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为何干部多、群众少?

碧翰烽/文

每到创文创卫时期,有的城市就会涌现出不少身穿“志愿服装”的志愿者,他们或站在十字路口,指挥交通;或手持工具,打扫垃圾;或手拿资料,入户宣传;或徒步巡逻,维护安全,等等,可以说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据有的社区干部介绍,这些散落在各个社区大街小巷的志愿者,大多数以党员干部为主,尤其是城市里的机关事业单位,都要安排机关事业干部上街做志愿者。

有的做志愿活动是扎扎实实做的,不仅时间有保证,而且有效果;有的可能就是走走形式,做做样子,甚至还可能成为基层社区的麻烦,需要有人陪同。

而有的机关事业干部也有微辞,觉得这志愿活动并不是“志愿”的,而是被“安排”的,也不知道做得有没有价值。有的似乎就是为了拍个照、留个痕、凑个数。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社区志愿服务人员逐渐呈现党员干部多、群众少,老年人多、年轻人少,业余多、专业少的严重分化现象,而且社区志愿服务内容几乎全是围绕创文创卫、交通劝导、助老助残、宣传教育等活动开展,志愿服务仍然处于一个较低水平的层次。

实际上,真正需要志愿服务的特殊群体、重点领域矛盾事件等,往往还难以满足,倒是有些社会组织可能做得要好一些,比如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帮扶、资助贫困学生,有的社会组织志愿者十多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做,还是做出了不少社会效益。

在我们的社区服务当中,其实有不少诸如未成年人、老年人、精神病人等特殊群体,迫切需要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还有一些婚恋家庭纠纷、邻里纠纷、物业问题等的咨询、调解与解决,也需要有具备较高专业水平的服务,仅仅靠社区本身的力量,显然难以胜任。

一方面,机关事业干部被“安排”为志愿者,可能难以达到好的效果,干部出工不出力、身在曹营心在汉,加之社区也认为得罪不起,觉得没有帮到点子上。

所以,有的社区书记就坦言,与其派干部下沉社区,还不如给点实在的钱和物,让社区自己去想办法。

另一方面,社区在动员志愿者方面,又有心无力,要么是自治能力大为欠缺,缺乏对群众的组织能力、动员能力;要么是没有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不讲说给志愿者发点补助,就是要开展志愿活动的基本经费也缺乏保障。

所以,有的时候也只能求助于机关事业干部的“志愿者”。至于效果如何,就难说了,毕竟这类志愿活动难以可持续性,只能是短期效应。

所以,有的社区还是要招募一些群众志愿者,但是这类志愿者也只是名为志愿者,实际工作当中还得要花钱,比如人居环境整治、城市创文创卫,有的社区就要花钱请人干活,不然有些工作任务完成不了,出了问题要考核扣分,有的还要问责。