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是良好教育的支柱学科,是有益于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学科,如自然科学、历史、经济学等等。

逻辑是智慧的开端,而不是终点。

——笔者拾人牙慧

产生逻辑错误的原因,除了心理或认知的根源之外,还有一种就是滥用逻辑推理,也就是说,基于某种目的而使用逻辑推理的形式,从而达到邪恶宣传的目标。

我们知道,逻辑推理仅仅只是一个工具,这个工具的本身没有善恶。但是在使用逻辑推理的工具时,使用者的目的可能是善意的,也可能是恶意的。

历史上有一些声名狼藉的罪犯,如上世纪德国法西斯的某些人(希特勒、戈培尔等),他们有着严密完美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精密的逻辑推理来论证其罪恶行径的合理性,以保证他们的行动始终与其预先设想的目标保持一致。

德国法西斯的宣传,虽然逻辑严密,他们最大错误在于其预先设立的前提是错误的,也就是说,逻辑推理的出发点大错特错

正确的逻辑推理结论并不仅仅来自正确的推理过程,如果思维的起点本身是扭曲的、邪恶的,即使推理过程再完美,再正确无误,同样也是一种不合逻辑,也是逻辑错误。

合乎逻辑的基础是合乎真相。

除了探索真相,其他任何目的的逻辑推理都是对逻辑的滥用。这句话虽然很理想化,在人类历史中,这个理想经常会受到打击,但是理想本身是值得人类永远探索追求的。

有的时候,在某种强烈的情感或者意识形态驱使下,论证会变成一种宣泄情绪、引导舆论的方法,或者成为某些人自我辨白的借口,甚至是一个自我膨胀的工具。在这种时候,某些偶发事件往往会取代真相。理想的情况下,辩论的目的不是为了输赢,而是在双方论证的过程中,通过论证发现所要辩论的事物中蕴的真相。

比如,人们经常说的“为了胜利不惜一切代价”这句话,就是一种强烈的感情宣泄。我们不妨冷静地问一句,“不惜一切”中的“一切”是不是包括了说话的人自己?如果包括,说明了“不惜一切”本身就是没有任何人能够承担这个代价;如果不包括,只能说明除了说话的人,其他人都是代价。

例:戈培尔名言“没有祖国你什么都不是”

在当年的纳粹德国,戈培尔利用“没有祖国你什么都不是”这句口号,极力地煽动了德国人的民粹情绪。

从事实来看,没有了纳粹的德国,德国人才能活得像个人。在前纳粹德国,多数普通人无论死活,无论自己有什么想法,都只能是数字、工具、战争消耗品。没有了纳粹德国,他们确实“什么也不是”了,因为他们是真正的人了。

如果有媒体告知和定义“你是什么”,且被某些人要求“你必须是什么”,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在这种社会想当一个人都难。

现在再读戈培尔的话,有一种感觉是自己不配做一个独立的人,而是必须按照统治者的定义,被他们定义成什么就是什么,而不是自己想当什么就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欢迎看到文章的朋友对文章发表意见并补充讨论。

本文仅仅分享个人学习逻辑学过程的笔记,作为初学者,分析的过程或有谬误,敬请批评指正。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点赞转发。

关注我会看到更多的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