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作战。志愿军从1950年成立,到1958年全部撤回国内,前后存在了八年时间,一共有四位司令员。那么,这四位司令员都是哪里人呢?

巧了,他们全都来源于中国的同一个省。先说第一位吧,彭老总。彭老总是湖南湘潭人,主席的小老乡。现在的湘潭是湖南省的一个地级市,下辖湘潭县、韶山等县市区。而彭老总是湘潭县人,主席是韶山人。

其实,彭老总祖上也不是湘潭人,在雍正年间,彭家祖上从湘乡贩茶路过湘潭乌石寨,从此就落户在那里。到彭老总出生,家境已经十分贫寒,更不幸的是,父母双亡,家中生计全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种情况下,年幼的彭老总不得不带着弟弟去讨饭,尝尽生活的艰辛。18岁那年,彭老总走上从军之路。无湘不成军,彭老总成为近代湖南,最杰出的一位湘军,开国十大元帅之一。

彭老总之后,第二位志愿军司令员邓华,那是湖南郴州人,郴州是湘南的一个地级市,邓华是郴州下辖郴县人,现在郴县已经不存在了,改称苏仙区。邓华的家境稍微好一些,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父亲考过科举,在家乡教书,还是一位名气不小的郎中。

邓华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从小学读到中学,并在学校走上革命道路,光荣入党。所以我们看邓华,他是文武全才,既能领兵打仗,还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既有将军风范,又有书生气质。朱老总率领南昌起义的部队路过湘南,在那里发动了湘南起义,邓华加入了起义的部队,后来上了井冈山,终成开国上将。

第三位志愿军司令员是杨得志,湖南醴陵人,醴陵隶属于株洲市,位于湖南省的东部,紧靠长沙和湘潭。杨得志出生于一个穷铁匠家庭,因为家中孩子众多,家境十分困难。

为了生计,杨得志在14岁那年,就和哥哥一起去安源煤矿当挑夫。杨得志还是一个没有长成的孩子啊,在煤矿干苦力,那是不要命的营生。辛辛苦苦干了一年,还赚不够回家的路费。

离开煤矿,杨得志又去修铁路,成为筑路工人。从挖煤,到修路,幼年的杨得志也是备尝生活的艰辛。湘南起义爆发后,杨得志和哥哥一起参加了朱老总领导的红军,并跟随朱老总上了井冈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四位,也就是最后一位志愿军司令员是杨勇,湖南浏阳文家市人。浏阳是一个比较著名的地方,出了好几位开国上将,杨勇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代表。

杨勇的父亲参加过武装起义。他们家在文家市街头开了一家小餐馆,日子倒也过得去。主席率领秋收起义的队伍路过文家市,在这里进行了一个整训,当时的杨勇才14岁,亲眼看到主席在学校操场上讲话。

不过,杨勇参加革命,却是跟随彭老总。杨勇是彭老总红三军团的主力将领。首任志愿军司令员是彭老总,最后一任司令员是彭老总的爱将杨勇,这也是志愿军历史上的一个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