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族院校成立伊始和后续的发展,不断证明其有独特的民族文化传承、地理区位优势和人才培养特点,这些特点是民族院校在教育强国建设过程中需要坚持的定位。同时,面对新形势与新挑战,我们需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不断促成将民族院校特色向优势转化,并以此作为民族院校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民族文化传承;地理区位优势;人才培养特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论断,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要建设教育强国,照搬别国经验是不行的,必须扎根中国大地,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族院校的定位和发展尤为重要。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少数民族整体受教育程度得到了很大改善。民族院校大多靠近民族地区,以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为己任,占据天时、地利与人和;民族院校的红色基因和传播民族文化的天然使命,使其在历史文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民族院校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突出民族文化传承、地理区位优势和人才培养特点,并将其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民族院校的高质量发展。

构筑民族文化传承高地

1941年,延安民族学院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民族院校的诞生。民族院校成立伊始,就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以及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形成了少数民族心中的文化高地。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无论是延安民族学院还是新中国成立后设立的民族院校,旗帜鲜明讲政治是其首要特征,永远跟党走是其内在要求,助力各民族团结发展是其不变的追求。红色基因与红色血脉意味着民族院校必须将立德树人和为党育人放在首位,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放在首位,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作为出发点,着力引导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民族地区最需要的地方去,并且要去得了、留得下和用得好。民族院校在团结和引导师生到民族地区建功立业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也容易凝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承担起民族复兴的责任与担当。

构筑民族文化高地,成为各民族情之所系、梦之所想的精神家园。“传承各民族独特的知识体系,发展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是民族院校责无旁贷的义务和使命,这不仅有利于少数民族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争取平等的权利,而且有利于保存人类社会文化基因库,保持人类文化的多样性。”[2]民族院校在整理、研究和传播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独特优势,使得其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作为教育主体的重要背景,是教育内容和教育选择的基本源泉,同时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对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又促进了文化的自我革新。”[3]民族院校的教育,使各民族学生既自豪于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对其他民族的文化也心存敬意,求同存异,从而增强文化认同感。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征程中,精神的富裕比物质层面的富裕更加关键,教育有助于不断提升少数民族同胞追求幸福生活的能力,不断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民族院校独特的文化优势,有助于推动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推动一体多元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可以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院校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向民族地区提供文化服务,也将有力推动本地区实现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

以优秀民族历史文化教育巩固拓展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优秀民族历史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在巩固拓展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也具有非常特殊重要的意义。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现代化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历史文化可以实现扶志与扶智相结合,“输血”功能与“造血”功能相结合,实现既“富口袋”又“富脑袋”,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利用“主场”优势反哺民族地区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些少数民族“一步跨千年”,从封建社会、奴隶社会乃至原始社会“一步”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直过理论”便应运而生。为了培养民族干部和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国家在民族地区设立了一系列民族院校,以实现就近帮扶。内蒙古、甘肃、青海、宁夏、西藏、四川、贵州、云南和广西等多民族省份均设有民族院校,靠近民族地区就成为民族院校独特的区位优势。

民族院校具有独特的“主场”优势。与发达地区相比,民族地区的出行承担着更多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对于广大民族地区的学子而言,就近选择民族院校就读成为一种理性抉择。同时,民族院校大多采用地域性和民族化的学科专业设置,现实的考量和较少的心理成本,使得民族院校成为少数民族学子的主要选择。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民族院校还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生。

民族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民族院校开展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基础。如西南民族大学利用紧靠彝族地区的天然优势,建立了全国最大的彝学文献馆和研究中心,在彝学方面的研究远远走在了前面。一些民族院校的民族艺术专业、民族医药专业更是与其所在区域的民族文化传统密不可分。民族院校利用自身科研优势和独特的民族资源优势,结合本地区发展需要加大科学研究的力度,实现了民族地区发展、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和民族院校自身发展“三赢”。

民族院校就近服务民族地区是一种当仁不让的责任,一种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民族院校可以根据所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层次,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增强针对性;充分发挥智库作用,在围绕和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战略选择上提供决策咨询服务。通过人才培养和智力服务,可以明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方向,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汇聚成一股磅礴的力量,为民族文化的繁荣、民族社会的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奠定智力基础。

补齐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短板

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资源优势转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有足够的人才支撑。人力资本是所有生产要素中的组合力量,高质量人力资本是科技发展的重要依托,是促进经济增长潜能进行现实转化的重要保证。

人才培养是民族院校的核心功能,其中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又是重中之重。教育文化水平的提高,能有效提升少数民族人力资本水平,为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为民族地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民族院校人才培养的重心集中在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上,例如,云南29个民族自治县的干部,大多数是云南民族大学培养的。改革开放以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专门人才培养成为民族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人才培养的着力点也由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升。统计数据表明,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返乡就业的比重远远高于普通高校。

民族院校具有多元化文化方面的优势,有利于培养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各民族人才。民族院校为汉族和少数民族提供了共同学习交流的空间,长期的共同生活使“三个离不开”深入学生心中,也使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观念深入人心,中华儿女大团结的思想基础不断夯实,民族院校内的各民族师生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自觉践行者和传播者。民族院校是各民族交汇交融的重要场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长期生活在一起,文化的多元性带来民族院校学生观念的包容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血液、铸入灵魂。民族院校培养的汉族学生更容易接受多元民族文化,真挚的民族情感使其更容易到民族地区去施展才华,让青春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征程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通过政策帮扶提升民族地区教育水平,有利于补齐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短板。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发展因素和复杂的地域环境,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居住偏远和交通不便,成为制约少数民族学子求学的客观因素;思想观念差异,成为影响少数民族学子求学的主观因素。民族院校通过定向招生和预科招生等方式,培养了大量的少数民族学生,以补齐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短板。这些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带有一定的政策帮扶因素,通过政策帮扶有效提升了少数民族的教育水平。这些学子一方面通过学习提升了自身的人力资本水平,另一方面当仁不让地成为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中坚力量,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人民满意的民族高等教育

当下中国民族高等教育呈现出与其他高等教育趋同化的趋势。如何进一步找准自身定位,确立发展的方向至关重要。民族院校师生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教育事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初心和使命,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守教育初心,勇担职责使命,焕发奋斗热情,将学校的宏伟蓝图建设规划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施工图,全力开启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民族院校的智慧。这是加快推动民族院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进一步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具体到不同学校而言,“不同发展状况的民族院校,要结合自身办学资源条件和发展目标,选择恰适的发展路径,实现自身的内涵式发展。”[4]下面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探究一下民族院校的发展之路。

回顾云南民族大学70多年的办学历程,培养了云南25个世居少数民族中的大多数的第一代学士、硕士、博士、专家、学者、党政管理干部、教育专家、企业家。新时代,新征程,云南民族大学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统筹推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办学水平。

首先,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次重要回信精神,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地生根。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地生根,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做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构建“思想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养成、多元交融”的“五位一体”一流人才培养体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搭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思政”课程体系,探索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结合机制。

其次,以党的二十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推动学校跨越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良好的治理效能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在人才培养方面,充分发挥民族院校的区位优势、文化情感优势,培养 “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各民族专业人才,使其真正成为维护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在科学研究方面,充分发挥学校民族学、社会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优势,既重视基础研究,也重视应用研究,以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资政育人。在文化传承方面,构筑民族文化研究高地,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文化家园,推动民族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推动一体多元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再其次,全面深化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聚力建设全国一流民族院校,提升服务云南“三大战略”的能力和水平。一是以“双一流”建设为抓手,全面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着力推进“六个一流”建设,扎根中国大地,彰显云南特色,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主阵地、科学研究主力军、科技创新策源地的作用。二是汇聚学校力量,全面服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不断完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评价指标体系”“民族院校评价机制”,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提供民族院校策略;发挥学校“民族药开发”“无人机智慧边防”等特色研究力量,从产学研用、科技攻关等多个维度为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经济发展贡献智慧。三是推进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积极融入创新型云南建设。积极探索有效的资源分配和激励机制,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强化教育教学体系与科技体系、产业体系、社会体系的有效衔接。四是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强化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围绕制约民族地区发展的关键领域、治理的薄弱点,有针对性地设置调整一批学科专业,建立面向未来的学科专业建设管理机制。五是以培养国际视野人才为宗旨,深化推进教育国际化建设目标,推动对外交流合作成为高水平民族大学和“双一流”建设的有力支撑。

民族院校必须正视发展中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要认真厘清民族院校的办学特色,在新发展中找准定位;要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要回答好学生培养中想干什么和能干什么的现实问题。切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办学治校、教育教学各领域全过程,把民族院校建设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强阵地和特色高地,引导学生树立“建设祖国、服务家乡、成就自己”的理想和“为民族事业服务”的意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培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

[2]王世忠.新时代民族院校教书育人协同机制的实践创新与完善[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9(1).

[3]古朝明.黄俊霖.多元文化视域下民族院校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走向研究[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20(4).

[4]夏仕武.论民族院校使命与内涵式发展[J].民族教育研究,2015(4).

(作者阮朝奇系云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

《中国民族教育》2024年第3期

作者:阮朝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