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37度暖爸

为保护个人信息,文中案例均隐去个人隐私且经过加工,请勿对号入座!

两个案例对比:有准备和无准备家庭的育儿差别

案例1

新世纪之初,表姐结婚了。婚后,他们和绝大部分家庭一样,孩子顺其自然的到来,并没有做什么规划。

孩子出生之后,刚满月,表姐和姐夫仿佛被放飞的笼中鸟一样,迫不及待地K歌、聚会、旅游……

孩子奶奶成为了孩子的母亲。但从没有任何人怀疑过这样有什么不对,因为绝大部分年轻家庭都是这样生活。

13年后,表姐问我:“我想给孩子报一对一的课,一个学期要一万多,你觉得靠谱吗?”我回答说:“你家儿子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这一点任何辅导机构都不能解决。”

表姐还是坚持付了款,或许那是她能抓到的唯一稻草,但高额的补课费用没有对她儿子的成绩起到任何作用。

表姐和姐夫,实际上没有做好为人父母的心理准备。生孩子这件事,更像是替长辈“做任务”。

案例2

在一次活动中,认识了昊鹏和他的妈妈。

活动开始前,所有的孩子都在活动室看动画片,只有昊鹏在外面大厅。我很好奇,也是为了活动安全性考虑,过去和妈妈攀谈:“孩子不去看动画片啊?”

妈妈礼貌的笑了笑:“他不爱看。”我被这个回答震惊到了!

我出于对活动结果和安全性的考虑,也是有点不相信:“怎么会?孩子是不是来到陌生环境有些不适应?走吧,老师带你去看动画片好不好?”

孩子没有说话抬头看看妈妈,妈妈却对我笑着说:“你带他去试试吧。”妈妈的眼神告诉我,她已经洞察了我的怀疑。

昊鹏进去坐下,没过两分钟,就走了出来。活动主带老师跟我说:“这个孩子说他不喜欢看动画片。”

这更加引发了我的好奇,而接下来的谈话,刷新了我对“育儿投入度和准备度”的认知天花板!

昊鹏妈妈说:她从和爸爸准备结婚时,就考虑到了孩子的出生和养育问题。所以,他们家没有电视,将电视墙的位置装修成了推拉式书架。她和爸爸一起亲力亲为带孩子,小时候给孩子读绘本、讲故事。孩子稍大一些之后,每天晚上,一家三口吃完饭后,一起收拾餐桌,然后各自挑选一本书阅读,半小时后,各自分享在阅读中的收获。

昊鹏参加活动时,还不满五周岁,当时我的震惊程度不亚于走在大街上看到了外星人......

8年以后,昊鹏考上了本地最好的初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的成绩不能决定其一生的成就,但是学校成绩却可以反映出孩子人格发展的程度。很多学龄期孩子的问题,都是在生命早期没有得到恰当的对待而产生的问题。例如:自卑、低自我价值感、畏难、不自律、情绪化严重......

只有身体做好准备的父母,无法成为称职的父母!父母的心理准备程度,决定了孩子的养育质量,如果能提前了解男女性别差异带来的心理差异,对于育儿的一些矛盾,也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新手爸妈的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