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北风呼啸而过,将满地的枯草卷起,在黄土高原上肆意打着旋。一支来自京城的知青队伍,浩浩荡荡走上了这片黄土之乡。

大都是些十七八岁的年轻学子,满怀憧憬和骄傲,以为能在这片神州边陲改天换地。少年人的理想,是一粒远古的火种,在寒风中熊熊燃烧。

其中就有许小燕,一个十八岁出头的姑娘,眉眼如画,英气勃勃。她同另外十六名北京知青被分在李家屹崂大队第一生产小队,男男女女分开栖身在窑洞和牲口棚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初到陕北的知青们来说,这黄土世界陌生而艰难——土腥味、煤火味和粪便味交织在一起,让人直犯干呕;糙米玉米是他们唯一的主食,口感远不如城里的白面馍香。

更何况做饭更是一门深奥的学问,连煮一锅白水都费力无比。好在乡亲们慈祥有加,主动将生存技能一一传授。

启明星未落,田野上就渐起了热火朝天的景象。这是春耕春播的时节,对于知青们来说,这是人生中头一次尝试务农的滋味。

许小燕常年生活在城里,从未尝过这等体力活。刚到田间时,她精神抖擞,耐力尚可。可没过多久,就感到浑身无力,大汗淋漓。

乡亲们见状,用手挥开她额前的汗珠,叮嘱她多歇歇,别给自己太大负担。许小燕却硬挺着,咬牙坚持下去,心想着这就是锻炼意志、磨砺心智的机会。

终日在烈日下耕作,饥肠辘辘已成了家常便饭。即便如此,口粮依然短缺。为了维持体力,许小燕不得不省下每月的余粮,分给生产队长家和男生们。

一次,队长家的两个孩子偷吃了知青的面包,被队长狠狠惩罚,小一点的那个当场就晕了过去。

许小燕见状,赶紧将小家伙揽入怀中,泪水夺眶而出。那惊心动魄的一幕,至今仍然烙印在她的记忆中。

转眼间,硕果累累的麦浪已在田野间流淌。知青们又投入了一番新的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可谁也没料到,这一年的天气实在太过干旱无情,硕果在枝头尽数枯萎,连麦粒也无从收获。进入秋季,秋粮再度歉收,知青和社员们的口粮因此捉襟见肘。

许小燕养了一只名叫小花的狗狗,本是她在这片荒凉之地的知心伴侣。可如今,小花的皮毛已然黯淡无光,身形也日渐瘦削。许小燕实在看不过去,几经思虑,终究还是决定送人。可家家户户都在为温饱而奔波,更别提收养一只狗了。

1974年的春天来临之时,知青们的储粮几乎所剩无几。为了解决燃眉之急,大家在一番讨论之后,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宰杀小花来充饥。

宰杀那天,男知青们纷纷行动,女知青们却无不避之唰唰,只有许小燕勉强留了下来。她怀揣着万分的不舍和歉疚,看着小花被生生宰杀,鲜血直流。那曾经伶俐可爱的狗狗,如今只剩下一具皮毛残破的皮囊了。

晚间,狗肉被烹调上桌,汤香四溢。可偏偏许小燕就是咽不下这口狗肉,满怀愧疚和悲哀。她默默离席,在窑洞里放声大哭,泪水浸湿了被单。从那以后,每每想起小花最后的下场,她总是痛心疾首,五内俱裂。

时运不济,许小燕在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后,患上了严重的肝炎。由于症状一日比一日严重,她只得在知青办批准下,含泪告别大家,踏上了回京的漫漫征途。

临行那天,许小燕万分不舍。生产队长李泽民和孙志开着毛驴车,一路将她送到了汽车站。

在这最后的一刻,李泽民泪眼婆娑,哽咽道:"小燕啊,我们李家屹崂太太太穷了,没能好生伺候你,让你吃了这许多苦......病好些了,可得回来看看我们啊!"

许小燕眼中泪水涟涟,挥手作别。她就这样离开了插队生活了五年有余的李家屹崂,擦干眼泪,踏上了归途。

经过一番治疗,许小燕的病终于痊愈。她被分配到一家大型商场,从事开票员的工作,一干就是几十年,直至花季从窗前飘过。

可是尽管生活重新步上正轨,她却始终不曾忘怀曾经的知青往事,尤其是小花那令她永世悲痛的结局,以及当年未能赶上李队长丧礼的遗憾,总是挥之不去地萦绕在心头。

时光飞逝,转眼已是几十年后的今天。每当阳光洒在窗台,洋洋洒洒,许小燕总会情不自禁地陷入回忆。

那段动荡的岁月如同走马灯般在脑海闪现:柴米油盐的缺乏,居无定所的流离,以及贫困乡亲的赤子之心。尤其是当年李队长和乡亲们的关爱和照顾,她都铭记在心,终生难忘。

遗憾的是,李队长离世时,没能赶回为他送别,于是,泪水便汩汩而出。她常常痛恨当初自己的决定太过果断,竟然亲手断送了小花的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仿佛就在昨日,许小燕还恣意挥洒着青春年华,意气风发地奔赴陕北。那个年代残酷而不易,却也铸就了她对这片热土的无限眷恋。

饱经沧桑、挣扎和磨难之后,她终于体味到了家国情怀的分量。每每回首,她都会被那段峥嵘岁月深深打动。在那狭小而黑暗的窑洞里,她曾仰望过皎洁的明月。

在那贫瘠而荒凉的土地上,她曾汲取过大自然的馨香;在那出没野兽的原始村落里,她曾体会过亲人般的温暖。

是的,那一切曾经的苦难与挣扎,如今都已化作她内心世界中永不磨灭的风景,成为她一生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