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7年,郑执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一户工人家庭。

其父原本在市电容器厂担任销售科副科长,在下岗潮来临之前就颇有远见地预感到了东北工业的衰落,主动辞职开了一家抻面馆。

2006年,19岁的郑执高考结束后开始在网络上连载青春小说《我们是不是很无聊》,点击量高达360万。

日后该书以《浮》为书名出版,不料被盗版书商“狸猫换太子”,将作者署名变更为“韩寒”,销量竟远超正版。

2017年,“滞销书”作家郑执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本畅销书问世——长篇小说《生吞》以豆瓣评分8.2的佳绩成为悬疑文学榜年度黑马之作,叫座也叫好,郑执将其称之为“一本聪明的小说”。

2018年,一篇东北故事《仙症》斩获“鲤·匿名作家计划”首奖,勇闯严肃文学圈的郑执首战告捷,并就此发愿——

在写作这件事上,必须“要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这个录取成绩传出来之后,我突然从一个失意的落榜考生,摇身一变成了本地媒体大肆报道的素质教育成功典型,很魔幻。”

其实读初中的时候郑执学习成绩不错,中考也顺利考上了全省最好的重点中学。

那时候,郑执父亲从国营工厂辞职后的创业之路正处于山穷水尽的低谷,儿子的成绩单是对他最好的告慰,也是他喝大酒时最好的谈资。

不料升入高中后,青春期的荷尔蒙让郑执一下子从“好好学生”的人设中逃遁而出。早恋、贪玩再加上偏科,成绩下滑至全年级垫底。

郑执

然而种种叛逆、脱轨之举却依然不足以抵抗少年人心中的迷惘和空虚。

东北的冬天漫长得似乎永远不会结束。有一天,只身一人站在白茫茫雪地上的郑执,突然丧失了言说的欲望:

从那天以后,我就开始了一场长达三个月之久的行为艺术表演,不跟任何一个人说任何一句话,是真的不说任何一句话。我妈为了这事甚至带我看过心理医生,但是都没有用。

高考筛选的是愿意遵守规则的人,另类少年郑执最终的落榜也是意料之中。

但是人生在世,很多事情总是柳暗花明。

恰逢郑执高考那年,有几所香港的高校在辽宁开展自主招生,要求全英面试,英语成绩占总成绩的一半。

郑执偏科严重,理科虽然一塌糊涂,但是英语和语文成绩不错。为了不让郑执拉低全班高考平均分,老师建议他去试一试自主招生,结果真的被其中一所大学顺利录取。

一席:郑执 面对乐园

对大部分东北老百姓来说,“香港”只是一个瑰丽而陌生的地理符号,如今却变成了“差生”郑执伸手可及的未来。

还在因郑执落榜而颓丧的父亲听到这个消息一下子振奋起来,瞒着儿子从亲戚朋友那凑来了学费,把郑执送到了两千多公里之外的香港浸会大学。

读大学后,郑执那些一度难以开解的精神困苦似乎自动消散。他像大部分20郎当岁的年轻人一样,尚还不懂得现实人生的辛劳,尽情享受着看似无需代价的自由。

大学前两年,郑执无所事事、四处游荡,大部分生活费都用来买酒,传承自父亲的酗酒基因在郑执身上逐渐显形。但另一方面,父子二人的关系却越发僵持——导火索是郑执的文学理想。

高考毕业那年暑假,郑执在朋友的撺掇下开始在搜狐读书频道更新一部半自传体的青春题材小说,名为《我们是不是很无聊》,点击量达到了360万。

在网络上更新完结后,郑执尝试把这本书投给了一家出版社,没想到真的出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郑执 《我们是不是很无聊》

一度找不到自己人生方向的郑执,开始意识到写作或许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但作为务实派的父亲却并不支持郑执的理想,在他看来“作家都是神经病,没有正常人,都是一些非常不切实际的人,这种人一辈子注定过得不好”

就这样,父子二人渐行渐远,鲜有交流。

直到病魔突然带走了那个执拗而顽强、沉默却热血的东北男人。

“我后来想,是不是我父亲在另一个维度中的生命,以某种神奇的方式,最后又捞了我一把。那笔钱在我卡里大概停留了半个小时左右,然后我就迅速把它转成港币还给了高利贷公司。”

郑执的第二次逆袭,发生在他大学毕业后留港做出版社编辑的日子。

刚毕业的大学生日子过得寒酸一点是正常的,但郑执的担子要比普通人更重得多。

随着大三那年父亲因病离世,郑执的学费生活费成了难题,走投无路的郑执在休学一年后想过退学,但最后还是在亲友的规劝下回到了学校。

为了支付学费,他瞒着母亲借了高利贷,前后借了16万,最后利滚利变成了二十几万。

一席:郑执 面对乐园

毕业后,郑执留在香港一家出版社工作,香港寸土寸金,郑执的收入勉强维持生存,再加上高额的债务,日子过得畏畏缩缩、捉襟见肘。

在苦闷中,郑执选择了借酒消愁,结果却是愁更愁——长期喝劣酒的后果是把自己喝进了医院。

很多时候,最能push人的不是想象中的成功,而是已经发生的失败。

那次出院后,郑执突然决心要改变自己颓废的生活状态,他做了两件事:戒酒,写作。

于是,24岁那年郑执写出了自己的第三本小说《我只在乎你》,不过这回,故事主人公的原型不再是自己,而是已经远去的父亲。

小说出版一年后,有一家影视公司买走了这本书的版权,付给郑执的钱刚好能够还清那笔高利贷。

郑执父亲

一度陷入困顿的郑执于冥冥之中感受到了来自父亲的托举,凭借向亡者献礼的《我只在乎你》,郑执终于结束了债务压身、惶惶不可终日的生活。

这也意味着,他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二次逆袭——不仅赎回了自由身,靠卖版权赚到的第一桶金也让他坚定了以写作谋生的信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早几年我赚不到钱,动过一些小脑筋,觉得要写点儿能卖版权、能赚钱的。所以在《生吞》以前,我写过更贴近市场的东西。”

2014年郑执考上了台湾大学戏剧系的研究生,最后又因工作原因中途退了学。

所谓的工作指的是在北京的电影项目。那段时间郑执陆续担任了几部电影的编剧,写剧本成为他主要的谋生手段。

郑执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学者吴宓就在《我的之人生观》一文中区分了“职业”与“志业”。

所谓“职业者”指的是“在社会中为他人或机关而作事,藉得薪俸或俑资,以为谋生糊口之计,仰事俯蓄之需,其事不必为吾之所愿为,亦非即用吾之所长。然为之者,则缘境遇之推移,机会之偶然”。

而“志业”则是“为自己而作事,毫无报酬,其事必为吾之所极乐为,能尽用吾之所长,他人为之未必及我。而所以为此者,则由一己坚决之志愿,百折不挠之热诚毅力,纵牺牲极巨,阻难至多,仍必为之无懈”。

很显然,《生吞》之前,写作对郑执来说是职业,而非志业。

无关理想,无关抱负,目的很纯粹——“能卖版权,能赚钱”。

但事实上也没赚多少钱,用郑执自己的话说,都是一些“滞销书”。

时而自我怀疑、时而自我糊弄,北漂的日子就这样不咸不淡地流逝。

郑执

然而对郑执来说,曾经光芒璀璨的作家梦想并没有完全幻灭。

有一次和朋友吵架,对方嘲弄他说:“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特骄傲?所谓作家,也写好几年了,你写过什么畅销书吗?”

从19岁开始写作,快30岁了还没混出名堂,郑执不服气。他下定决心要写一部让自己满意、也让市场叫好的小说。

于是,构思一年多、动笔三个月,悬疑小说《生吞》问世。写完这部小说的那天,郑执大哭了一场。

《生吞》取景东北,以“鬼楼奸杀案”为叙事外壳,讲述了少男少女之间彼此救赎的共生故事。

作为ONE平台上最火的连载,《生吞》以豆瓣评分8.2的佳绩成为悬疑文学榜年度黑马之作,获得了“中国版《白夜行》”的美名。

凭借这部小说,郑执完成了人生中的又一次逆袭。

郑执 《生吞》

事实上,《生吞》的定位是类型文学,但小说内核却又不失严肃。在商业性和文学性之间,《生吞》达到了微妙的平衡,同时也因这种平衡显得不伦不类,褒贬不一。

但无论如何,《生吞》的数次脱销对郑执来说是一个可喜的讯号:曾经的“滞销书”作家也有写出爆款的一天。

“正是因为有了《生吞》,我觉得我没有后顾之忧,才能有《仙症》,我可以证明一下,我回来写严肃文学,实力还是可以的。”

很多年过去了,但从台大退学那天的场景对郑执来说依然清晰如昨。

郑执

为了赚钱放弃学业,面对戏剧学系的系主任纪蔚然教授,郑执有点惭愧。

我说纪老师,我先回去赚点钱,以后再回来。

纪老师原话笑着跟我说,“滚吧,别回来了。”

他跟我说:“郑执,你在你这个年纪,不要有这种纠结,你要去赚钱就闷头去赚钱,但有一个关键点,你赚到钱以后,如果还能回头,就算你牛。”

正在捡便士和看月亮之间拧巴的时候,纪老师以过来人的视角奉劝郑执“要去赚钱就闷头去赚钱”,这让他多少感到释怀。

而等到《生吞》让他有了名气,也有了钱之后,他想起了当年纪老师说的后半句话——你赚到钱以后,如果还能回头,就算你牛。

浪子回头,《仙症》为证。

2018年12月15日,由《鲤》、腾讯大家、理想国联合主办的“匿名作家计划”文学竞赛结果揭晓,郑执凭借《仙症》获得首奖。

匿名作家计划 郑执

此次获奖,对郑执来说意义非凡。

郑执的第一本小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为他作序的是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的白烨先生,序中称其作者为“80后”文学“最为耀眼的一颗新星”。

获得了权威人士的认可,年轻的郑执自然意得志满,坚信自己日后必将大有作为。

然而事情却并没有按他预想的那样发展。

之后的许多年,外部环境的更迭、家庭的变故、为钱为生活的奔波……郑执离当初心向往之的纯文学领域越来越远。

即便是在商业维度上大获成功的《生吞》在纯文学的评价标准面前,也多少呈现出妾身未明的尴尬。

因此,《仙症》成为郑执写作历程上极为重要的一次拐点,也是他从通俗文学转型严肃文学的一次“逆袭”之作。

2018年,郑执收到来自“匿名作家计划”的约稿邀请,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交出了自己的参赛作品《仙症》。

郑执《仙症》 北京日报出版社

这部小说以东北小城为地理背景,以“我”的视角讲述了大姑父王战团——一个患有“癔症”的边缘人的故事。

王战团的现实原型是郑执的姨夫王振有,而小说中“我”的闭口不说话,显然和郑执青春时代的那段失语经历有关。

魔幻元素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子一辈和父辈互为镜像,在郑执的精心构思和真情投入下,小说最终呈现出极为抓人的文学魅力,担任评委的苏童评价《仙症》——“这是我在国内看到的写精神病人最像的”。

在几位评委的一致认可下,郑执从众多名家中脱颖而出,以“新人”的身份摘得了这次比赛的首奖。

《仙症》是我创作道路上的重要拐点,这点没必要否认,两年前我对写小说这件事本身的心态基本快接近天桥卖艺,此作突然以诈尸之势从我身子里自己刨出来,导致往后这两年一直处于还魂的状态,一抹眼睛,抖抖泥尘,重新认识小说与肉身。

郑执

《仙症》之后,诈尸还魂的郑执开始了在严肃文学领域内的深耕。

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他出版了《仙症》同名小说集,包含五篇短篇小说,以及一篇中篇小说。

其中既有延续以往《仙症》风格的东北故事,也有以大都市北京为背景展开的新鲜尝试。

不过对郑执来说,“重新认识小说与肉身”并不意味着他彻底放弃了以往用来谋生的东西。

比如在最近热映的电影《被我弄丢的你》中,郑执就延续了《仙症》之前的编剧角色。

“在每一种类型的文学中,我都看到了自己的另一面。因此我相信,每个人的创作都是革命的,尤其在这样一个还不算太老的年纪,过早地确定自己的风格大概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

郑执

郑执人生中的几次逆袭,有的靠运气、有的靠实力、有的靠耐心。但恒久不变的,是他拥抱变动、自我革新的生命力。

人生总是起起落落,对郑执来说,折腾不息,写作不止。

本期作者:青 野

编辑丨排版:夏夜飞行

人物篇

杂志篇

《读者》丨 丨

░ 话题篇

░ 热门征稿

其他征稿合集

转载、商务、作者招募合作丨请后台联系,凡本平台显示“原创”标识的文章均可联系编辑转载,未经授权转载视为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