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人会好奇,为啥美联储计划降息的时候,日本却在这个时候加息呢?其实,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是有先例的,并不让人觉得意外。
自1980年以来,美联储每次加息之后,日本大多数情况下也会跟着加息。比如说,1979年美联储开始大幅度加息,一口气把利率提高到了15.5%,到了1980年3月,利率甚至飙升到了20%。那时候的日本央行也不甘落后,1980年把利率提升到了9%。
美联储1980年那次大幅度加息,主要是为了打击拉丁美洲的经济,结果导致了1982年的拉美债务危机。但日本却逃过了一劫。
巧的是,在美联储1989年6月开始降息的时候,日本没有选择跟随,因为经济过热,在同一时间开始加息,一直加到1990年8月,把利率从2.5%提高到了6%。
在这个加息过程中,日本股市依然疯狂上涨,直到1990年1月崩盘。日本维持了将近一年的6%高利率,直到1991年6月才开始降息。
此后,日本股市又迎来了一波大跌,一直跌到1992年8月才触底。
美联储在1989年6月降息,日本接力加息,戳破了日本的经济泡沫。美联储随后大幅度降息,利用这个机会,大量美元涌入日本,抄底了日本的核心资产,完成了对日本的经济收割。
美元潮汐的收割策略就是这样,先是在美元放水周期里,大量美元流向全球,推高目标资产价格,制造泡沫。
然后美联储在泡沫顶端加息,回收美元,戳破对方资产泡沫。通常在美联储降息之后,金融危机才会爆发。
这个时候,美联储降息释放的资金,就会被用来抄底对方贬值的资产。
通过高价卖出、低价抄底,中间的差价就是美国资本收割的利润。但这还不是全部。
美国利用其金融霸权,往往会在对方爆发金融危机的时候,通过IMF等机构,以救市的名义要求对方按照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进行改革,改造成便于美国资本收购的模式,全面放开金融市场。
这时,美国资本就会以救市的名义,大量购入对方的核心资产,实现金融殖民,入股对方的核心企业。
以韩国为例,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韩国几乎面临破产。为了获得IMF的贷款,韩国不得不全面放开经济和金融领域。
结果,像三星这样的韩国顶尖企业,超过一半的股份被美国资本买走。这导致韩国这些核心企业在过去20多年里的发展成果,大部分利润都流向了美国资本。
通过这种方式,美国资本不仅在短期内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还通过金融殖民,长期分享了对方的发展红利,这才是美国资本真正的收割之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