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证监会发布了一系列重磅文件,感觉这是一次对前期政策的拨乱反正,也是一次史无前例地加强监管举措。从个人的角度,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一下。
一、综合考虑二级市场承受能力,实施新股发行逆周期调节。
这个提法是最具有震撼意义的,意味着基本否决了过去“保持新股发行常态化”的说法。发行逆周期调节的提出,可以说是对过去“大跃进”式“全面注册制”的一次拨乱反正。
总体来看,新股发行已在实质上回归审pi制,“全面注册制”将在一个时期内有名无实。虽然看上去有点走回头路,但这是实事求是的思想和态度,是中国资本市场建设科学政策与体系的理性回归。
二、提出严禁以“圈钱”为目的盲目谋求上市、过度融资。
那么到底什么是圈钱行为呢?估计不缺钱,不需要融资的公司,还在急赤白脸地申请上市,就很容易会被认定为存在“圈钱”的嫌疑。因此,相关文件也同时提出,严格监管新股上市前突击清仓式分红的现象,并实行负面清单式管理。那些触发这个监管机制的企业,一旦进了这个负面清单,今后不管想通过何种方式进入资本市场,估计是难上加难。
同时新股高价发行,出现严重发行超募现象,也会被认为是圈钱行为。新规提出,要强化新股发行询价定价配售各环节监管,从严监管高定价超募,提升中小投资者获得感。感觉有关部门很快会对新股的询价机制进行改革,今后高价发行的现象会越来越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严格审查“伪科技”、突击冲业绩等问题,对财务造假、虚假陈述、粉饰包装等行为须及时依法严肃追责。
至于什么是伪科技,这个实在有点笼统不太好界定,估计操作起来难免会矫枉过正。但是企业为了上市突击冲业绩的问题,还是很容易被识别出来的。为了防止不少企业上市前刷流量,冲业绩,新规有针对性地提出,拟上市企业的有关股东在招股说明书中承诺,上市后三年内业绩出现大幅下滑的,采取延长股份锁定期等措施。
这样一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堵住上市前进行突击包装,上市后准备减持跑路的行为。
四、各地证监局将在新股发行中发挥重要监管作用。
新规提出,要同步加大对拟上市企业的随机抽取和问题导向现场检查力度,大幅提升现场检查比例。更为重要的是,明确强化证监会派出机构在地监管责任,要扎实履行好辅导监管和现场检查职责,从上市辅导开始,各地证监局就要积极开展检查和监管工作,发现疑点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也就是说,今后各地证监局要在现场检查中发挥重要作用,发现有重大疑点的探索稽查提前介入、依法立案查处。对现场检查中的撤回企业“一查到底”,切实落实“申报即担责”。派出机构深度参与IPO审核检查,这也是个制度创新。
五、严格审核未盈利企业上市。
今后会进一步从严审核未盈利企业,要求未盈利企业充分论证持续经营能力、披露预计实现盈利情况,就科创属性等逐单听取行业相关部门意见。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明明白白地告诉大家,没有盈利的企业要想上市几乎不太可能的了,要想上市企业必须拿出实现盈利的日程表。而且这类企业要想上市,估计会征求工信部、科技部以及发改委等部门的意见,除非你是符合国家战略目标和需求的硬科技龙头企业,否则就断了这个念想吧。
那些还没有盈利的云计算、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机器人、芯片企业,赶紧想想别的出路吧。
第六、健全全链条监督问责体系。
完善全链条回溯问责机制规则,对上市后被发现欺诈发行等违法违规情形的,回溯全链条各环节履职情况。拟上市企业和中介机构存在违规情形的,依照《证券法》等规定严肃问责。审核注册人员和上市委委员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违反廉政纪律的,要终身追究党纪政务责任。
有了这个规定,今后企业申请上市过程中,审核注册人员和上市委委员的责任就特别重大,而且有了个人决策风险,就得特别谨慎了。哪个上市公司老板不地道,玩虚头巴脑的东西蒙混过关,这些审核人员就得背上一辈子的黑锅了。
这也意味着IPO审核的通过率将会大幅下降,企业稍有瑕疵可能就会被否。而且后续企业在候审的过程中,被劝退的数量也会大幅度增加。如果我劝你撤退你还不撤退,那我就要开展现场检查,查出问题可就麻烦大了,所以你自己掂量要不要乖乖地撤材料。
第七、严格监管上市公司和股东。
一是禁止限售股转融通出借、限售股股东融券卖出,防范利用“工具”绕道减持。同时严厉打击各类违规减持。那些不考虑国情,生搬硬套学习西方交易规则的金融创新,基本上就被叫停了。
二是多年未分红或股利支付率偏低的上市公司,通过强制信息披露、限制控股股东减持、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等方式加强监管约束。这一招其实最有杀伤力,有些企业上市了不分红,一直当铁公鸡,我就敢把你给退市了。所以今后没有几把刷子,就别来上市,连分红的能力和勇气都没有,就不配成为上市公司。
总体来说,根据村里这四个文件的新规,所谓的全面注册制暂时偃旗息鼓了,审he制算是全然回归。今后企业上市的门槛提高,难度加大,风险加大,即便上市成功了,监管的要求越来越高,大股东和主要股东也很难轻易减持套现。
政策周期更替轮回,A股的各项监管制度建设,正在回归。这种回归,看上去有一些矫枉过正,但是对于中国资本市场从融资市场向投融资市场转变,具有现实而积极的意义。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这些制度建设是史诗级的大利好,但是对于另外一些群体和机构而言,预期和利益可能会受到影响和冲击。
这个政策出来,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总体权衡利弊之下,制度建设把维护老百姓、投资者的利益放到头等地位,这才是资本市场建设的正道大义和光明之路。需要看到,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在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重点和重心,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我们也要相信,很多事情也不会一尘不变,在实现了资本市场繁荣稳定的当务之急后,很多制度建设今后还可以继续优化改革。所以,对于新规的密集出台,先集体点个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