马尔代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印度是南亚第一大国,它也将南亚地区视为后花园,要在该地区建立起绝对的权威,要求所有南亚国家以印度优先。马尔代夫要求印度撤军的行为,被其视为反印。所以,印度在表面上答应撤军,却同时启用了位于拉克沙群岛(的米尼科伊岛新军事基地,这个基地距离马尔代夫大约130公里。通过这一行动,印度不仅保留了对马尔代夫的战略震慑,而且还增强了其在关键海域的军事存在。

此举既有扼控印度洋咽喉要道的长远军事战略意图,也有借此树立莫迪总理“印度安全守护者”“印度洋净安全提供者”等人设,从而力促莫迪及执政的印度人民党在即将到来的印度大选中有上佳表现,但现阶段这一安排剑指马尔代夫新政权的政治意味更浓。作为印度漫长海岸线的桥头堡,印度在拉克沙群岛的军事基地,客观上对马尔代夫形成近距离安全威慑与高压,显然利于新德里敲打马尔代夫新政权。因此,也可以说,这是印度对放弃“亲印”政策的穆伊兹政府搞的一次“压力测试”。

印度坚称,他们在马尔代夫建立新基地是为了在印度洋地区设立耳目,以维护自身国家利益。然而,马尔代夫方面却表示,这样的行为是为了削弱印度在该国的影响力,因为他们认为印度在过去对待他们的态度并不尊重主权。同时,中国与马尔代夫的合作关系不断加强。马尔代夫官员表示,中国是他们最可靠的合作伙伴,而中国也一直奉行着平等互利的外交政策。最近,中国代表团访问了马尔代夫等国。在这种情况下,印度的行为引发了地区局势的不稳定,可能会对地区和平产生负面影响。

据马尔代夫媒体援引马尔代夫国防部官员消息报道,第一批约25名驻扎在马尔代夫的印度军事人员已经离开该国。其余的印度军事人员也将按计划于5月离开。根据马尔代夫和印度政府达成的协议,此前由印度军事人员从事的工作将由印度派出的非军事人员取代。马尔代夫政府曾表示,共有89名印度军事人员在马尔代夫。

此外,据马尔代夫媒体近日报道,第二批印度驻马尔代夫军事人员将于4月离开马尔代夫。报道称,这是马尔代夫和印度在近日的双边高级别会议上确定的安排。最后一批军事人员将于5月离开马尔代夫。根据马尔代夫和印度政府达成的协议,此前由印度军事人员从事的工作将由印度派出的非军事人员取代。

此外,近期,印度海军在亚丁湾进行了一次备受关注的海上营救行动,另一个事件却让印度海军颜面尽失 —— 印度的自家渔船竟然在斯里兰卡海域被扣押。作为南亚地区的大国,印度一直都渴望在国际事务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而这次亚丁湾的行动,无疑是印度向世界展现自己军事实力的一次“大秀“。印度动用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印度海军将这次行动形容为一次“勇者行动“,并公布了被解救船员的画面,试图向全世界证明印度的军事实力。

然而,据央视新闻报道,斯里兰卡海军公告显示,在本国海域执行特别任务时,他们拦截并扣押了一艘印度拖网渔船,同时逮捕了相关人员。两国间的渔业矛盾日益凸显,印方与斯方均指责对方非法捕捞和越界。自2024年起,斯里兰卡已扣留18艘印度渔船,146名印度渔民因涉嫌非法捕鱼被捕。面对这次事件,莫迪政府一如既往地选择了默不作声。因为一方面,斯方的行动有据可查;另一方面,印度渔民的不当行为在国际法上难以争辩,因此印度政府采取了低调应对策略,让法律程序自行推进。

斯里兰卡持续逮捕印度渔民可能会导致印度采取报复行动,例如加强对印度海域的巡逻,以及在发现越界斯里兰卡渔民时立即采取行动的举措。这将为与斯里兰卡交换被捕渔民做好准备。除此之外,印度也可能采取故意挑衅的行动,挑衅斯里兰卡,从而加剧紧张局势。斯里兰卡必须提高警惕。

面对印度方面的肆意挑衅,斯里兰卡总算是硬气了一回,没有继续忍气吞声,这无疑是相当大的转变。要知道,由于斯里兰卡的特殊位置,印度一直将其视为自己的“后花园”,总是时常干涉斯里兰卡的发展,这让该国一直生活在印度的阴影下,始终不能摆脱印度的控制。然而,近年来,随着斯里兰卡的不断加快发展,加上有周边国家的帮助,斯里兰卡确实也渐渐有了自己的话语权,不再看印度的脸色,而是对印度给出了强势回应,让印度的阴谋丝毫不能得逞。

据官方通报,这并非首次,仅今年年初至今,已有18艘印度渔船遭扣留,146名渔民被捕。斯里兰卡坚守海洋权益,通过巡逻保护本土渔业,尽管印斯两国渔民间的海域争端不断。巧合的是,就在海军行动披露的同一天,印度大选的消息宣布,将举行全国大选,历经7个阶段。这场选举将决定国家未来的方向,而在此背景下,斯里兰卡的渔业保卫行动显得尤为引人关注。

这一事件使印度海军的所谓印度洋后院计划显得有些尴尬。目前,印度想成为世界大国,积极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但是他们似乎没有处理好自己的地位和政策。特别是莫迪上台后,似乎采取了向西方倾斜的政策,放弃了不结盟传统。也许印度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国际政策。印度有野心,但其实力不一定能支撑起自己主张的一切。提高印度的国际地位不是一两次辉煌的行动就能实现的。现在印度口头上说得很多,制定的计划也很漂亮。但是实际行动却显得力不从心。

印度一直对标中国,想做一个亚洲大国,但实现梦想办法不是靠提高自己的实力,而是靠尝试侵占邻国的主权。印度议会大楼曾在去年6月悬挂过一幅地图,地图上印度的领土非常“辽阔”,把巴基斯坦、尼泊尔、斯里兰卡、孟加拉国、缅甸这5个邻国包含在内。印度邻国当然不买账,纷纷对印度表示强烈抗议,印度则表示这是一张“古代阿育王国”的地图,是用来宣传的,与政治无关。除了占一些口头上的便宜,印度的实际行动也让周边国家反感不已。所以此次事件才会轻易发生。

这些困境是否能轻易撼动莫迪在印度的政治地位呢?答案是否定的。莫迪是一位政治强人,他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尤其在印度中下层社会。他将自己的政治路线与印度教民族主义相结合,成功地将印度国家机构的政治立场逐渐偏向于“印人党”。虽然一些地方力量仍反对“印人党”,但这些反对派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相对较小。印度近八成民众信仰印度教,加上莫迪致力于将印度转变为“公开的印度教国家”,使得“印人党”在即将到来的印度下议院选举中占据更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