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信用完善、金融服务优化、社会价值创造的「正循环」不断加速,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之下,消费金融的创新与变革也在为更深刻的金融服务变革、更大范围的经济环境优化创造价值。

—— 馨金融

洪偌馨、伊蕾/文

货币 + 信用 = 支出总额。

这是桥水基金创始人雷·达里奥(RAY DALIO)《经济机器是怎样运行》视频中所展示的公式,并且支出总额是经济的驱动力。

换言之,看似缥缈的「信用」和真实掌握在人们手中的货币一样,是能够创造价值的宝贵财富。

从这个角度来看,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已无需赘述——整个资本市场、整个现代金融体系都是建立在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基础上的,金融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都需要以此作为支撑。

反过来,在信用采集、使用等方面的完善和创新也是市场参与者们实现市场突围,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关键。

央行数据显示,我国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收录的自然人数量从2006年的5.2亿增长至2016年的8.9亿,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信用基础数据库。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2023年9月,这一数字已攀升至11.64亿。

在减少征信白户、填补信用市场「空白」的层面,消费金融行业贡献颇丰。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3)》显示,截至2022年末,消费金融公司服务客户人数突破3亿人次,同比增长18.4%。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拓展有效扩大了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对中低收入人群的征信信息覆盖面。

而在应用层面,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使得信用在风控、运营、服务等维度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招联消费金融(下简称「招联」)总经理章杨清曾撰文提到,消费金融的兴起和发展,与信用密不可分。消费金融公司的规范与创新,更需要抓住多方彼此「信任」这个关键词,助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全行业真正实现「让信用不负期待」

尤其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做好「五篇大文章」之后,面对内外交织的压力与复杂的市场环境,消费金融行业既要更好地承担起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提振消费的使命,还要做好风险管控,在周期波动中保持定力,更需要紧扣信用这一主线,面向未来进行布局。

1、信用「开荒」,深耕普惠

在去年的热播剧《繁花》里,阿宝在拜师爷叔时,后者有一段非常经典的台词:

「一个男人应该有多少个钱包?三只,第一只,是你实际上有多少钱;第二只,是你的信用,人家钱包里的钞票,你可以调动多少?第三只,是人家认为你有多少钱。」

这第二个钱包就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信用的本质。

维基百科显示,Credit来自拉丁语的信用,是允许一方向另一方提供资金或资源的信托,其中第二方不立即偿还第一方(从而产生债务),但承诺在以后偿还或归还这些资源。即信用是一种使互惠在法律上可执行,并可扩展到更大规模无关人员的方法。

而在中国,古人就曾将信用视为个人获得社会认可进而安身立命顺利发展的帮手,《易经·系辞》里提到,「人之所助者,信也」。

可见,从信用的本质出发,消费金融的发展与信用社会的构建天然有着紧密的关系。

这一点,从中国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历程中亦可得到印证。

在2009年首批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启动之时,当时的银保监会就明确指出,设立消费金融公司这一新型机构的意义之一在于为商业银行无法惠及的个人客户提供新的可供选择的金融服务,有利于满足不同群体消费者不同层次的需求。

这部分客群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最为旺盛,市场之所以一直处于空白地带,与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服务的不完善有关,这部分客群的并非没有信用,而是在传统服务模式之下,他们的信用无法被识别。

加上缺乏抵押物、客户流动性大、贷款需求「短、小、频,急」等特征的存在(注:时间短、额度小、频次高、时间急),风险高和服务难度大使得传统金融机构缺乏动力去拓展服务半径。

正因如此,最早期起步的消费金融公司通过线下场景拓展的方式完成获客和增信,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高效获客,但从之后的风险表现来看,高度依赖人力叠加的发展模式在规模化发展和风险表现方面都存在短板,市场呼唤一种效率更高而风险可控的发展模式。

直到第二批消费金融公司成立,招联给出了另外一种答案,招联没有倚赖股东在线下深耕多年的网点资源,而是成为第一家,也是当时唯一一家纯线上经营的消费金融公司。

在前端,招联一方面将业务受理点全面线上化,另一方面则通过自建与合作拓展生态,将产品和服务嵌入购物、旅游等消费场景;后台则通过自建核心系统完成客户信息分拣、信用解析、风险定价、信用合同审核、贷款审查与贷后监测全流程管理。

随着消费场景的加速拓展,更多消费数据和消费行为被记录和留存,更多信息得以被挖掘和应用,并通过AI等技术打造出不断进化的「模型」,这部分客群的信用终于能够「兑现」为金融服务,进而实现改善生活、稳定现金流、提高消费力的目标。

从2015年正式成立到2017年,招联用一个近乎完美的开局,证明了这一模式的有效性。

而后越来越多的消费金融公司将线上化发展作为布局的重点,基于信用信息、信用产品和信用服务的拓展与创新,完成市场「补位」。

根据原银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消费金融公司主要服务以进城务工人员、蓝领工人等新市民群体为代表的中低收入阶层,客户群体明显区别于传统商业银行零售金融的中高端客户,客户平均年龄25~35岁,学历普遍为大专及以下,平均月收入5000元以下,工作稳定性较低。

而在完善征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消费金融公司设立至今已累计向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上传客户首次信贷记录超4000万条,有效填补了部分中低收入人群征信信息空白,也进一步丰富了我国信用主体层次。

2、自服务「升维」,惠无止境

随着行业参与者增多、服务覆盖面扩大、居民杠杆率攀升,消费金融已步入激烈的存量竞争时期。客观来看,消费金融公司存在下沉有余但精准不足、整体有余但局部不足、普及有余但普惠不足等问题。

具体来看,随着宏观经济步入下行周期,金融行业规模增速放缓但风险持续抬头,加上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下沉的冲击,消费金融市场的供需出现了明显的不均衡:

一面是机构采取愈发保守的运营策略,将服务重心再次倾向工作稳定、收入更高的客户,而机构们的「内卷」使得这部分客户获得的低利率授信可能远超需求,进而造成贷款空转;

另一面则是部分长尾客群的贷款额度难以满足需求,或者只能借到高利率贷款,甚至是面临贷款「得而复失」的窘境。

究其原因,对长尾客群的服务不足还是与信用识别能力有限、信用「正循环」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有关。

机构授信是单向的,本就应该经过周期、持续借还才能实现螺旋上升、持续优化。因此,客户「一刀切」地挡在门外显然是不可取的。

但是当客户面临借不到、借不够、借不起或者还不上等问题,而机构基于现有数据和和模型无法做出判断时,市场参与者们也不可能一昧迎合客户,而不考虑风险和商业可持续性。

面对这种情况,破题的关键在于产品和运营思路的「升维」——为客户提供一个「自证」的机会可能是更人性化的方案。

招联推出的基于数智化、以「自信」、「自愈」为标志的「自服务」体系就是一个颇具行业代表性的解决之道。

基于对客户需求和偏好认知的洞察、对客户旅程的梳理,他们打造了一套匹配客户特征、方便自助操作的产品服务体系。

其中,「自信」服务主要是针对客户提额、降价、解管控等信贷需求。

招联在深度挖掘客户行为和场景数据,提升客户画像和风险定价的精度和准度之外,还支持客户自主提交和管理增信资料,并根据自己的空闲时间预约审批服务,真正实现个性化、差异化、千人千面的客户运营。

而「自愈」服务则主要是围绕贷后管理展开,招联希望改变长久以来客户被动的贷后交互模式——将「主动找客户」转化为「客户主动找」

比如,一些地区遭遇自然灾害时,客户只需提供情况说明和地理位置授权就可以申请延期还款和利息减免等服务。这不仅能够提升客户体验,避免金融机构总是「晴天借伞、雨天收伞」的尴尬局面,也可以帮助客户提升履约意识,更好地呵护信用、积累「信用财富」。

无论是「自信」还是「自愈」,「自服务」体系构建的基础还是科技能力,更准确地说,是建立在「数字化」基础上的「数智化」能力

基于多模态语音交互系统,招联的客户可以根据AI语音助手的指引完成操作,系统则可以有效识别字段、图片和语音,即时反馈评估结果。如果遇到复杂情况,还可以无缝引入人工服务,双重保障效率和体验。

从面向大众领域的服务模式演变来看,「自服务」是服务模式的更高级形态,是真正以客户为中心重塑产品和服务的再进化。

国际咨询机构Dresner Advisory Services发布的《对商业智能具有战略意义的技术和倡议》报告显示,超过60%的被调研者认为「终端用户自服务」很重要。

事实证明,这些服务为招联带来了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招联累计发放贷款超2万亿元、注册用户超2亿人,主要业务指标居于行业头部。

3、校准定位,让信用不负期待

时移世易,变法宜矣。

随着央行在《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21年)》首次引入「金融健康」概念,这一关键词被监管部门反复提及,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内涵与外延也随之拓展。

「金融健康」这一概念最早诞生于美国,用于衡量个人、家庭能够在多大程度上顺畅地管理日常收支、稳健地应对财务冲击、周全地准备未来所需财务资源以及有效地使用金融工具等。

其创新性的多维度指标评判体系也契合了当下中国市场的发展需求。

央行指出,普惠金融已由过去关注「有没有」上升到当前的「好不好」直至未来的「强不强」,这要求更加关注居民家庭和个人的金融状况,谋划和促进金融健康。

普惠群体达到并保持金融健康的理想状态是,在能够充分获得正规金融服务的基础上,他们能够通过正确运用金融知识、科学使用金融工具、合理采取金融行为来达到良好的财务状态;并且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负债在可承受范围,即便遭遇意外也能够保持财务韧性。

在此背景下,不久前,《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时隔十年之后再修订,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在接受记者提问时曾表示,「经过多年发展,消费金融公司行业的业务模式和风险特征均发生显著变化,现行办法已无法满足消费金融公司高质量发展和监管需求。」

《征求意见稿》的修订本身就是行业与时俱进的「风向标」,而对于市场参与者们来说,面对行业发展新阶段的新特征以及监管部门对于业务优化调整的要求,消费金融公司需要重新校准市场坐标。

立足于当下的市场环境,从一开始就扮演着「补位者」角色的消费金融公司,还是要做市场的「鲶鱼」。

一方面,通过精细化运营实现更精准的金融服务「滴灌」,为客户提供更多可选择的金融工具,并通过降本增效进一步降低客户成本,推动整个市场的利率下行;另一方面,则基于多元化的客户运营服务帮助他们全面提升「金融健康」水平。

事实上,基于垂直细分领域的需求洞察和创新能力实现精准补位、填补市场空白一直是消费金融公司的优势所在。

以近两年备受关注的「新市民」服务为例,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消费金融公司针对新市民开发174个专属信贷产品,30家消费金融公司累计向新市民发放消费贷款1652.22亿元,成为其与商业银行传统消费信贷业务差异化发展、互补经营的典型样本。

其中,作为头部机构的招联更是围绕客户在不同生命周期和场景下的需求不断扩展布局,覆盖他们在就业、安居、教育、养老等方面的需求。

为此,招联还打造了精准识别、精准匹配、精细运营和精致体验的「四精服务」,通过开展针对性KYC(了解你的客户)定制产品和服务,在第一时间响应他们的个性化诉求。

换言之,随着金融机构对客户的认知不断加深,服务的精度、深度和广度提升,信用的价值也将进一步凸显——好的信用可以享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进而实现更大的价值创造,这也让他们有动力去更好地呵护信用,积累信用财富。

与此同时,招联还通过各种渠道引导金融消费者正确认识和使用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消费金融素养,树立科学消费理念,2023年覆盖金融消费者超3300万人。

招联的实践证明,「让信用不负期待」是金融机构与客户的双向奔赴。

金融机构能够及时了解客户的困难,切实解决问题、尽力践行「雪后不撤炭」,给予他们更有温度的关怀和服务,是期待能够与客户建立更长周期、更紧密的关系。

而对于客户来说,「让信用不负期待」也意味着一种承诺和信任,他们不仅将以最大的努力实现与金融机构的「约定」,也更可能在需要金融服务时将其列为第一选项。

尤其是对于参与城市建设的新市民和助力乡村振兴的奋斗者们来说,这种双向奔赴在极大提升他们的「造血」能力、帮助实现奋斗目标的同时,更为金融助力实体经济、社会经济高质量增长注入了新动能。

从这个角度来看,随着信用完善、金融服务优化、社会价值创造的「正循环」不断加速,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之下,消费金融的创新与变革也在为更深刻的金融服务变革、更大范围的经济环境优化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