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的救市表明“我们有自己的特色”,我们的第一目标不是由投票权决定的。春节前信誓旦旦的赌方向,收益上赌对了。
1-2月经济数据打架,市场风险厌恶情绪变淡。
曾经A股一旦拉胯只会更垮,现在市场已经在谈技术性牛市,似乎都认为不会大跌,横看竖看,我没看懂应该买什么,又没方向了。
日本“加息 + 结束YCC + 停止购买ETF和REITs”,全球唯一负利率国家正式宣布将会停止持续了多年的负利率。
负利率并非老百姓的存款利率为负,只是利率超低接近无息。此外,日本央行现行的三层利率框架中,只有政策利率账户实行负利率(-0.1%),基本账户(0.1%)和宏观附加账户(0%)都在0%以上,负利率账户对应的资金量占比很低,即影响很小。
去年买的书,不建议买。
回顾历史,如果较长时间没有解决经济问题,企业和居民部门会形成悲观预期,从而开始主动降低债务负担(提前还贷),导致的结果是“资产越缩水,债务越收缩”,对投资会非常不利。按当前的研究表明,日本90年代泡沫破裂后,政府错过了最佳救市窗口期。欧美经济体踩在日本肩膀上产生的共识,面对危机,第一时间采取措施,打断市场陷入长期衰退的循环链条。
典型案例是2007-2009年美国,美国财政部资本购买项目(CPP),包括花旗、富国、摩根等在内的9家美国最具系统重要性的银行接受了1250亿美元的注资。CPP项目最终向646家商业银行、350家上市银行进行了共计2049亿美元的注资。
另一典型则是2016年初的熔断,这么讲不够恰当,2024年初的救市表明“我们有自己的特色”,我们的第一目标不是由投票权决定的。日本的资产价格上涨是被买出来的,主因由外非内,可以视为“输入型通胀”,预期价格上涨,早买比晚买划算,参考几年前的房子。今年,我们在企业端也有一个输入型通胀预期,与2020-2021年的大宗商品涨价带来的输入型通胀略有差别,目前预期从企业的需求向供给传导。
我相信我们有借鉴日本的教训,今年推出的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一端放在企业,另一端引导居民。老百姓没有形成从收入到消费的趋势,相比而言,引导企业加快设备换代会更有效果。
股神在2023年增加了日本五家公司的持股,持股比例在 9%。先从日本借日元,再买入日本股票,然后由外资主导,整体推升日本股市,美日合力成为背后推手。
日元加息全球便宜钱减少,抽水会对整个东南亚产生影响,但日元作为“套息货币”不会一夜之间逆转。
LPR未动
降中长贷利率,一方面为了地产,另一方面为了大项目融资和企业扩产融资。降短贷利率,主要指向消费,但消费的问题不在于宽松。企业自然会借短贷,大部分短贷只适合用作资金周转,其实高层应该都清楚。
“收入→价格”的循环有利于形成通胀预期,我们的邻居如此逐步走出通缩。我们的问题在于“收入”,居民端收入预期、稳定和增长的三个前提都存在顾虑(不展开,一提敏感词就发不出)。新的放水方式由“银行→房地产”变成“中央→地方”,去年先是M2失真,赤字也会对信贷数据造成影响。
一直空着一部分仓位,没看出哪个方向更强,现有持仓躺到3200点。
宏观在左,交易在右,资本永不眠!
本文由爱撸铁的程序猿原创。
文|爱撸铁的程序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