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业,即评书演义中杨家将第一代领军人物,七郎八虎的父亲——杨老令公。

潘美,即传统戏剧《杨家将》和演义小说中害死杨令公的罪魁——潘仁美。

在《杨家将》中,潘仁美之所以成为杨家将的“死对头”,是因为杨业归宋之前,曾枪挑潘仁美落马,佘太君也曾将其射下马来,后来杨七郎又在擂台上打死了潘仁美之子潘豹,潘杨两家遂结成死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后来,潘仁美的女儿当了娘娘,他则爬上了掌兵元帅的位置,遂借陈家谷口战斗的机会,害死了杨业。杨七郎回来搬兵,被潘仁美用酒灌醉拿乱箭射死;杨六郎再一次向他求救,又差点儿被他害死。

杨家忍无可忍告了御状,皇帝知晓实情后,剥夺了潘仁美的兵权,由此,在民间,潘仁美也成为形同秦桧、贾似道之类的反面人物。

但历史真是如此吗?正史中的杨家将是什么样子?杨业之死到底与潘美有没有关系呢?且听小编细细道来。

杨业之死

杨业是将门之子,原名重贵,又名继业,他的父亲杨信是汉麟州刺史。杨业从小就英武豪放,擅长骑射,武艺高强,爱好打猎,每次打猎,他的收获总比别人多一倍。他对同伴说:“我将来带兵打仗,也会如同猎鹰追逐野兔一般。”

20来岁的时候,杨业投奔了太原一带的刘崇政权(后来的北汉),担任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名,积功升任建雄军节度使,主要防御北方的契丹人。他与契丹人作战三十多年,屡立战功,所向披靡,没让契丹占到丝毫便宜。国人号之为“无敌”,北汉皇帝赐他国姓,名刘继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匡胤建宋后,全国统一大局已定。杨业向北汉帝刘继元提出了“奉国归宋”的建议,遭到反对。但他深感刘氏厚遇之恩并未变心投宋,而是舍命保卫北汉政权。大家都知道,赵匡胤曾经三次率兵攻打北汉,都没有成功,这其中就有杨业的功劳。赵匡胤在世的时候,就知道杨业的名头,一直想诱降他,但始终没有成功。

后来,北汉战败,杨业却仍在城南与宋军苦战。赵光义早就听说杨业是一名勇将,便派北汉亡国帝刘继元的亲信前去劝降。见到刘继元派来的劝降使者,杨业悲愤地大哭了一场,投降了宋朝。赵光义因他“老于边事,洞晓边情”,任命他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后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与河东三交口都部署潘美共同担负起了防御契丹的重任。实际上,潘美只是挂了个虚衔,重担全部压在代州前线杨业的身上。

在抗辽前线,杨业不负重托,在契丹军出入的各个要道口,连续修建了阳武寨、崞寨、西陉寨、茹越寨、胡谷寨、大白寨六个兵寨。史书上说他“忠烈武勇,有智谋。练习攻战,与士卒同甘苦。代北苦寒,为政简易,御下有恩,故士卒乐为之用”。

公元980年3月,契丹十万军马来攻雁门关,杨业带数千骑兵绕到敌军背后,自北向南奇袭,大败契丹军,杀死他们的节度使、驸马萧多锣,活捉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海。从此,“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

杨业战功显赫,备受士卒爱戴,名望日隆,但对于一个降将,所有的这一切似乎并不是好事儿,“主将戍边者多忌之”,不少人暗中上书,指责杨业的种种不是。赵光义看了这些奏折一概不追究,并封起来交给了杨业。

雍熙三年,宋太宗决定北伐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北宋共派出了东、西、中三路大军:东路军以曹彬为帅、崔彦进为副帅,为进攻幽州的主力;中路军以田重进为帅,出飞狐,以切断辽国西去的通道,孤立代北诸郡为战略目标;西路军以潘美为主帅,杨业为副帅,攻击代北诸郡。同时西上阁门使、蔚州刺史王侁,军器库使、顺州团练使刘文裕为西路军护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路军在接连攻下云、应、寰、朔四州后,打算挥师东进与中路东路大军合围幽州,可惜的是东路曹彬大军贪功冒进,在岐沟关大败,中路军在飞狐口陷入苦战,被辽国大将耶律斜轸斩首数万级。

面对不利形势,宋太宗只得下令撤军,并令西路军掩护四州百姓南迁,南迁百姓行动迟缓,导致西路军被辽军追上。

面对如此形势,杨业认为不可力敌,应避开敌军主力,出大石路,配合云州、朔州守将撤离两州军民,但监军王侁却指斥杨业怯懦,要他出雁门关与敌军交锋。杨业告诉他这是必败之势,王侁讽刺他说,“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主帅潘美不置可否,对王侁的主张表示默许。

杨业无奈,只得出战,他悲愤地说:“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将行,对潘美说“此行必不利。业,太原降将,分当死。上不杀,宠以连帅,授之兵柄。非纵敌不击,盖伺其便,将立尺寸功报国恩。今诸君责业以避敌当先死于敌。”行前还要求他们在陈家谷口接应,以希望败中取胜。

但当他与耶律斜轸的大军浴血苦战退至约定地点时,潘美、王侁已率军退走,杨业拼死血战,中箭被俘,杨业叹息说:“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即三日不食而死。

杨业之死,潘美是脱不开干系的,这从宋太宗对他的处理可见一斑。《宋史》评说潘美“战于陈家谷口不利,骁将杨业死亡,美坐削秩三等”,回朝后,宋太宗对潘美进行追责,潘美由原来的检校太师连降三级,成了检校太保。从史料记载看,处罚潘美没有成立专案组,责制辞也写得比较委婉婉,但这是给潘美面子,毕竟潘美也是名臣宿将。

很多人认为杨业之死,王侁是罪魁祸首,但为何戏曲演义皆“抹黑”潘美,而对王侁“置之不理”呢?小编认为原因有三:

第一:潘美的责任一点都不比王侁小。

《宋史》记载,杨业在寰州被辽军围困时,率先逃跑的是王侁和刘文裕,潘美“不能止”,也擅自退却。

作为久经征战的主帅,潘美完全知道擅离防地的严重后果,却不能阻拦,甚至也擅自退却。他有监管不力、坐视其死的责任。

潘美是主帅,王侁是监军。监军有监督之权,而主帅有决策职权,尤其是在军事层面。但为何一般监军都比较猖狂,很多时候都凌驾于主帅之上?这主要是因为监军一般是皇帝亲信,有密告之权。但潘美不是这种情况,无论是从职位、威望还是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信任度,潘美都要高于王侁,所以潘美不能制止王侁逃跑,还是在于潘美妒功忌能、明哲保身。

对于潘美这种妒功忌能的心理,下面有一证明。《宋史》记载,在太平兴国五年杨业取得“雁门之捷”,“杨无敌”的威名远播辽国后,“主将戍边者多忌之,有潜上谤书斥言其短,帝览之皆不问,封其奏以付(杨)业。”主将即是潘美,此处没有点出潘美的名字,只是史家在为其讳饰。

第二、王侁是小人,而潘美还挂着“知兵”、“健将”的名头。

王侁是小人,众所周知,做出此事并不奇怪,而且王侁只是监军,权利虽大,但名声不显,而潘美“素有忠信之名”,更是名臣宿将,做出此等事来,你说百姓怨恨王侁还是潘美?

这就好像岳飞之死,是怪秦桧还是赵构,如果赵构不是默许甚至支持,秦桧能害死岳飞吗?不能因为秦桧是直接责任,而忽视幕后推手赵构。所以杨业之死,潘美逃不脱领导责任以及纵容之责。换句话说,王侁一个人根本担不起害死杨业的责任来。

第三、赵光义处理不公。

杨业与部下全部壮烈战死后,北宋朝野无不为之愤叹。迫于舆论,赵光义才将王侁除名发配金州,而潘美“降三官”,所降的也只是检校太师等虚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潘美这个人过去对宋朝的建立功劳甚大,他和太祖、太宗私交其好,赵光义对潘美公然偏袒,仅仅于以贬官三级的处分,而且第二年便官复原职,这样的处理明显不公。当时朝野上下,对此有异议的大有人在,但碍于皇室威严,没有掀起多大的风浪,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于是民间舆论更加不会放过潘美,在以后民间流传的小说和戏剧中,潘美的故事越编越多,潘美被描写成为一个无德无能、阴险无耻的小人,民间甚至传说,他的后代都愧为潘姓,而改姓为冯。

总体来说,潘美既没有演义中说得那么不堪,《宋史·佞幸列传》中,潘美并不在其中,相反,宋史对潘美的评价很高,说他“威名甚重”,“宋初健将,首为曹彬,其次莫如潘美”。当然潘美也没有多么的“辞义严正”、品德高尚,更不用说“宋之良将第二”了,宋人伐辽之役,也没见潘美有多少战绩,“人皆怪曹、潘二公”并非无因。

真实的杨家将

《宋史》中并没有记载杨业多少的功劳,但是《辽史》中对杨业却写了很多,可见辽对杨业的忌惮。宋朝的史官只根据奏疏记载记功,把功劳都记在主帅潘美身上,埋没了杨业。公道自在人心,民间还了杨业一个公道。杨业是杨家将的第一代,功名最盛,壮烈牺牲。

演义中,杨家将不仅有七郎八虎,还有穆桂英、杨排风等一班女将,可谓人才济济,战功赫赫。个中评价可能不太符合史实,但却为世人增添了很多美谈,这也是历史的功劳,惩恶扬善,功臣良将必为后人传颂。

真实历史上,杨业确有七子,但次子杨延玉随父战死于陈家谷,其余五子均是恩荫小官,在历史上籍籍无名。只有长子杨延昭(演义中的杨六郎,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北方,是他们的克星,把他看做是天上的六郎星宿下凡,故称其为杨六郎)成为抗辽名将,是杨家将第二代的代表人物。

杨延昭本名杨延朗,为了避讳,而改名杨延昭。幼年的杨延昭沉默寡言,但是总是喜欢玩行军作战的游戏,杨业看了以后说:“此儿类我。”以后出征多带杨延昭同行。

雍熙三年北伐,杨延昭与父亲一起出征,攻打朔州的时候,杨延昭作为前锋进攻,被流矢射穿了手臂,他却更为勇猛地作战。杨业阵亡以后,杨延昭由供奉官升迁为崇仪副使。后来又担任保州缘边都巡检使,在河北的边防前线任职。

咸平一年辽国南下进犯,杨延昭正在遂城,遂城小,又没有作好防守的准备,遭到了辽军的猛烈围攻,城中人心惶惶,而杨延昭召集城中壮丁授予武器,配合宋军,全力固守。当时正值隆冬,杨延昭命人担水浇在城墙上,水一夜之间就冻成了坚冰,城墙光滑难登,辽军只好撤退,宋军缴获了辽军遗弃的军资器械。杨延昭出奇计保全了遂城,因功被授予莫州刺史。

后来,辽国南下进犯,身为镇定高阳关都部署的傅潜率领重兵驻扎在中山,屯兵不出,消极避战。而杨延昭以及杨嗣、石普等将领屡次请求傅潜增派人马,主动出击,傅潜都不听。即使部下的将领出击取胜,傅潜也掩盖他们的功绩。后来宋真宗得到报告,将傅潜削职流放。宋真宗召见杨延昭,向他询问边防策略。宋真宗对杨延昭的表现非常满意,称赞杨延昭行军作战大有其父之风,给他很优厚的赏赐。

咸平四年,辽国又南下进攻,杨延昭在羊山埋伏精兵,自己率领部队与辽军交锋,将辽军引诱到伏击圈,与伏兵一起夹击,辽军大败,阵斩辽国大将。杨延昭因功被加封为莫州团练使。他和当时另外一位边防骁将杨嗣并称为“二杨”。杨延昭等人卓著的战绩,也引起了朝廷中某些人的嫉妒。宋真宗曾经对宰相说:“嗣及延昭,并出疏外,以忠勇自效,朝中忌嫉者众,朕力为保庇,以至于此。

咸平五年,辽国进攻保州,杨延昭和杨嗣率领部队支援,还未列阵,就遭到辽军突袭,部队损失很大。宋真宗以两人忠勇闻名,赦免了他们的罪过。杨延昭仍然担任莫州团练使。

咸平六年,杨延昭又被任命为缘边都巡检,后又升迁为宁边军部署。澶州之役时,杨延昭反对议和。他上书认为,“契丹顿澶渊,去北境数千里,人马俱乏,虽众易败。凡有剽掠,率在马上,愿饬军扼其要路,众可歼焉;即幽、易等数州可袭而取。”杨延昭的主张和当时宰相寇准的主张不谋而合,然而北宋朝廷并未对此作出反应。杨延昭就自己率领人马进入辽国境内,攻破古城,取得不小的战果。

“澶渊之盟”以后,杨延昭因为守边的功劳,屡次升迁,景德二年,杨延昭被授予高阳关副都部署。杨延昭在大中祥符七年卒于任上,享年57岁。宋真宗听到这个消息,极为悲痛,派使者护灵而归,河朔的百姓,多望柩而泣,为之落泪。

杨延昭英勇善战,所得赏赐,全部分给部下,公而忘私。他本人作风简朴,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共苦,继承了杨业的作风。杨延昭每战都身先士卒,获得功劳,与部下一起分享,所以部下也乐于为他效命。杨延昭镇守边防二十几年,辽国对他非常敬畏,称他为杨六郎。

杨家将的第三代是杨文广,他是杨延昭的儿子,也是宋代一名边防名将。宋仁宗时期,他先后在河北、陕西边境做过镇守将军。他镇守陕西时,主要防御西夏国对中原地区的骚扰。

杨家将正是这样一代接一代地为保卫祖国恪尽职守。他们的事迹不断进入传说、戏曲舞台和影视剧创作之中。北宋欧阳修称赞杨业、杨延昭说:“父子皆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

宋元之际,民间艺人把杨家将的故事编成戏曲,搬上舞台。到了明代,民间文学家又把他们的故事编成《杨家将演义》《杨家将传》,用小说评书的形式在民间广泛传播。这些传说和故事,把杨家将英勇战斗、光荣牺牲的过程,叙述得十分详细和感人。他们还把潘美描绘成大奸臣作为陪衬,使杨家将的英雄形象和崇高家风更加高大和完美。七郎八虎闯幽州、血战金沙滩、穆桂英挂帅、杨门女将、十二寡妇征西、佘太君百岁挂帅、杨排风……一个个生动的爱国者形象,在世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以致分不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演义和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